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補課的孩子,學習成績能好嗎?

戀情聖子


題主這個問題是給自己問的呢,還是就“補課現象”本身問的呢?

我個人覺得題主應該是問的後者,也就是說現在青少年上各種班風氣空前的嚴重,目的彷彿都是為了提高成績,因此才有這麼一問。

我覺得有必要讓很多人重新認識一下現在的“補課”已經不是過去我們認知中的補課了!

“補課”主力是絕對不是成績差的學生

小學、初中生這類以“提優”為目的的補課是最突出的!往往我們會發現越是學習成績好的,反而會上各種各樣的班!

這一類特別多突出,你可以在很多正規的大型的機構發現,很多孩子在學校的成績是非常優秀的,他們來上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強”,這一點在奧數、英語班是最為突出的。以我孩子所上過的班為例,每年都有“升班”考試,說實在的,那些題目放在學校裡大多數學生基本上題目是什麼意思可能也不知道的。

然而就是這麼難的題目,每年都會有大批的學生升班。而我兒子現在所在的最高級的班型裡所學題目的難度,就算是我這資深工科生都歎為觀止!

而英語培訓我們會看到一大批“跨年級”學生。英語學習,我相信是我們見過跨年級學習最多的一門科目吧?很多孩子來學習,實際上是抱著非常具體的目的的——應試英語學習!尤其是在一些城市裡,很多孩子從幼兒園時就已經接觸了各種英語學習,他們的聽說讀的能力遠超我們當年。我家屬於起步比較晚的,就算是這樣經過兩年的學習,通過讀繪本、英語外教課、口語課等練習孩子在口語表達能力上,也基本上能夠應付日常的簡單溝通。詞彙量也是極大的(我們背的晚,四年級結束才背完高中之前詞彙以及新概念1、2詞彙)。所有這些學習都不足以應付“應試”,因此給孩子報班往往會選擇更高一級難度的班型。以我朋友孩子為例,開學三年級但是現在在跟一群初一的學生學習新概念二的面授課程。

語文則不同,目前主流都叫做“大語文”,說白了就是跳出課本的限制,把一些文學常識、人文歷史、讀寫技巧等等糅合在一起,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個方面。這種課就跟聽故事呢,學習起來沒有任何的壓力和難度!

尤其是現在語文學習越來越被重視,因此這類班也是越來越火!但是這類班基本上很少有見是為了應試和出現跨級的情況。

還有一部分“提優”的人是為了應對自主招生和擇校,眾所周知,自主招生對於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有極高的要求,而對於多數人來說,課內學習內容根本不足以保障孩子未來參加競賽的需要!那麼上各種班就顯得很正常了!而且這類學生大都也是“超前學”的主力。

別說什麼“拔苗助長”、“透支學習”……沒用!你沒參與其中你根本不知道這裡面是個怎麼一種情況。都看著競賽拿獎了、自主招生不用考試壓力那麼大了,但是你知道有些條路的付出有多大嗎?“財力”、“精力”、孩子的“學習能力”基本上一個不能少!決定走這條路的人是根本不可能聽你們這些話的,因為在他們眼裡看到的比你們看到的更多,你能想到的、意識到的他們早就都想到了,而你們還在擔憂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早就著手去解決這些問題了。

別問我為什麼知道這麼多,因為我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員!

當然也可能跟我接觸的圈子有關係,但是我覺得我已經算是挺能接觸到家長這個大圈子的人了。無論是在生活中(這幾年我一直陪著我孩子上各種學習班)還是網絡上,我認識非常非常多的家長。所以我認為我的一些觀點應該是具有普遍性的。

成績差的當然也有補課的,但是你會發現這一部分學生會出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補課規律:成績差的學生會隨著年級的升高,補課的人數銳減!

因為高中大多數是住校,而且學習負擔壓力比較重,給孩子還繼續補課的,很多時候並不是受財力的限制,而是受孩子沒時間的限制。而且我們會發現那些成績好的,除非是為了競賽或者是特長,會單獨補一下,否則的話大多數成績好的基本上是不補的。而成績特別差的倒是有可能有一些沒有辦法只能請私教或者去機構訂製。

小學的我們也就不說了,多數家長其實對小學孩子的成績的容忍程度還是比較高的。畢竟很多城市小升初沒有擇校,一般會就近入學,而能夠擇校的畢竟還是少數,不是嗎?

