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快来看看!

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他们都发现了点啥?

杭州日报专访第七站:杭州师范大学丁兰实验学校,创意校园,幸福瞬间

学校简介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丁兰实验学校前身为杭州市丁桥小学,创建于1946年。学校先后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城乡理解教育实验基地学校、浙江省现代化标准学校、浙江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课外阅读先进单位、浙江省阳光体育优秀项目学校、杭州市文明单位、杭州市首批“美丽学生”重点项目学校、杭州市绿化先进单位、杭州市示范性家长学校、杭州市小班化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

号外!号外!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快来看看!

学校分为兰园、雅园两个校区,有74个教学班,占地面积为4459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555平方米。2900余名学生,在编教师182人。

号外!号外!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快来看看!

学校以“幸福教育”为宗旨,以“和谐校园、幸福教育、品质丁兰”为愿景,以“孝、博、健、雅”为校训,以“雅兰校本课程”为抓手,努力构建以“兰”为载体、以“雅”为核心的丁兰文化育人模式,充分发挥附校及小班化的优势,并倡导幸福教育理念,提出:让教师快乐工作,美丽生活;让学生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朝气蓬勃”的校园美景

道路两旁这一盏盏整齐划一的路灯,想必大家都已经发现了,上面有着许多名言警句,这是学校的校级特色章:墨兰、建兰、春兰、蕙兰、寒兰。

号外!号外!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快来看看!

艺馨楼,“艺馨”二字取自“德艺双馨”,寓意丁兰文雅学子在品德和才艺方面都要出众。艺馨楼里有音乐教室、舞蹈教室、乒乓球室、报告厅、室内体育馆。学校是江干区唯一一所获杭州市羽毛球训练基地称号的羽毛球传统学校,室内体育馆是训练基地,将会承办规模大,档次高的各类羽毛球比赛,为全校学生开阔眼界。

号外!号外!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快来看看!

陈东法校长为大家介绍学校“幸福”办学理念。

弘毅楼,“弘毅”即宽宏坚毅,寓意抱负远大,意志坚强。上有着“孝 博 建 雅”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学校校训。孝:做一个有孝心的小学生;博:具有博学多识的学生气质;健:具有朝气蓬勃的健康气息;雅:具有文明优雅的君子风范。校训激励着孩子们争做幸福学子,争当文雅少年。

孩子们手绘的卡通“窨井盖”

号外!号外!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快来看看!

健兰大道地上的窨井盖,是学校一年一度苗苗艺术节比赛时,四年级的同学们选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卡通图案为元素进行涂鸦创作。一个个井盖,让孩子们放飞想象的翅膀,挥洒绚丽斑斓的笔墨,感受绘画的无限乐趣。在美丽而富有特色的校园漫步,如行山阴道上,使人应接不暇,学生们随时随地可以体验美术的魅力。

刻木事亲

丁兰是二十四孝中的孝子,因他的父母早故,在后来的日子里,丁兰十分想念自己的父母,于是他就用木头雕刻出父母的形象,供在家中堂上敬奉。丁兰刻木事亲的故事流传至今,我们学校更是以孝子“丁兰”命名,希望所有的学生都像丁兰一样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号外!号外!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快来看看!

同时,学校结合感恩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了感恩活动:妆点感恩墙、填写爱的消费券、征集最美瞬间、为妈妈颁奖、寻访“二十四孝”桥活动等,同学们在“知恩、感恩、报恩”的系列活动中,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热爱学校、回报社会的道德风尚,珍惜幸福的生活,并把感恩意识内化为一种责任,外化为生活中的具体行动。

致远楼大厅很“内涵”

致远楼大厅宽敞、整洁,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左右两边的“和谐校园,品质丁兰”几个大字,学校以“幸福教育”为宗旨,以“五艺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努力构建以“兰”为载体,以“雅”为核心的丁兰文化育人模式。

号外!号外!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快来看看!

幸福教育理念,即让教师“快乐工作,美丽生活”;让学生“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号外!号外!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快来看看!

