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上下级关系的处理,体现了你的职业素养

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处理,说复杂其实也算不上多复杂,但是真的很重要。

处理好了,可以让你的工作游刃有余,处理不好,就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处处添堵。

好在还是有规律可以总结出来的,今天就跟大家来盘点一下,我们在上下级关系处理中体现出来的基本职业素养。

没错,处理好上下级关系,本身就是一种职业素养,不但对上级来讲如此,对下属来讲,更是如此。

换句话说,上司处理不好与下属的关系,最多被下属抱怨几句,无伤大雅,但是下属处理不好与上司的关系,就会让自己晋升无门了。

你对上下级关系的处理,体现了你的职业素养

一、及时反馈

很多时候,我们也不要去神化领导,以为他什么都知道,自己只要拼命工作就好,反正领导会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果。

其实不一定的,领导有很多事情忙,不可能一直盯着你的工作进展,所以你必须要主动告诉领导,你的工作都做到哪一步了。

小李接了一个项目后,每天忙得脚不着地不说,其中碰到了很多的困难,小李想着,上司也挺忙的,自己得想办法解决难题,不要去烦领导,但是有些事情确实是解决不了。

小李想,这个事情其实告诉领导也没用,因为领导也解决不了,说了反而让领导闹心。

结果领导一直在惦记着这件事情,一看小李一直不汇报、不反馈,便先在心里给小李下了一个定义,这个家伙做事不积极、不努力。

下次有什么项目也不放心让小李去接了。

没有机会接重要的工作任务,又怎么可能有晋升的机会呢?

其实小李要做的,只不过是在事情进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跟领导说一下进度,在碰到困难的时候跟领导说一下。

有些问题或许领导也没办法,但是领导知道这个事情了,这个事情也就过去了,不会成为领导心里的“梗”。

虽然反馈和汇报或许麻烦一点,但是不会防碍自己的晋升路。

你对上下级关系的处理,体现了你的职业素养

二、反脆弱

《反脆弱》这本书建议大家有空的时候可以看看。

在职场最要不得的其实就是玻璃心,领导工作很忙,要处理很多事情,难免会有脾气不好的时候,但是这个脾气并不是针对你,而是针对事情。

玻璃心的下属就会在领导说了两句狠话之后眼泪汪汪,直接在办公室里哭了出来,好似受了多大的委屈。

领导怕影响别的同事,又不得不花半个小时组织好语言来哄你。

结果花费了领导大量的时间,造成了沟通成本的增加。

领导下次有什么话也绝对不会跟你说了,他也害怕一不小心又惹了你的玻璃心,浪费自己大把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下次想哭的时候,想脆弱的时候,可以回家找妈妈,千万不要在工作场合有一颗玻璃心。

领导说得不对或者做得不公正的时候,可以用发私信,或私下沟通的办法来表达的你的观点,但是重点是在你的观点上,而不是在你的情绪上。

虽然现在很多领导者都有意识的在注意下属的情绪和感受,但是这真的不是领导的本职工作。

领导的本职工作是要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他没有义务时刻照顾你的情绪,你的情绪对他来讲,是干扰。

三、别越级汇报

很多下属常常不把自己的直接领导看在眼里,动不动就去找上级的上级汇报工作。

这在下属自己看来没什么,反正是汇报工作,跟上级的上级汇报,不是显得自己更高级吗?

但是还是奉劝一句,这种事情最好不要干,说到底你的上级的上级管不了你的职场发展路径,除非你真的特别特别出色。

相信我,特别特别出色的人,不会干越级汇报的事。所以反过来推,你在越级汇报,说明你真的算不上出色。

站在直接领导的立场上来看,这家伙到底想干什么呢?天天找我领导汇报工作,是不是在说我什么坏话呀?我昨天开会的时候说了句不太好听的话,这家伙不会跑去跟我领导说了吧?我领导不会是想把他提拔上来,把我的位置给顶了吧?

于是你的直接领导就开始防备着你,这很正常,很多职场人压力都很大,内心都很焦虑,而且多多少少有些不自信。你的这种作法,直接激发了你直接领导的心理防御机制。

你对上下级关系的处理,体现了你的职业素养

四、别回避领导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很害怕被人挂上“马屁精”的头衔,确实也不好听。

于是为了不给人造成这种印象,一见到领导就避开,结果在公司工作了很长时间,领导都不了解你。

还有一些人,估计小时候被老师整怕了,见到领导就害怕。

上个洗手间,碰到领导,恨不得把自己藏在门缝里,不被领导看见。

实在不得已,跟领导打个招呼也毕恭毕敬的,两腿立正,头微微顿着,跟见国家元首一样姿态。

不是说尊敬领导不好,但你不觉得这有点太过了吗?领导也会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通常职场路走得比较顺的是会正确的与领导相处的人,见到领导,迎上去,热情的打个招呼,大方有礼就好。

领导也是人,也希望被下属喜爱,而且人与人之间的能量是相互的,你见到领导表现出很欢喜的姿态,领导是会有感觉的,时间一长,他很自然的就会对你有印象,有好感。

但凡有晋升的可能,他会想到你。

你对上下级关系的处理,体现了你的职业素养

五、写在最后

任何关系,都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在上下级关系里面,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不是上司,而是下属。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就像上司对下属有影响力一样,下属对上司一样有影响力。

当然,这首先需要下属与领导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而建立个人关系,做到上面四点是不够的,你需要思考更多。

总的说来,其实就是一个度的问题,你不能把领导放在神坛上,你也不能把领导踩在脚下。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是领导,你希望下属怎么对你,或许你会更加理解,应该怎么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影响领导需要与领导建立个人关系,但仅仅是建立关系还不够。

你自己的个人认知和职业素养要与领导站在同一个水平上。只有这样,你提出来的观点或方案对领导才会有价值,才会影响到他。

所以说到底,你还得自己有点真本事,才够格当领导的陪练,才有可能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去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