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月明(一)

故乡月明(一)


今年的二十四节气之秋分,也是我国第一个农民丰收节。这样的节气,这样的节日,正好和我国农业大国的传统有了某种契合,从国家层面将传统秋社庆丰收的内容确立了下来,这是值得庆幸的事。不管我们走多远,我们的内心总要回归,回归到一个属于生命属于精神的起点。当我们经历大悲大喜后满怀沧桑地回到生养我们的大地上,我们的出发才算有意义,我们的经历才算有圆满。而中国传统的很多节日,我以为其实都和某种欢聚有关系,都和欢聚里的某种圆满和期盼有关系,都和生命的出发和回归有关系。

在中国古代,二分二至作为重要的节气,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周朝的时候,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可想而知,中秋节一定和秋分这个节气有关系。实际上中秋节最早就是由秋分的祭月节发展而来的。想想天地日月,在古人的精神信仰里,占据着何其重要的位置。现在依然,中秋节还是和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有关系。国家有国家的庆祝,家庭也有家庭的庆祝。我眼中的中秋节,更多的是寄意于一种欢聚和圆满,是寄意于几代人之间的一种集体回念。

我以前只知道中秋,但不知道秋分,只知道赏月,不知道团聚。小时候过中秋节,不曾别离过,但记着中秋节,是因为有好吃的。工作以来,很少在中秋节这一天回到生养过我的土地上和父母一起过节。起初是因为中秋节不放假,后来中秋节成了法定假日,可我已经习惯了不回家,觉得过与不过都一样。

事实是,你回家和父母一起过中秋或者在外独自赏月,时光都会带走一些东西,而且一去不复返。当我不再年轻,当父母已老,当有一天父亲突然离开这个世界,我才发现欢聚成了我生命中的一个奢求。有些东西我们不敢触碰时就学会了躲避,我也是。我突然有一种想法,是希望中秋节不放假。当然,我的想法很可笑。老人尚能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他们的愿望无非就是在年头节下近距离地看看自己的子女,纵然平时内心有多大的落差,这一刻都会拉平。现在的通讯很方便,可以打电话,可以视频,但都是有距离的交流,而面对面的相视才是真正的回归。道理我们都懂,但却又能找好多理由搪塞。

这个中秋节,我本打算不回家。早上起来,不经意看到的一篇关于空巢老人心酸的晚年时光的文章,让我心生愧意。我给母亲打电话,电话里传来她的声音,淡定而又充满关怀,听不出悲伤。我说我今天回家,晚上就到。电话那头停顿了片刻,接着是比刚开始高几个分贝的声音,就好像秋天浓阴了好多日子的天一下子放晴了。母亲说,她刚要去市场买肉。我说先不用,我来买,我就喜欢吃你做的手擀面。母亲说,要过节了,总要买点肉,炒几个菜。这是几十年的传统,只要是节日,就要重视,就要有仪式,就是要美美吃一顿大餐。而我们恰恰是在这种简单的仪式中长大的。虽然如今的生活里,什么时候想吃肉都可以,但节日里的意义绝对不一样。

经常和表弟小龙说起现世的艰难,就如古人说的,忠孝自古难两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业,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生活。我们都是既普通又平凡的人,不要说为事业而牺牲亲情了,就只为生活的奔波,我们早已远离了我们的初心。我想我离老家还算近,他在千里之外,恰逢佳节,又是怎样的心情。他告诉我中秋节回不来,问我回去不,我很含糊地回答,不回去了吧。我知道我这样的回答,心里是虚虚的。我走在热闹的大街上,明显感觉到节日的气氛,可我觉得那气氛让我更孤独。我决定回家,回到母亲身边。回去看看我的长辈和亲戚,不管我在外面过的怎么样,不管他们对我有什么看法,我只要站在他们面前,我就是一个晚辈,是一个真实的自己。

小时候,我算是很特殊的一个学生。因为父亲是教师的缘故,我和哥哥便有住父亲宿舍的特权。哥哥开始读初中了,父亲通过关系买了一辆自行车,从此,夕阳里的山路上就多了这样一道风景:哥哥骑车,我坐在自行车的前梁上,父亲坐在后座上,一路下坡,一直到学校。晚上,父亲把他宽大的办公桌让给我和哥哥写作业,他则坐在一张小课桌前备教案批作业。作业做完了,父亲就让我和哥哥自由阅读。那时候的课外书不多,但有订的报刊杂志。有给我订的《少年文史报》,有给哥哥和他自己订的《警坦风云》、《世界博览》以及《杂文报》。自然,我后来也会涉猎到到哥哥和父亲看过的报刊和杂志。现在,我还保存着其中的一些报刊杂志,《杂文报》我还装订成册,如今就放在我的书房里。到睡觉的时间,父亲又给我们铺床,我们钻进被窝,哥哥自己睡自己的,父亲却一直坐在我身旁等我睡着。父亲还做得一手好饭,如果碰上大雨或大雪的天气,我们就不用回家吃饭,父亲做一锅土豆面,糊糊的我最爱吃。父亲也会织毛衣,我们很小就有毛衣穿,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很时尚的,都是拜父亲所赐。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一段温暖的岁月。

我现在想,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就是童年的时光。我其实挺怕父亲的,当我犯了错的时候,他会严厉批评我,很严厉。父亲不说让我走开,我是不敢走开的,和现在的小孩决然不同。因为怕父亲批评,我尽量不去犯错误,努力做一个乖小孩,至少在父亲的眼里。现在回想起来,父亲对我的好要比对我的批评多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