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粉头!

梦幻尘缘,伤心情动。

莺莺远去,盼盼楼空。

倩女离魂,萍踪莫问。

扬钩海畔,谁证前盟?

……

萍随水,水随风,萍枯水尽!

幻即空,空即色,幻灭全灵。

……

故事:粉头!

这首词,出自明末清初的大才子冒辟疆之手,洋洋洒洒、其意只是寄托自己对一位心爱女子的的哀思之情。而让他如此念念不忘的那个人,便是号称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

要说起这董小宛,当真是一位传奇女子。她出身书香门第,后因家道中落,为求生存,遂以身自荐到秦淮河上做了一名歌妓!仰仗着绝色的容貌,脱俗的气质,再加之出众的才情,很快这董小宛之名便传遍了秦淮!偶然间,董小宛与慕名而来的江苏才子冒辟疆不期而遇。两人一见钟情,经历了几番波折之后,董小宛也终于被冒辟疆赎身从良,收做了偏房。

常言说得好:自古红颜多薄命!就在二人如胶似漆之时,满清铁骑却已然踏破了大明河山!几经辗转流离,冒辟疆万贯家财毁于战火,而董小宛也被垂涎其已久的顺治皇帝捉进了宫去。至于再以后,这才有了什么董妃病故,顺治帝出家,但具体是否因其而起,那便无从知晓了。而今天咱们要讲的,也是一桩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可若要比起之前的那二位来,却是又有些大相径庭……

话说嘉庆年间,山西有一富商唤陈文举,一次在去往泰山进香的时候,遇见了一位同是来此礼佛的美貌佳人。说来也巧,就在摩肩接踵的人群当中,两人竟然被对方相互吸引,同游一日后,更是情愫顿生!

言谈之中,二人互表身世,文举这才得知此女唤做恩娘,乃是济南府一富户的小妾。这恩娘自幼凄苦,十来岁便被父母卖到了青楼为妓,后来遇到了那富户才被赎身从良。虽说眼下锦衣玉食,不再靠着卖弄欢笑讨取生活,可她始终却觉得这日子过得有些索然无味,所以这才会时不时的来到泰山游玩散心。

也不知是不是因那恩娘久经风月,一眸一笑之间,顿让陈文举痴迷其中,不能自拔。二人就好似干柴遇见了烈火,春雪遇见了骄阳,该发生的事情,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故事:粉头!

简短皆说,两个人在一起耳鬓厮磨,肆意缠绵了三日,恩娘这才与文举是依依惜别。等到佳人走了以后,陈文举只觉得怅然若失,心里很不是滋味。每每回想起与恩娘在一起的这几日时光,又一想到如此佳人回去之后还要对着别的男人强颜欢笑,他顿时是心如刀绞!

文举真不情愿不放任恩娘离去,可恩娘毕竟是有夫之妇,而自己在太原也有妻室。二人在一起厮混已是离经叛道,枉顾纲常了,又如何敢去奢望天长地久呢?所以说无奈之下,他也只好强忍悲痛,返回了山西。

不有那么句话吗,说食之,方知其味!待等陈文举回到家中,与发妻同居同寝,自然便又想起了远在千里的那位娇娘!无论怎么比较,他都觉得恩娘要比贤惠的妻子好上百倍。于是未过几日,这陈文举便又随意寻了个借口,紧接着再一次来到了泰山!

或许是机缘凑巧,在二人相遇之处盘桓了多日,这陈文举竟然真又见到了恩娘。只不过此时此刻在佳人的身旁,却还跟着一位翩翩公子。瞧二人举止亲密,俨然一对夫妻,文举只当是那富户,于是猛地分开众人,冲了上去。

陈文举本意是想花费巨资,将那恩娘买过来给自己做妾。倘若恩娘情愿,他甚至可以休了发妻,给她一个正室的名分。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那位公子原来也只是恩娘刚刚搭上的一个粉头,而并非是她的丈夫!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不亚如晴天霹雳,立时就将满心欢喜的陈文举,打了一个体无完肤!二人前些时的那些海誓山盟似乎还犹在耳旁,可这才刚刚过了几日,恩娘竟然就另结了新欢!亏得自己还不远千里前来……

见那恩娘对自己横眉冷目,随后飘然离去,陈文举不由得是万念俱灰,悲从中来!天公似知其意,恰巧下起了瓢泼大雨!众人纷纷四处躲避,而陈文举却呆如木鸡,就这样一动不动的站在了雨里!

雨终究会散,可陈文举也因此受了风寒,倒地不起!昏迷了三日,当他再次醒转之时,发现自己原来是被附近一老汉所救。那老汉见他苏醒,便追问其缘由,于是文举就把与那恩娘之事,当着那老汉讲述了一遍。

‘自拈裙带结同心,

暖处偏知春意深。

爱捉愚夫问闲事,

不知歌舞用黄金?

风尘中人,哪里来的真情真意?她与你相交,不过是为自己寥解寂寞罢了……’

老汉一番话,让陈文举是如梦方醒。他又将养了几日,这才辞别了老汉,再一次返回到了家中。此后更是与发妻长相厮守,直至终老!

这正是:

世事纷纷难诉陈,

知机端不误终身。

若论破国亡家者,

尽是贪花恋色人。

故事:粉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