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九人参军报国 爱国家风薪火相传

四代九人参军报国 爱国家风薪火相传

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我们今天的采访对象袁巍然,从小便接受“爱国才能爱家”的家风熏陶,在他的家中,四代九人都是军人,参军报国既是忠贞不变的爱国情怀,也是袁家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由江苏省文明办指导、扬子晚报和江苏省文明单位宁波银行南京分行共同主办的“感恩南京·家风传承人寻访”活动正在进行。如果您有家风家训的构建和传承故事,欢迎您和我们分享。(

扬子晚报记者 丁小叶)

家国情怀 蕴藏在家风中的灵魂

说起袁先生的从军之路,还得从他的奶奶说起。奶奶是山东人,在当地是大户人家。爷爷是苏北的农民,论出身和家庭条件,奶奶和爷爷是不般配的。可是,当袁巍然的奶奶听说爷爷有过从军经历,曾经穿过笔挺笔挺的军装,奶奶的眼睛一亮,顿时对爷爷充满了敬意。最终,奶奶冲破种种世俗观念的藩篱,和穿过军装的爷爷组成了家庭。

四代九人参军报国 爱国家风薪火相传

袁巍然奶奶93年春节留影

“好男儿就要去当兵,只有国家强大,小家才能幸福”,这是未读书的奶奶对整个家庭最朴素的家风教育。抗日战争开始,奶奶毫不犹豫地送伯父去参军,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献出自己的儿子,即使后来伯父在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奶奶也从未说过后悔的话。多年后,袁先生在陪自己的父亲看露天电影,电影中放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片段,他的父亲想到自己英年早逝的哥哥,掩面而泣。这让袁巍然深深触动,“有国才有家,和平来之不易啊!父亲说伯父去世后,奶奶经常偷偷抹泪。”

四代九人参军报国 爱国家风薪火相传

袁家六兄弟93年春节留影

四代九人参军报国 爱国家风薪火相传

袁巍然侄儿(中)与战友合影

在袁先生儿时的记忆里,常听父亲讲述袁家光荣的革命史,年幼的他自小就憧憬军营生活,参军是他最向往的事。而家庭中对他的参军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已是耄耋之年的祖母则站在了袁巍然的一边,支持他参军,至今袁先生还记得当时奶奶说过的一番话“当初我送你大爷(方言,指伯父)抗日,就是为了保家卫国呀,咱们只有军队强大了,才不会被外人欺负”。于是,袁先生如愿以偿地穿上军装。

四代九人参军报国 爱国家风薪火相传

袁巍然侄儿新千年军校留影

而此后袁先生的三个侄儿也都走上了从军之路,一个已是中校军衔,“祖辈教导我们不忘根本,一代代把兵当下去,以拳拳赤子之心报国。一家人九人穿上军装,这是我们家族最荣耀的事情,”。

书香致远 教书育人传家风

曾国藩曾语:一个家族要长久兴旺,靠权力、靠财富都难,但良好的家风可以。在袁巍然的家中,奶奶虽未读过书,却懂得“舍小家为大家”、“勤俭持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些道理,她用她那简明朴素的世界观、人生观给袁家后代奠定了人生基础。

四代九人参军报国 爱国家风薪火相传

98年袁先生部分家庭成员合影

为了保住家中唯一的男丁,奶奶让袁巍然的父亲报考师范学院从事教师工作,“教育育人也是报国,国家不打仗了,教育能使国家强大。”奶奶这样认为。父亲做了一名奔波于乡间小路的教师,风里来雨里去,享受着那份桃李满天下的喜悦与欣慰。在父亲的影响下,袁先生的嫂子、二哥、五哥相继成为老师,家庭中目前已有六位教师,他们都兢兢业业地坚守在教师岗位上。而脱下军装的袁先生,虽然在市直机关工作,也依旧保持着写作的习惯,用笔墨记录着家庭的生活点滴,目前已出版了散文集《巍然的老家》和杂文集《直面现实》,第三部书也即将面世。“我的父亲和哥嫂坐在院子里共同商量教学,这是我家最常见的场景。每一天每一件日常小事,都让下一代受到感染,这种无形的塑造就是家风吧!”

“家风寻访”期待您分享

聚焦文明家庭,弘扬优良家风。如果您有家风家训的构建和传承故事,欢迎分享。

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18年12月18日。

征集方式:

1、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请在电子邮件标题上注明“家风寻访”字样,以及姓名和联系方式;

2、发送手机短信到18001590068。

宁波银行南京分行温馨提示:提升金融素养,争做金融好网民;普及金融知识,追求美好生活;拒绝“校园贷”,“现金贷”,营造健康学习环境;警惕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

宁波银行南京分行温馨提示:执行反洗钱新规,保护账户安全,远离恐怖融资犯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