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惠州規劃出爐 惠州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在2018年之前,惠州併入深圳的傳言時不時就會掀起一陣輿論風波。自粵港澳大灣區於2017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後,惠州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佈局中的獨特地理優勢,使得惠州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中的發展規劃及定位逐漸吸引了越來越多投資者及高端人才的眼球。

粵港澳大灣區惠州規劃出爐 惠州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以國際一流灣區為對標的粵港澳大灣區下的惠州,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交通配套的不斷完善,惠州區位能級提升已到“千載難逢”的絕佳時刻。在“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中,惠州處於核心區東軸線上,廣深港高鐵的開通,讓惠州和香港的交通困局打開,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逐漸形成規模。另據深圳市交委消息,未來深圳將繼續構建港深莞惠“1小時通勤圈”,深莞惠河汕“3+2”經濟圈“2小時交通圈”,惠州的地理優勢,使得深圳人口的外溢效應會越加明顯,對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下的惠州建設有著積極促進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惠州規劃出爐 惠州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企業是創新的源頭。近日,在惠州市科技創新工作上,惠州市科技局局長周章玉表示,惠州市現有高新技術企業794家。預計年內高企預計超過1050家,其中從近3年的數據看,惠州高企年均增長率達70%以上。目前,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加快推進,惠州需加強與廣深港澳對接創新資源,除了要打通與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連接點,還需要以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發展。

電子信息和石化是惠州的兩大支柱產業,目前惠州在在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及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的建設上也在不斷髮力。據最新的消息顯示,目前惠州共建成30家眾創空間和32家孵化器,此外惠州已有8個項目獲得2017年度省科學技術獎,未來惠州將打造“第二島鏈” 謀劃創建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產業創新中心,惠州市政府將廣泛聚集大灣區創新資源,把惠州打造成大灣區國際創新中心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群的重要節點,為惠州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創新引擎。

粵港澳大灣區惠州規劃出爐 惠州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不斷明朗,惠州的定位越來越清晰,未來惠州的發展潛力也在不斷升。從近幾年深圳的房價走勢來看,惠州臨深片區的房價也在不斷攀升。但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深港及深莞惠城市生活圈的不斷融合,目前惠州是珠三角地區唯一不限購的城市,惠州臨深片區“完美”的承接了深圳居住需求的外溢。人口及政府政策對房價未來走勢起著重要決定作用。

今日,央行正式降準1%,並釋放增量資金高達7500億元,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但不排除這一政策將對樓市帶來影響,因此有投資就會有風險,需謹慎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