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內科專家提醒「秋膘」貼太猛,當心膽囊炎

大河報記者 魏浩 通訊員 王秋紅

隨著秋季氣溫下降,也到了“貼秋膘”的時候,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黃書亮提醒,“貼秋膘”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飲食方案,如果胡吃海喝,可能會引發膽囊炎。

消化內科專家提醒“秋膘”貼太猛,當心膽囊炎

專家稱,膽囊炎其實就是一種“吃”出來的疾病,飲食不當是膽囊炎的主要原因之一。結合臨床情況,專家發現,大多患者選擇了高脂、高糖、高膽固醇的“三高”食物,如果在短時候內大量食用這些食物,膽囊需要加快工作,排出大量膽汁來幫助消化。“當膽囊收縮過快時,如果有一顆結石堵在膽囊管,膽汁不能順暢地排出,膽囊增大,膽鹽刺激膽囊黏膜而引起膽囊炎發作,就會引起右上腹脹痛,甚至膽絞痛等膽囊炎的不適症狀。”黃書亮說。

消化內科專家提醒“秋膘”貼太猛,當心膽囊炎

此外,專家還總結了容易引發膽囊炎的飲食習慣:

1.高脂飲食。尤其是高膽固醇飲食易導致體內膽固醇代謝紊亂而誘發膽囊結石。脂肪主要靠膽汁幫助消化,它的刺激作用最強,蛋白質的刺激作用較弱,攝入過多高脂飲食會引起膽囊加劇收縮,久之,便引起膽結石以及膽囊炎;

2.不吃早飯,以年輕人居多。在早晨空腹時,膽囊內膽汁經過12小時的貯存,使膽汁中的膽固醇的飽和度較高,引起膽固醇沉積,逐漸形成結石,久之會誘發膽囊炎發作;

3.長期吃素者。身體中膽囊的收縮能力有所減低,時間久了,膽汁不能正常從膽囊中分泌,使得大量膽汁堆積在膽囊中,形成膽結石;除此之外,暴飲暴食、女性肥胖人群、短時間內體重下降太快的減肥人群,都容易引起膽結石及膽囊炎。

長假臨近,專家提醒廣大市民,尤其是膽結石、膽囊炎患者及久坐不動加班熬夜的人,應儘量避免高脂食物及暴飲暴食,無節制的飲食會增加膽囊炎發病的可能。如果出現腹部疼痛、噁心、嘔吐、發熱等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情,及時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