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公益」马厂村来了志愿者

「微公益」马厂村来了志愿者

濮阳市清丰县高堡乡马厂村现有群众700多户2500多人,其中贫困户33户。由于人多地少,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在家的多是老弱病残人员和留守儿童,这中间大部分又属于贫困人口。

村口一声犬吠,全村可闻,留守老人守望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日前的一个下午,一群人的到来打破了马厂村的宁静。一行人每人一件红马甲,让人看着喜庆。他们走村串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秋意渐浓,平日略显冷清的村庄,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显得格外温暖。

这是一群三四十岁的青壮年,人数在30人左右。他们在“暖爱”的旗帜下开展青年志愿活动,忙碌的身姿,温暖的关怀,愉快的笑声,成为马厂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微公益」马厂村来了志愿者

图为志愿者发放扫黑除恶宣传单。

因为出入不便,村里很多老人小病小痛都自己扛着。“知道志愿服务队有医生要来义诊,村里的老年人都很高兴,9点开始义诊,有些老年人7点半就在这里等着了。”马厂村的村委会主任说。

“婶子,您哪儿不舒服?”“大爷,您需要看啥病?”来自清丰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的杜文慧、吴淑英等医护志愿者免费为村民测血糖、量血压,问诊把脉,发放健康知识资料,同时认真记录每一位村民的诊断情况,以便进一步掌握就诊村民的健康状况。

伴随着悦耳的嗡嗡声,志愿者贾利峰的电推剪上下翻飞,村民李建西原本凌乱的头发已经变得整齐有型,整个人立马神清气爽。他开心地说:“感谢你们,你们真是来办实事的呀!”不一会儿工夫,村里来的这个新理发师的“生意”红火起来,“客户”越来越多。

“看到这些老人和孩子理完发精精神神、开开心心的,我觉得自己这一天过得很充实。今后只要有需要,我会随叫随到,让我们的爱心从‘头’开始,坚持到底。”贾利峰在濮阳市区为10岁的儿子陪读,每次骑着电动车下乡给乡亲们理发,她都要带着儿子过来。虽然很辛苦,但她觉得做志愿者踏实而幸福。

「微公益」马厂村来了志愿者

图为志愿者为村民表演戏曲节目。

当然,志愿服务队也不会落下“陪聊”的任务。这些志愿者来自濮阳爱与陪伴志愿服务队,每次活动,他们都抽出几位爱说爱笑、喜欢聊天的队员陪老人唠嗑家常,让老人开开心心。

“其实,队里有很多能说会道的成员。经过培训,大家掌握了一套如何与老人沟通的技巧,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爱与陪伴志愿服务队的王琦说。

“大妈,我们过来看看您……”伴随着招呼声,志愿者走进两位老人家中。先帮忙收拾房间里的杂物、打扫卫生,然后坐下来陪老人聊天,询问老人的生活情况。看到这些陌生的志愿者如此热心、体贴,两位老人很是感动,一下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话匣子也自然而然地打开了。看到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志愿者也都开心地笑了。

在村委会对面的一个院落里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几位志愿者进行着包饺子前的准备工作,你揉面、我调馅、他烧水,大家分工明确,院子里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中午时分,志愿者把一碗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端上了餐桌。“今天的饺子个个皮薄馅大,看着就好吃!”马厂村的老人边吃对饺子边赞不绝口。

「微公益」马厂村来了志愿者

图为志愿者从车上拿下自带的大锅。

「微公益」马厂村来了志愿者

图为志愿者展示包好的饺子。

“我今天很高兴,这气氛特别好,还能拉家常,吃不吃饺子不要紧,主要是这里热闹。”李白明老人高兴地说,人老了,儿女又不在身边,最害怕孤独。

看到老人满意的笑容,看着经自己的双手改变的一切,感受着团队活动的默契、温馨,志愿者开心极了。

清丰县组织部副部长李勇说,为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界力量自愿参与的积极性,在深入贫困村、城市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他们将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和手段,逐步扩大社会对扶贫助弱的影响,提高公众自觉参与扶贫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吸纳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扶贫助弱队伍中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