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字八法」爲何被作爲學習書法筆畫的基礎法則

中國的書法包括筆法、字法和章法,在這三部分之中,以筆法為基礎。所謂筆法,就是筆劃之法。而“永自練書法”中的“永”字恰好有八畫,而且畫畫不同,集中了漢字楷書中幾乎所有的點畫形式。“永”字八畫,即“側(點)、勒(橫)、努(直)、趯(鉤)、策(向上斜書)、掠(撇)、啄(短撇)、磔(捺)”,由於“永”字包括了書法中八種最基本的筆畫,所以初學書法的人都會把“永”字作為學習書法筆畫的基礎法則。

那麼,永字練書法產生於何時?是誰發明的?對此,書法界存有五種說法:

“永字八法”為何被作為學習書法筆畫的基礎法則

1.作者系蔡邕見於元李溥光所撰《雪庵八法》:“歷代以下,書者工於筆法之妙。其名世者,如晉之王羲之,唐之歐(陽詢)、虞(世南)、柳(公權)、顏(真卿)之輩,亦各家有書,所傳之,惜乎淪沒日久,真跡不存,惟羲之‘永’字八法,共《三昧歌》,流傳在世”。李溥光認為起源於東漢蔡邕,晉王羲之加以發揚。2.作者系智永禪師見於宋陳思所輯《書苑菁華》:“隋僧智永,發其指趣,援於虞秘監世南,自茲傳授遂廣彰焉。”3.作者系王羲之唐代書法家李陽冰於《法書苑》中有言曰:“昔王逸少工書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勢,能通一切。”4.作者系張旭

見於宋朱長文所編《墨池編》《張旭傳永字八法》,同《柳八法頌》及《顏魯八法頌》。清馮武《書法正傳》中《書法三昧》雲:“凡學必有要,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永’字者,眾字之綱領也,識乎此,則千萬字在矣。”

5.作者系崔子玉

見於唐張懷瑾《玉堂禁經》:“八法起於隸字之始,後漢準子玉曆鐘王以下,傳授所用八體該於萬字。”“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於家學”

誰發明了永字八法並不重要,只要初學者認真揣摩名家寫“永”字的方法進行

筆畫練習,以此提高自己在書法方面的認識和領會、夯實基本功就足夠了。

“感謝您閱讀我們的原創文章,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為我們點贊!若對本文有不同的觀點或建議請寫在評論裡和大家一起討論,小編真誠地歡迎您關注我們,從而進行更加深入地探討,我們將為您推送更多優質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