但是進入初中就不一樣了,初中應該是補課的重災區(我是從補課單科強度上分的,小學階段雖然補課的人數多,但是往往對孩子的要求並不是很高)!“中考”堪比高考,甚至比高考還嚴峻!以我們本地為例:今年的高考錄取率達到了85%,而普高的錄取率卻只有區區的50%。所以初中如果家長再不給孩子的學習加大投入,那麼可能他們會後悔一輩子!這個時候上輔導班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因為別人上自己也去上的這種選擇,如果家長還這麼說,只能說明這個家長太幼稚,太無知,太愚昧了!!因為他的重點都沒有抓住!不過好在他還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上補習班能不能夠提高孩子的成績,這個是因人而異的,有些孩子他就不想學習,你給他花重金,請名師輔導都未必有效。但是同樣的道理都是學生在同一個教室裡上課,為什麼有的人就能學習好,有的人就能學習不好呢,別說那些學習好的都是補課補出來的,退回二三十年,我們上學的那時候呢?那個時候沒有什麼補課班,而且只有少數的家庭,因為父母的學識水平能夠輔導得了孩子,但是絕大多數的家庭是不具備這個條件的。但是不還是一樣有人成績好,有人成績差嗎?如果孩子不想學,你覺得報個補習班他就能學習好了?那孩子還上什麼學呢?乾脆直接上補習班得了。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是高校數學老師,曾經給很多中小學生補習過數學,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可以肯定的說,不補課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一樣可以很好。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多提高,補課之風愈演愈烈,現在幾乎到了家家孩子都補課的程度,如果不補課就感覺對不起孩子似的。

下面我來談談我對補課的看法。

首先,我不反對補課,但我提倡一對一補課,反對參加補習班,補習學校學習的課本知識。

原因如下

1.如果說,因為孩子不喜歡學習,而沒學好課本知識,花錢參加補習班,就是花錢浪費生命。你想想看,在學校老師的督促下都不能學好,出去補課會學好嗎?他需要補習的是學習的態度,和學習的熱情。這個需要心理輔導,家長完不成,可以花錢解決。

2.如果是因為在學校課堂上,某個知識環節沒有聽懂,或者因為某種原因,落了課,那是需要補習的,但不是跟著很多人一起補課,而應該找人單獨補習,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對症下藥,而非盲從。


3.如果孩子很努力就是學不好,那有可能是智力因素,也有可能是學習方法有問題。

如果是第一種,跟大班補習幾乎沒有啥效果,因為,老師要顧大多數學生,不會顧忌個別反應慢點孩子,這就是咋補都不進步的原因。

如果是第二種,跟班學也沒有意義,應該找老師單獨輔導,尋找癥結,然後,講授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通過短期輔導即可,不必長期補習,否則會形成依賴。

4.如果孩子學習已經很好,就更沒必要補習了,因為他一定具備較高的智力水平和較好的學習方法,去補習就是去陪中等生學習自己會了百分之八九十的知識,毫無價值,利用這個時間,他可以自己學更多的東西!

5.如果孩子是中等生,學習自覺性較差,沒有自我約束能力,家長也沒時間監督管理,出去補習倒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應該會有進步,我認為只有中等生適合跟班補習。

說明兩點

1.我的孩子在小學學過我講的小學奧數兩年,也學過一年國學,兩年英語,都是課外興趣班。上初中後,沒有上過任何補習班,我也幾乎沒有做過任何輔導,高考583分。數學,英語,語文都120多分。

2.我只給朋友介紹的孩子單獨補習,我堅持認為,補課時查缺補漏,不是重複課本知識。

但願我的觀點能幫到你。
總之,我不提倡補習,但也不反對,以上觀點都是根據我的經驗所談,與同仁們商榷


一路風華1


我是從補課老師過度到在職教師的,所以有一點點的權威性。首先,補不補課取決於學生自身,學習好的學生如果想補課拔高,家長可以按照孩子的意願與輔導機構磋商進行拔高訓練,如果孩子不願意去補習班,就不建議去,沒有任何意義。其次,對於成績一般的學生而言,我覺得還是需要補一補的,學校的老師都會非常認真負責的教孩子,孩子沒學好,無非有兩個原因,第一上課沒有認真聽講,第二有部分知識沒有完全聽懂,無論是哪種情況我覺得這種學生都是應該補習的對象,因為他們的智力是夠用的,欠缺的是努力程度。再次,就是針對後進生,這種學生是家長最頭疼的也是學校老師最頭疼的,同時也是孩子自己都頭疼的,這種學生家長,教師要互相合作,幫助孩子樹立信心,然後徵求孩子同意是否補習,如果補習說明孩子還是願意讓自己變成好學生的,如果不同意那就好好培養孩子品德吧,我覺得一個人的品德比學習更重要……


