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拳聚正气 利剑除毒瘤——应城市扫黑除恶工作扫描

应城网9月7日讯(特约记者王越 通讯员陈贞 姚蓉): 6月26日,应城市陈河镇“村霸”吴某长期横行乡里,强揽工程,近日被人殴打转而求助警方。警方借力打力,顺藤摸瓜查清其犯罪事实,以涉嫌强迫交易罪将吴某刑事拘留。这只是应城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应城市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安排,强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战果。

最高规格最严措施掀起扫黑除恶行动高潮

应城市坚持党政同责、专班负责、政法部门主责。市委、市政府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纳入重点工作管理,坚持高位推进。

第一时间研究制定行动方案,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并召开高规格专题推进会,将会议精神落实到各地、各部门。由市公安局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抽调刑侦骨干力量,组成专业办案队伍,专门负责全市涉黑涉恶犯罪案件线索的摸排、核查、侦办等工作,并对全市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在全市形成警民联动的工作格局。

对依法打击工作,坚持每月一督办、每月一安排。市领导小组从政法各部门抽调7名精干力量,实现实体化运作,制定了《办公室工作职责》,建立了《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出台了《应城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举报奖励办法》。将群众举报最高标准提高至20万元,专门预算落实群众举报奖励专项资金60万元。在应城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全市上下思想认识高度统一,扫黑除恶浓厚氛围迅速形成。

加强宣传全面发动营造全民参与浓厚氛围

现在,在应城市的公路和大街小巷,四处都能看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宣传标语、横幅。各相关单位,充分结合各自职能职责,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先后制发《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告》2万份、《应城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举报奖励办法》1万份,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张贴宣传;编印《扫黑除恶宣传手册》10万册、《举报奖励办法(单行本)》6万本、《扫黑除恶34问》2万册,分发各地进村入户进行宣传发动。

制作《扫黑除恶应城在行动》微视频,在应城各广场进行滚动视频宣传;在中心城区租用大型宣传“T”牌6处,建立宣传“一条街”2处,设立漫画宣传栏10处。

同时加强网络宣传,扩大覆盖面,充分利用QQ、微信等网络工作群,同步推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打击重点、群众举报内容、举报途径、举报方式等内容。并依托市内、市外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该市扫黑除恶的决策部署和成效。

目前,应城市电视台《平安法治应城》栏目已开展专题报道32期,应城网、云上应城推送共相关信息20余条,湖北日报、湖北长安网、孝感日报等媒体刊发该市工作动态10余篇。

严密部署紧抓不放让黑恶势力无处遁形

对照上级要求,启动各级会议,周密安排,分别设立专门的线索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并向社会公开。制定多项规范化管理制度,确保工作有序高效开展,保证举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且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案件,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专题督办。截至目前止,全市各级共受理群众举报线索166起。

在广泛发动群众积极举报线索的同时,在全市各乡镇和建设、国土、交通等19个行业主管部门,分别建立滚动摸排机制,实行一周一摸排、一周一上报。对涉及党员干部的违法违纪线索,联合纪检部门建立问题线索“双移交”机制,联合组织部门建立涉案人员党员干部身份全面审查机制,确保做到彻底查、查彻底。

目前,各地部门累计摸排上报线索12件,其中,查实3件,查否9件。会同组织部门审查涉案人员200人,查实党员身份涉案人员8人。向市纪委监委移交党员干部问题线索3件6人,立案1件,党纪处分5人;受理市纪委监委移交涉恶案件线索2件,均已办结。今年以来,公安机关共受理、核查市扫黑办交办线索18件,已办结回复14件,4件正在核查中;承办异地用警核查任务20件,已办结回复18件,2件已作阶段性回复。

截至目前,全市共打掉恶势力犯罪团伙23个,其中农村恶势力犯罪团伙13个,破获刑事案件89起,刑事打处88人,缴获六四式手枪1支、子弹23发,扣押冻结涉案资产1017余万元;公安机关移送起诉恶势力团伙案件14件74人,检察机关审查起诉9件33人,审判机关一审判决4件19人;共侦办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4件,其中侦办经营组织、领导黑社会组织犯罪目标案件1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