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西站有救了?10號線天河路站、13號線二期花城廣場北站均納入換乘設計範圍!

談起體育西路地鐵站

老廣們都會苦嘆一聲!

体育西站有救了?10号线天河路站、13号线二期花城广场北站均纳入换乘设计范围!

這不,近日有市民就地鐵一號線、三號線、十號線及十三號線二期等線路體育西路的換乘情況,諮詢了廣州地鐵集團。

這也難怪,據今年5月發佈的《2017年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統計報告》顯示,去年12月31日,體育西的客流量達到了驚人的84.4萬人次!

体育西站有救了?10号线天河路站、13号线二期花城广场北站均纳入换乘设计范围!

這個數字,使體育西路成為全國單日客流量最高的站點,擁擠程度不亞於《釜山行》的逃亡場景。

對於市民的提問,廣州地鐵在覆函中表示,目前,地鐵十號線天河路站十三號線二期花城廣場北站均已納入了體育西路區域換乘設計範圍,通過設置區域換乘轉換通道實現與地鐵一號線、三號線、 APM 線的換乘

致函全文如下:

体育西站有救了?10号线天河路站、13号线二期花城广场北站均纳入换乘设计范围!
体育西站有救了?10号线天河路站、13号线二期花城广场北站均纳入换乘设计范围!体育西站有救了?10号线天河路站、13号线二期花城广场北站均纳入换乘设计范围!

畫重點!

01

施工難度大 參考國外經驗

體育西路地鐵站日均客流量大、站內空間有限、站外周邊建築物密集,不同於簡單地區的兩線或三線換乘設計,需充分預留區域內高度集聚和換乘客流轉換的緩衝空問,確保站內乘客安全,併兼顧既有建築、地下空間和已運營地鐵線路的結構安全。

因此,廣州地鐵集團在市規劃部門的指導下,經參考國內外城市如東京、香港、上海等先進經驗,擬通過採取區域換乘設計的理念,實現各線路之間安全、高效的換乘,以及軌道交通車站與附近地下空間的合理銜接,最終實現地上和地下分流、減輕地面交通壓力的目標。

02

地鐵十號線情況

該線路呈東北至西南走向,是一條中心城區軌道交通“加密線”。其功能定位為加密中心城區線網、提升中心城區功能,該線路將

在石牌橋站拆解軌道交通三號線

03

地鐵十三號線二期情況

該線路呈東西走向,與十三號線一期共同構建城市東西快線,線路路由沿著東風東路、黃埔大道、中山大道行進

04

納入體育西路換乘設計範圍的站點

目前,地鐵十號線天河路站、十三號線二期花城廣場北站均已納入了體育西路區域換乘設計範圍,通過設置區域換乘轉換通道實現與地鐵一號線、三號線、 APM 線的換乘

受三號線已建成運營的站後折返線工程影響,十三號線二期花城廣場北站與一號線體育西路站的換乘通道無法在體育西路下方設置,且因體育西路道路兩側的建築物密集,目前暫不具備實施條件,

需待黃埔大道和體育西路周邊用地進行舊城升級改造時,再同步實施換乘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