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诚信“金钥匙”开启“智惠城乡”大门——从凤山村之变看清镇市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破解治理难题

「聚焦」诚信“金钥匙”开启“智惠城乡”大门——从凤山村之变看清镇市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破解治理难题

点击蓝字 ,轻松关注

“诚信”是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的“金钥匙”,是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是吸附、聚合项目、资金、市场的“大磁场”,它不仅能够促进城乡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清镇市深谙其理,以“诚信农民”建设为切入点,开展诚信农民、诚信村组、诚信乡镇、诚信清镇等创建活动,并将区块链技术与诚信体系建设相结合,打造公平共享创新型“智惠城乡”。

农村综合治理实现了动态管理,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推动了发展……在清镇市卫城镇凤山村,诚信建设成效已逐步显现,带来了一系列可喜变化。

时光贵州诚信一条街,是贵州省首条守法诚信商业街。

「聚焦」诚信“金钥匙”开启“智惠城乡”大门——从凤山村之变看清镇市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破解治理难题

信用缺失致发展停滞

路只有六七十厘米宽,煤油灯是唯一的照明工具,村民住房是破旧不堪的茅草房……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凤山村的真实写照。

“那时,村里只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到卫城,但是那路又窄又陡又远,很难走。”凤山村村支书张金荣回忆,当时,村民平时“懒得出远门”,只有到卫城赶集时才会出村一趟。

凤山村闭塞落后,村民之间还矛盾不断。不守信用、小偷小盗、争抢资源等事时有发生,有时为了争抢田水,村民甚至大打出手。村支两委的解决方式也以劝解为主,治标不治本。

“村民文化程度偏低,解决矛盾的方式很偏激。倘若今天张三的牛闯进了李四的田,明天李四就会把自家的猪放进张三的地。”张金荣说,“村民之间常常有矛盾冲突,相互之间缺乏信任感,很难拧成一股绳,根本谈不上发展。”

没有路,没有主心骨,更没有领头羊,凤山村的闭塞就这样延续了近30年,发展停滞不前。

2009年,凤山村因为矿山开采吸引来了一笔修路资金,因为一些原因,修路一事被耽搁了。

自那以后,失了信的村支两委威信难立,干群关系紧张。上级支持村里发展的公益项目,村民往往选择当旁观者。卫城镇副镇长赵时明说,一次,镇里新建通村公路要占用村民的耕地,村民挡工堵路,工程被迫取消。

「聚焦」诚信“金钥匙”开启“智惠城乡”大门——从凤山村之变看清镇市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破解治理难题

夯实诚信基石凝聚人心

转机发生在2010年。当时,在外做装修工程的村民张金荣接到小学老师胡成贵的电话:“小张,我们村小学要拆了,孩子们上学得到隔壁村,要走七八公里的山路,你能不能回来帮村里修路,方便孩子们上学?”

接到电话后,张金荣回到凤山村,自掏腰包帮村里修路。一开始,路修得并不顺利,村民们以为“又来了个骗钱的”。

面对拒绝合作的村民,张金荣没有打退堂鼓。为了赢得村民的信任,张金荣在路面打桩结束以后,停工了15天,带着村里其他党员,挨家挨户走访不愿合作的村民。他将手机中的外地照片翻给村民看,告诉他们,没有路,村子就谈不上发展,生活永远不会有改变,只有修了路,才能看到希望。

张金荣还记得,那段时间,他们一行人从白天忙到黑夜,准备好了修路的相关协议,走一家、签一家,几天之内就说服了所有村民跟着一起修路。

这次修路,让村民对张金荣有了信任感。2011年,凤山村选举村干部,全村80%的村民为张金荣投了票,“零基础”的张金荣成了凤山村村支书。

上任后,张金荣发现,当时村里最大的问题是村民之间不讲诚信、不守规矩,对村支两委也缺乏信任。

为改变这种情况,张金荣立即开始做功课。他了解到,清镇市启动了“诚信农民”建设工作,并于2010年制定了诚信农民的100条标准,将诚信的概念具体化。

受到启发的张金荣,结合凤山村的实际情况,将以前杂乱琐碎的村规规范化,制定了“凤山十约”,并带领其他村干部,挨家挨户宣传“诚信农户100条”与“凤山十约”。

光是宣传还不够,得让这些规则落到实处。对不执行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事宜,不守信用、不讲诚信,违规违法乱建房屋,非法堵工堵路,滥办酒席铺张浪费等行为,村里制订了处罚措施,在规范村民行为举止、维护村庄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了村民对集体事业漠不关心的态度,凝聚了人心。

区块链助力诚信建设升级

清镇市诚信工作建设不断推进,让凤山村尝到了“甜头”。2017年,清镇市与贵州远东诚信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大数据助推“诚信清镇”建设,打造公平共享创新型“智惠城乡”。同年9月,“链上清镇·智惠城乡”诚信共享平台发布会在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兴隆组村级“诚信人家”服务站举行,展示了基于身份链的诚信管理平台。

听闻这些高科技,张金荣灵光一闪:“为何不把这样的技术带到凤山村,让凤山村得到更好的发展?”

张金荣说,诚信建设工作对于农村来说尤其难做,村民的许多行为无法记录,就算有,也只是纸质版的,一个人的资料就一大摞,虽然村干部每一季度会整理一次,但时间一久,哪个村民在哪个时期做了什么,难免会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张金荣主动找到贵州远东诚信管理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可以用区块链技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

随后,在清镇市的支持下,贵州远东诚信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到卫城镇凤山村、乡(镇)站所、农业局等单位开展调研。

理清思路后,清镇市出台了《关于运用“区块链”技术推进诚信农民建设的实施方案》,计划建设包括凤山村在内的12个“诚信人家”村级服务站先行先试示范点。

为了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村里落地运用,清镇市在凤山村建起了“凤山数屋”,以凤山村“诚信农民”建设为应用场景,通过探索“身份链”产品进行身份管理和诚信痕迹信息场景化管理的方式,完善诚信体系建设。

如今,凤山村村民的基本信息全在数字化系统上。村民有了电子“身份证”以后,凤山村把“凤山十约”、村民打分考核的标准及相关情况,通过数据清单录入系统,让群众诚信指数更加透明。

“哪个村民做了好事,哪家的牛破坏了土地,都可以被区块链这个‘大笔记本’给记录下来,形成行为记录、措施记录的清单。村民到这儿来,一查便知。”贵州远东诚信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祥说,在应用场景的基础上,对身份链的功能进行提升,将清镇市线下诚信农民实践逐步还原至基于“身份链”这一基础设施的虚拟数字世界,更有利于基层社会治理。

“诚信是一笔看不见的财富。”张金荣说,做好农村综合治理,诚信必不可少,将大数据与诚信建设结合,村里的综合治理变得简单高效,真正实现了动态管理。

「聚焦」诚信“金钥匙”开启“智惠城乡”大门——从凤山村之变看清镇市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破解治理难题
「聚焦」诚信“金钥匙”开启“智惠城乡”大门——从凤山村之变看清镇市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破解治理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