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第16届学术年会开幕 3位院士报告热点领域研究进展

上海市科协第16届学术年会

日前在科学会堂拉开帷幕。

本届年会主会期为10月至11月,主会场设在科学会堂。5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开幕式和主题报告会。第13届上海工程师论坛同期举行。

市科协第16届学术年会开幕 3位院士报告热点领域研究进展
市科协第16届学术年会开幕 3位院士报告热点领域研究进展
市科协第16届学术年会开幕 3位院士报告热点领域研究进展

本届学术年会由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综合分论坛、学会(区科协)年会、专题活动组成,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与总结、非常规能源、城市建设等主题组织了9项综合分论坛活动。市科协所属学会、协会和研究会、区科协等围绕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等主题,组织了40多场专业年会、专题活动。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陈赛娟教授致辞,并与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向通过四星级、五星级选拔评估和新升级为一至三星级的30家学会进行授证表彰。市科协副巡视员黄兴华主持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

市科协第16届学术年会开幕 3位院士报告热点领域研究进展

在主题报告会上,中科院院士、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中科院上海分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建宇研究员,陈赛娟教授,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金亚秋教授等分别就空间探测、血液学、遥感数据的智能演进等热点研究领域作特邀报告。

市科协第16届学术年会开幕 3位院士报告热点领域研究进展

王建宇曾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项目中率领团队负责单光子(量子通信的基本单元)探测等技术环节。当墨子号卫星以每秒近8公里的速度绕地球转动时,地面系统要探测到它发出的激光,技术难度相当于要从上海持续精准地打一束激光到北京的某扇窗户上。王建宇在报告中介绍,单光子探测技术是未来量子通信、光子通信的核心技术,空间量子通信技术是实现全球量子保密网的重要途径,空间光子通信是今后深空探测中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我国将在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中采用空间光子通信技术,这种技术比目前广泛采用的微波通信更先进,上海科研团队在光子通信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陈赛娟长期致力于白血病发病机理与治疗研究,率先提出并实施了白血病基因组解剖学计划,发现了一批新的白血病发病相关的突变基因与融合基因,揭示了白血病发病的新机制,为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生物分子标志和靶标,并建立了急性髓性白血病(AML)预后相关的分子分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白血病发病的分子机理,为制定分子靶向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她报告的内容是关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愈与攻克癌症的思考。

市科协第16届学术年会开幕 3位院士报告热点领域研究进展

金亚秋长期从事复杂自然环境与目标电磁散射、辐射传输和空间微波遥感定量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他介绍了应用神经网络和AI技术,多模式遥感大数据的信息智能反演技术,并强调了学科交叉在其中的重要性。他透露,关于用新的电磁AI来实现微波视觉AI的算法,他的团队正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一个很好的研究项目。

上海市科协学术年会创办于2003年,旨在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在科技社团和科技工作者的精心组织下,已成为上海科技界规模最大的多学科、综合性、开放性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