努力拼搏终脱贫 帮扶村民同致富 宝兴县硗碛乡夹拉村致富带头人杨汉芳带动村民致富

努力拼搏终脱贫 帮扶村民同致富 宝兴县硗碛乡夹拉村致富带头人杨汉芳带动村民致富

杨汉芳展示全国“最美家庭”荣誉证书

平均海拔2500米,高山峡谷景观奇异,嘉绒藏族世代繁衍——在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夹拉村,独特的高山风光和人文美景,令外来者沉醉。

在这里,有一户五口之家,他们自强自立,在这个高海拔区域顽强奋斗脱贫,并带领其他村民一同致富。

夹拉村妇女主任杨汉芳,是村里有名的致富带头人和“扶贫达人”,她不仅靠劳动致富,还积极反哺社会,帮助当地妇女制定产业发展计划,成立养殖合作社,试点生态跑山猪和草山羊养殖。2016年,杨汉芳家庭还荣获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在高山 拼搏才有希望

虽是秋季,但硗碛乡已寒风刺骨。夹拉村的一栋藏式二层小楼前,身着嘉绒藏族服装的杨汉芳打扫着庭院。这位年仅40岁的藏族妇女,是该村第一个搞养殖场的人,也是该村第一个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的人。她在自家发展之余,带动不少乡亲父老一同致富。

“在硗碛这样的高海拔地区生活,发展经济脱贫致富一直是大家的愿望。”夹拉村村主任杨永华说,被大家亲切称呼为“阿姐”的杨汉芳,是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2015年,作为村妇女主任,杨汉芳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带动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在多次征求村民的意见后,杨汉芳获取了“秘诀”,要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光说没用,只有让大伙儿看到实惠才有戏。于是,杨汉芳决定先行先试。

“养殖藏香猪、土黑猪,开办养羊场,承包土地种植百余亩蔬菜,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上养牦牛,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忙碌。”杨汉芳说。

十几年前的夹拉村,村民主要靠种土豆、玉米,以及养殖牛羊等为生,经济收入普遍不高。

杨汉芳从2001年开始,便与家人一道,大着胆子在附近的山地上开办养猪场。

“苦惨了,也亏惨了。”杨汉芳说,当时为了修一条两公里长的小路直达养猪场,四年时间里,一家人不仅在亏本搞养殖,还累得筋疲力尽;路刚修通,又被夏季大雨冲毁,最终在乡亲的帮助下,小路才得以竣工。

“最早搞养殖,道路不通,又不了解市场,所以最初几年几乎血本无归。” 饲养普通猪不赚钱,杨汉芳一家就引进藏香猪等特色猪种;不懂市场销售行情,就认真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多年摸索,杨汉芳逐渐找到门路。如今,她家的年收入在60万元左右。

在杨汉芳的带领下,夹拉村成立了宝兴夹拉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规范的运营、效益的增加,吸引、带动当地村民跟着她从事养殖业。目前,合作社成员近60户,先后带动周边上百户家庭致富。

对乡亲 奉献才是享受

“进入冬季后,猪舍可三天清洁一次,但每天必须把猪粪清理干净,保持猪舍干燥。”10月9日,杨汉芳冒着小雨行走在村里,挨家挨户查看养殖合作社成员发展养殖业的情况。

“全村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我免费给困难户提供猪崽,义务为他们提供技术。”杨汉芳坦言,“不怕别人比自己富裕。在高山生存不易,只有大家团结一心,才能把日子过好。”

目前,除了山上的养猪场外,杨汉芳还在村里修建了一个养羊场,并准备扩大规模,带动更多乡亲致富。

杨汉芳除了是致富带头人,也是夹拉村妇女主任。“大家信任我,让我当妇女主任,所以帮助大家把生活过好,更是我应尽的责任。”杨汉芳常常义务帮助村里的困难群众,并和村里的多位妇女一起,给孤寡老人挑水、砍柴、翻修房屋等。此外,杨汉芳还成立爱心互助组,给处在单亲贫困家庭的妇女姐妹提供帮助,并安排她们到合作社务工。

“组织大家学习跳锅庄、绣花、编织传统腰带等,也都是我平常的工作。”杨汉芳经常组织村民学习实用技术,帮助村民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杨汉芳说,一个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真的富,她希望将养殖业进一步做大,让周围更多乡亲受益。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蒋阳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