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總被神曲洗腦?

有些歌曲就像是想要刻到你的腦海裡一樣,比如過年期間剛從超市出來時你那一腦袋的“恭喜恭喜”。

即便是再忠實的歌迷聽到腦海裡不停地唱“恭喜恭喜恭喜你呀”也是會變得很煩躁。但是為什麼這些歌曲這麼富有粘性,就像耳朵裡的蟲子一樣,趕也趕不走?或者是說,究竟是哪一類的歌曲更可能縈繞在腦海中?

幾個獨立研究部分地解釋了這個問題。首先,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洗腦的歌曲有一些共有的特點。這些歌曲你曾經聽很多遍,經常會有重複的片段或者意想不到的音程,而且它們通常具有與眾不同的節奏和音高模式。

為什麼你總被神曲洗腦?

“總的來說,能夠讓你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來的歌曲,需要相當簡單,而且要具有一些獨一無二的特點,能夠讓大腦一遍一遍地演練。”英國杜倫大學音樂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Kelly Jakubowski說。

一種普遍的現象

科學家有時會把歌曲洗腦稱為“無意識音樂成像”(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INMI)。2012年一項發表在《音樂心理學》(Psychology of Music)的研究表明,大約90%的網絡用戶都會在使用完網絡之後讓歌曲在腦袋裡盤旋至少一週。一個人越具有音樂性,他們也就越容易出現被洗腦的經歷,這一結果也被其他的調查所證實。

2006年發表在《意識研究》雜誌(Consciousness Studies)上的一篇文章顯示,鋼琴家和作曲家幾乎一直都存在INMI。也就是說,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被歌曲洗腦,或是腦海裡一直在播放音樂(perpetual music tracks ,PMTs)。

“在PMTs的時候我根本找不到任何的愉快感。”一位鋼琴家說道,“反而大部分的時候都只會讓我心煩意亂,這是我想擺脫的一件事情。”

鋼琴家對洗腦的厭惡,已經到了即便那首歌是自己最喜歡的曲子,也不想要再聽到的地步。他寫道,主要原因是,再動人的音樂在這種情況下也是對正常生活的打擾。人們通常認為那些惱人的歌曲最可能洗腦,Jakubowski說,而調查顯示僅有三分之一的洗腦歌曲是令人不愉快的。但是“The Lion Sleeps Tonight”與自己最喜歡的歌相比,可能更容易被記住而成為洗腦歌曲。

“我們會偏愛那些讓我們想起消極回憶的東西。”Jakubowski說。

具備洗腦特質的歌曲

不管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大腦都會留存下來最近總是聽到的歌。2013年發表在《音樂心理學》上的研究發現,越熟悉的歌就越可能洗腦。參與者並沒有被要求絞盡腦汁地想出最近洗腦的歌曲,而無意之間哼出的調調就可以被證明這首歌的確已經把他洗腦了:研究人員發現詢問關於歌曲的問題會加深受試者對歌曲的認知,但是沒有阻擋神曲洗腦的步伐。

在2012年希臘舉辦的第12屆國際音樂感知與認知會議上展示的一項研究發現,音樂片段越長、而且小片段含有小段的高音,會讓歌曲更容易洗腦,這也許是因為長的小片段和有限的高音變化讓歌更容易傳唱。

為什麼你總被神曲洗腦?

Jakubowski的研究發表在2016年11月的《美學、創造力與藝術心理學》(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上,他們並沒有發現長片段、短間隔與洗腦之間的相似聯繫,但他們依然認為歌越容易唱就越容易刻在我們的腦海裡。此研究基於2010年到2013年間進行調查的數據,比較了洗腦歌曲和那些曲調相似卻沒能洗腦的流行歌曲。

研究發現Lady Gaga是相當成功的洗腦歌曲創造者,像“Bad Romance”“Alejandro”和“Poker Face”都是10大洗腦歌曲的上榜之作。

“如果在我學習的時候聽太多歌,我會讓好多首歌殘留在腦袋裡。”Jakubowski說。“Bad Romance”就是其中最嚴重的一個,她補充道。

Jakubowski和她的同事們發現,洗腦歌曲通常會比不洗腦的歌曲節奏更快。洗腦歌曲也更容易採用相似的音高變化,這種方式在西方音樂中很常見,特別是在反覆的小節中先升調再降調。例如,“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和Maroon 5的“Moves Like Jagger”。

“洗腦歌曲採用的是非常簡單的整體旋律模式。” Jakubowski說。

令人驚訝的衝擊力也是幫助歌曲洗腦的部分之一。

研究人員發現,在共同的結構當中,這類歌曲會傾向於加入一些不尋常的旋律,例如比普通的流行歌曲有更多或更大的音高差。Knack的“My Sharona”和Beastie Boys的“Intergalactic”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難以忘記的旋律

那為什麼大腦要這麼做來折磨我們呢?這與個人對音樂的敏感程度有關,之前的研究表明音樂家就比普通人更容易被洗腦。2012希臘會議上發表的結果顯示,那些有亞臨床強迫症特徵的人(他們並沒有完全地陷入混亂,但是具有這種趨勢)和常人相比更容易被洗腦。

2010年的研究指出,人們在做一些日常事務時更容易被洗腦,像慢跑和做家務這類每天例行的公事。

歌曲在腦海中徘徊時的大腦活動是怎樣的?對於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足夠清楚的解釋,但是2005年發表在《自然》上的論文發現,聽覺皮層(處理聲音的部分額葉)在聽著熟悉歌曲的時候,有一部分在無意間被激活。換句話說,當音樂暫停時,大腦會強迫性地填補空白。

研究人員甚至能夠區分聽覺皮層是在填充歌詞還是想象樂器,因為在填充歌詞時,與解釋音樂有關的特定區域會被激活,而在想象音樂時,激活的部位則是更為基礎的音樂處理區。

由於洗腦是不自覺的,想要刻意把它們從腦海中去除還需要費一番功夫。2010年,英國《心理學》(Psychology)雜誌發表了一項關於歌曲洗腦的研究。該研究的研究人員調查了12個人,記錄他們一天當中想起來的歌曲。結果發現,人們越是有意識地想要忘掉這些曲調,這些歌曲就會在腦海停留更久。浮現出來要趕走這些歌曲的想法,可能只會讓這些曲調在腦海裡更鮮活,研究人員寫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