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木匠常說「凳不離三,牀不離半,桌不離九」有什麼說法嗎?

在農村,自古以來木匠就是一門受人敬仰的職業。過去的農村,生活沒有這樣富足,現在家裡缺點啥了,手機淘寶一點,送貨安裝一步到位。這也多虧了馬雲,讓我們這些人成了悲催的“剁手黨”!然而在過去,生活可沒這麼便利,一切傢俱、門窗、桌椅板凳全憑木匠的一雙手!

農村老木匠常說“凳不離三,床不離半,桌不離九”有什麼說法嗎?


隨著歷史的發展,經驗的積澱以及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人們往往把一些美好的願景寄託在所做的傢俱上,這也是木匠口中津津樂道的,如“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半,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其實這句箴言,無非是所做傢俱的尺寸要求!

凳不離三:過去農村把板凳稱作“條凳”。對於條凳的製作,木匠心裡有一杆秤,一般會在尺寸上留“三”,如“三尺三寸或三尺零三”,這樣做主要寓意是坐在一條凳子上的都是兄弟的意思,就如同“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一般!

農村老木匠常說“凳不離三,床不離半,桌不離九”有什麼說法嗎?


對於床的製作也是有講究的,木匠一般都會在製作時,長度多留出半寸,也就是所謂的“床不離半”。這裡的“半”是通假字同“伴”,即伴侶,“少年夫妻老來伴,兩情恩愛苦也甜”。

門不離五:做門無論門口寬窄。末尾必是“五”數,取“五福臨門”之意。

農村老木匠常說“凳不離三,床不離半,桌不離九”有什麼說法嗎?


棺不離八:過去木匠在打棺木是,一般尺寸都餘八,寓意“見棺發財”,圖個吉利!

桌不離九:過去農村桌子的制式一般以八仙桌為主,而在製作八仙桌的時候,對長度的考究必須留“九”,不管是九寸還在九分!九的寓意“酒”,意思是“一起在桌子上吃飯哪能少得來酒?”

農村老木匠常說“凳不離三,床不離半,桌不離九”有什麼說法嗎?


俗話說:“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美對美的閱讀更加豐富,一些傳統的傢俱、門式以淡出人們的視線,但是就是歷史如何演化,木匠這門技藝作為中華民族瑰寶的一部分將一直傳承下去!

農村老木匠常說“凳不離三,床不離半,桌不離九”有什麼說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