你的數學


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幾乎沒有人是通過補課達到的

我想說的是,很多時候學習成績並不是因為補課而能好的。學霸們幾乎不補課,但成績依舊好;學渣天天補課,成績依舊提不上去。

不補課成績照樣好的孩子有什麼特別之外

孩子小學的成績是他學習習慣的良好體現,初中成績是學習學習態度的體現,高中學習成績是學習效率的體現;不補課成績照樣好的同學,我們把這類學生稱為學霸,他們一般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及時完成作業,有問題當天解決等;良好的學習態度:不因難而退縮,不因困難而放棄;學習效率高:自主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外界干擾,能還對學習內容進行自學。

而我們平時所見的學渣通常很少有以上這些優點,要麼是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後補習忙得不行,成績照樣不行;要麼是學習態度不行,作業不完成,家長老師說也沒用,要麼是學習效率低,一天要完成的任務,三天都完不成。


學霸數學


答案是肯定的。不補課的孩子學習一樣可以學好。

說說自己的孩子。從上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從沒有補過課。但學習成績一直不錯。高中進入高二高三一直全年級前幾名。後來考了北大,還是文科全市第一名。

不補課的孩子重點要注意幾點:

第一是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沒有對知識的學習自覺,孩子怎麼會有好的學習成績?那麼如何培養興趣呢?

一要從小抓起。例如培養愛看書的習慣,很小的時候就讓他看一些圖畫書,講解故事,慢慢地他對故事就有了興趣,養成聽故事的習慣以後,他會自動自發地自己去書裡找故事。這樣閱讀的興趣就逐漸培養起來了。

二要以身作則。好的習慣養成環境是很重要的。家長經常讀書學習對孩子是最好的榜樣,小孩都是善於模仿的,家長幹什麼,他也會學著幹什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確實如此。興趣一旦形成,會受益終身。就像這次詩詞大會的外賣小哥雷海為,就是憑藉父親的啟蒙興趣堅持詩歌學習,使他一舉擊敗北大學霸成為冠軍。

第二是習慣。

專注是學習的重要習慣。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考的都是教學大綱上的東西。老師都會在課堂上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講解教學。課內不講課外講的老師少之又少。所以養成孩子做事、學習專注的習慣非常重要。專注的人做事效率高,事半功倍。聽課時,把老師講的專注地聽進去,勝過做一打子作業。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後結餘出來的時間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進行學習安排。

第三是閱讀。高效的課堂學習,高效的作業完成。除此,就是大量的閱讀。學校推薦的課外書目,家裡的藏書,新華書店,都是孩子的最愛。在書籍的海洋裡,真的有無窮的樂趣。課餘時間孩子一走進書店,一個上午、一個下午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廣泛的閱讀帶給孩子的是更加廣闊的眼界,讀的愈多,興趣越大,越感覺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加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第四是嚴格。

孩子是好奇的,世界是誘惑的。孩子偶爾偷懶、不做作業、玩遊戲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絕不可放縱孩子。小學到初中教育是基礎教育,又叫養成教育,所謂“養成”,就是要形成好的習慣,對不好的習慣和苗頭要及時進行糾正,就如同花木要修剪一樣。家長千萬不能溺愛孩子,孩子有不良苗頭時必須要下狠心堅決糾正,不能心軟。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明白什麼事情不能做,學習的任務、老師佈置的作業必須完成,好的學習習慣就養成了。

第五是和老師緊密聯繫。形成教育孩子的合力。沒有老師不喜歡主動配合的家長。和老師緊密聯繫有助於發現解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利於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積極性的維護和持續激發。

補課,真的覺得不好。如果主要精力都放在補課上,我們孩子還要上學幹什麼?


博仁清秋


學習這需要天賦和勤奮,不是說補了就能好,也不是說不不就不好!這需要看孩子的天賦和勤奮程度!

很多學霸級別的學生,他們都有學習的天賦,再加上自身的勤奮與努力最終一直都把霸佔成績榜的榜首!



而沒有學習天賦又不努力的人,就算你把他送到補習班,如果不努力也於事無補!我之前帶的班級中有一名女生,她平時很刻苦,很努力,刻苦努力程度比學班上成績第一名的學生要勤奮,但是成績就是出不來。這就是天賦的問題!


古人常說:“笨鳥先飛早入林”,這句勵志的話沒錯,只是緩慢了點而已!但你不努力,你連目的地你都到不了!

所以,不補課的孩子,只要有天賦,自身努力勤奮了,那也是能有好成績的。當前補習成風,補課還得根據自己孩子的需求,不要盲目跟隨。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各位留言討論!如果喜歡請不要吝嗇你的點贊和關注!


