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一)从建筑企业运作流程进行防控 财务风险的发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产生和发展直至对企业产生威胁是一个动态的可观测的过程,因此要从源头做起,在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进行防控。

1.投标、合同签订阶段严格控制财务风险。建立企业自身的风险评估机制和标准,由专业的投标团队进行投标活动,减少由个别领导独断的形式。对于招标文件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充分考虑企业成本因素和企业自身实力以及当前经济状况,在充分了解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在详细了解相关法律文件的基础上,仔细推敲合同条款和用于,尽量减少对自己不利的条款,在源头上减少企业承担的风险。

2.施工和结算阶段控制风险。这个阶段是项目完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时期,也就是决定着企业在项目中花多少钱和收多少钱的问题,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收益率。 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严格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首先要对企业项目资金进行统一调度,集中管理,降低企业整体运行成本;同时聘请专业的财务人员对于企业的资金使用和资金管理建立严格的制度措施,按章执行;为了防止企业资金链紧张,还要充分的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保证资金周转。其次做好运算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紧密衔接,为企业确定实际成本提供依据,保证会计信息不失真,对于为完成合同实际发生、累计发生的合同成本必须及时、准确地进行归集和登记,对于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计。

3.利润形成分配风险控制。建筑企业利润分配风险过程中的关键是要依据科学的分配制度,打破现有状态下企业资产负债偏高的情况,建立起战略性的利润分配计划,转增实收资本,减少现金分配,从而达到减低企业融资成本,减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

(二)优化企业制度和员工素质。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注重财务制度的规范建立。因此要从企业内部结构着手,完善企业结构,并以制度加以规范。改革企业内部决策机制,做到科学决策,避免决策失误;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源头进行识别,同时在发现财务风险之后进行快速反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在企业内部各分公司、各部门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制定相互制约措施。

除了从制度上进行改进,建筑企业还要从领导和员工素质着手,增强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尤其是领导干部的风险意识,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在员工内部积极培养具有专业风险防范意识的专业人才,提高全员识别财务风险能力。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6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