三楼教室布置非常温馨,个性班牌展现班级风貌、表彰每月明星,主题墙切合社会热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雏鹰争章记录及时,激发队员们的争章兴趣。还有绿意角和小书橱,每年,学校都要进行最美绿意角的评选,在活动中播撒绿意与生机的种子,守护校园纯净的呼吸。

号外!号外!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快来看看!

“名人长廊”很“励志”

号外!号外!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快来看看!

这是一条“名人长廊”,两侧悬挂的都是在杭师大就读或工作过的名人,有国际知名的艺术大师李叔同,著名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著名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丰子恺,现代著名国画艺术大师、国画教育的先驱者潘天寿,还有其他赫赫有名的杭师人。在这里漫步,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并感受他们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

号外!号外!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快来看看!

教工之家,是老师们最喜欢的地方,在这里,老师们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身心得到放松和舒缓,这是老师们心灵的栖息地。对老师们来说,幸福就是“快乐工作,美丽生活”,这是一种理念,这同时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创意手绘,幸福涂鸦

艺术长廊摆放着新雅设计社团的手绘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老师会定期确定一个学生喜爱的主题,衬以不同的载体,让孩子们将不同的绘画风格注入其中,赋予了它们独特的性格。

号外!号外!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快来看看!

一番春意盎然的景象跃然于一把把油纸伞上;一只只逃家小动物在花丛中嬉戏的场景呈现在鞋面上;一阵阵夏的清凉,那是来自您手中的摇曳的团扇。通过简单的绘画,这些日常用品都像重获新生一般,有了属于自己的个性。

巧玩泥塑,回归自然

2016年学校正式成为浙江省陶艺教育联盟基地,这些刺猬是二年级社团的小朋友们制作的。嘴尖,耳小,四肢短,身上长满粗短的棘刺,手一碰,它的身体就会卷缩成一团,包住头、四肢和尾巴,浑身竖起刚刺般的棘刺。可爱的刺猬是孩子们乐于创作的题材,孩子们运用泥的基本技法——团、揉、搓、捏、接、剪等方法,发挥想象,一只只生动、有趣的刺猬就诞生了。

号外!号外!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快来看看!

虽然“画工如山貌不同,”但都体现了学生对彩泥技法的熟练运用,也表达了学生对生活、对自然、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微缩动漫,创意DIY

绘画社的孩子在这里,不仅学习绘画技能,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社团还会教孩子们一些好玩新奇的玩意儿。如:微缩动漫,创意DIY。当学生掌握热缩片的特性后,就可以进行“绘画—剪切—烘培”等一系列的制作步骤,经过精心“烘培”,制作出钥匙扣、手机挂链之类的DIY小配件。这些作品凝聚着孩子们的智慧,是他们努力的结晶。

号外!号外!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快来看看!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为兴趣,孩子们对美术课更加积极,而我,更应该拿出自己满腔的热情,去陪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感受美术的魅力,一起分享美术带给我们的喜悦。

号外!号外!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快来看看!

“天上取样人间织,”把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以实物呈现在大家眼前,让绘画动起来,玩起来,用起来。

魅力扎染,妙趣横生

扎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7年,学校在“孝、博、健、雅”基本理念指引下,成立了“染缬奇葩”扎染社团,现有成员16名。社团所使用的染料都是同学们从各种植物的根茎叶中提取的,与化工染料相比,它们特性更温和,对人体无害,绿色环保。

号外!号外!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快来看看!

“染作江南春水色,”“异彩奇文相隐映,”社团里的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习扎花、浸染两道工序,还可将扎染作品引入到生活,与其它艺术表现形式相融合,制作成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捕梦网、书签、发夹、抱枕等。

号外!号外!杭州日报来学校采访啦,快来看看!

捕梦网,寄寓着印第安人的神秘而美好的愿望;书签,深度融合篆刻元素,古朴典雅,相得益彰;发夹,辅以花边、珠子等材料,犹如一只只彩蝶在花丛中飞舞。

主持人:王依丹 摄像:司春华

记者:任彦 图文滚动:熊艳

视频:建议在wifi条件下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