山村老師看教育


不知道題主所說的補課是指什麼形式的補課,校內還是校外,無償還是有償?按照一般的理解,我姑且認為是校外的有償補課吧!我可以肯定地答覆你,不補課的孩子學習成績也能好。

我朋友孩子現在正在一所知名的211大學就讀,按照他的高考分數原本也可以上985,但是他們選擇了211大學裡的拔尖專業,放棄了985大學裡的中檔專業。我不敢說這孩子成績多麼優秀,和考上清華北大的肯定沒法比,但是也不能說這樣的成績不好吧。

關鍵是他從來沒有去過校外的輔導班補課。或許你會說這只是個例,不足為證。那麼,我帶過好多屆畢業班了,我們的生源多來自農村,很多家長捨不得給孩子花錢補課,可是我的學生中也有不少考入985或211大學的。他們之中有個規律,那就是能充分利用在校學習時間,學習方法得當、學習效率高,而他們沒有去上什麼課外輔導班。

事實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反倒不怎麼熱衷上課外輔導班,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才熱衷去補課。結果是不補課的孩子成績依然好,補課的孩子成績沒什麼提升。多數情況下,熱衷補課的其實是家長,家長們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後於人,或已經落後於人而焦慮不安,寄希望於補課來改變現狀。而孩子被家長的意志所左右只是被動地被補課。殊不知,真正需要增強的是孩子求學的慾望,是對成功的渴望,是追逐夢想的動力,是面對挑戰的鬥志,是經受挫折的不屈。


中國的學子數以萬計,難道那些優秀的學生都是上過輔導班補過課的?成績不好都是因為沒有補課?我覺得家長與其在該不該補課上糾結,不如在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方面多下些功夫。與其讓孩子不情願地被動接受,不如讓孩子主動去學(孩子主動要求補課的另當別論)。如果孩子真能做到積極主動地學習,不待揚鞭自奮蹄,何愁成績不好呢?


道道快談


現在我身邊都是這樣的學生在校外培訓補課,在學校裡面成績優秀的學生,真是越優秀越拔高。反觀一些差生慢慢退出了培訓班。這說明一個問題,學習這件事不是說靠你勤奮努力就能拿到好成績,歸根揭底比的還是接受能力,聰明的孩子一聽就懂,差的孩子怎麼學也沒用。培訓班現在一個學期也會進行一次考試,最好的滿分150分,最差的10分,甚至還有8分的,而且張榜讓全部的人看。那你說,補課到底有沒有用。我承認有一些孩子不上培訓班,成績依然很優秀,他們基本都是天才。現在的培訓班套路也很簡單,就是提前學習,六年級的學生學初一課程,初一學生學初二課程,想來想去,其實說穿了,就是預習。你怎麼看呢?


宇翰1


我孩子從小學起就沒補過課,成績一直很好。可到了初中第一學期也沒補課在班級排10-11左右百名大榜57,可下學期學習成績就跌出到187,一問才知道班裡60人有40多在校外補課,沒辦法咱也得補。校外補課真他媽坑家長憑空每月多支出幾千塊錢這日子怎麼過呀!


彩雲飄飄128027438


給出答案之前,先反問一下,不吃肉的素食主義者,會死嗎?

不會!

同樣,不補課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會差!

為什麼這麼說呢?一般而言,作為正常人,只有有病的時候,才會想到醫生和醫院。當然極個別情況除外,如例行檢查。也就是說,只有發現問題,才需要診治。

對於學生而言,亦是如此。

什麼時候需要補課呢?發現自己某個方面不怎麼地,掌握很不好,這個時候才需要補課。從學生層次來說,哪種學生是這樣的呢?

優等生?學困生?

我想大家已經有答案了。

可能您會說,為什麼不出示中等生呢?您別急,接著看即可。對於我們成人來說,像普通的小病,如感冒之類的,基本上不怎麼去醫院,直接自己去藥房拿點藥就行了。除非連續多日未好,這個時候才需要去醫院。

對於中等生而言,就如同上面的感冒病人般,更多的時候,中等生對於某些掌握欠缺的知識點,只要自己下點功夫,到書本這個特殊的藥房走一圈或兩圈,就能夠解決。當然,如果說天天走天天閉著眼哼著歌拿著手機,最終越來越嚴重,那就需要去醫院了!

去歸去,有人去了管用,當天見效,慢點呢,一個星期見效。有人呢,卻根本不管用,因為他根本不聽醫生的話,左耳進右耳出,就如同課上聽講一樣。

病人(不管大病小病)和正常人,你選擇哪一個呢?

自然是正常人,身體健康是最主要的,自然希望一百年不去醫院,一百年不見醫生。

同樣,優等生和中等生或學困生,你選擇哪一個呢?

當然是優等生。你已經什麼都會了,還需要補課呢?這不是作嗎?

所以,不要羨慕那些補課的人,因為,他們如同病人一樣。當然,前提是,你已經是真正的正常人,已經是真正的優等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