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周刊:這裡的時尚沒有圈

轉自《中國新聞週刊》


時尚江湖,有時差。

或許你才剛做完年中總結,時尚江湖已經進入了2019年。

9月,新一年流行趨勢、季度新品集中發佈。隨之而來的10月,萬象更新,滿目繁華。“金九銀十”的地位,在時尚江湖不可撼動。

最近幾年,但凡關注時尚的人,都無法忽略成都的“金九銀十”。

逛街看展吃東西

“我在熊貓屁股下面,旁邊還有一大幅塗鴉。”

來成都出差的浩清,在電話裡和朋友鎖定了見面地點。

每日出入CBD的他,上次看塗鴉還是在兩年前的北京798。如今在成都市中心最繁華的地段,遇上這麼一面塗鴉牆,就像晚飯吃到的小郡肝,又給了他一次驚喜。

翻看介紹,才知道這面塗鴉牆足有80米,而且大有來頭。


中國新聞週刊:這裡的時尚沒有圈

《成都印記》塗鴉牆。圖片來源/成都IFS

色彩鮮明、極具視覺衝擊的塗鴉底色,出自德國藝術家MadC;浮於塗鴉上方的黑色流線,則出自成都本土藝術家馬琨,他將杜甫贊成都的十一首古詩句隱含其中,通過塗鴉式的草書和大篆豪放演繹。

此時,浩清還不知道,讓他駐足的塗鴉不是“孤品”。他面前的成都IFS(後簡稱“IFS”)裡,還分佈著十餘個來自全球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它們都是9月13日開幕的成都PARCOURS藝術節的主角。這個源於巴黎左岸聖日耳曼的藝術節,已經在巴黎連續舉辦了18年。


中國新聞週刊:這裡的時尚沒有圈

成都PARCOURS藝術節部分參展藝術家合影,供圖/成都IFS

與IFS一街之隔的成都遠洋太古裡商區(後簡稱“成都太古裡”),一場主題為“稀捍行動”的非遺手工藝藝術展也在展出。

成都漆器、成都銀花絲、羌族刺繡、《延禧攻略》同款絨花……逐漸被都市人遺忘的手藝和作品,毗鄰愛馬仕、卡地亞,在成都太古裡的核心位置,煥發著新的光彩和韻味。

“成都變了。”

五年沒飛成都的浩清,本想扎進春熙路吃遍各色美食,沒想到夜幕降臨後,被懸掛半空的大熊貓一路吸引,解鎖了成都的另一種打開方式——逛街看展吃東西

這裡的時尚沒有圈

當然,被有熊貓的成都所吸引的,不止浩清一人——

2016年,成都成為全球新建商業地產最多的城市,時尚品牌門店達到200家,緊隨北京、上海之後,位居全國第三;

2017年12月,“時尚教父”老佛爺把香奈兒的春季大秀帶到成都。繼北京、上海後,老佛爺選擇成都,其市場地位可見一斑。

2018年年末,繼迪拜後的全球第二家阿瑪尼藝術公寓將在成都建成,極致的空間美學在成都綻放。


中國新聞週刊:這裡的時尚沒有圈


成都時尚新地標,供圖/成都IFS

種種表明,時尚的要素、資源和人才已在成都集聚。成都與北京、上海一道,成為了中國時尚的標誌性城市和時尚之都

如果你以為時尚為成都帶來的,只是商業繁榮,或是少數人的狂歡。那就聽著趙雷的《成都》,再去成都的街頭走一走吧。

精緻的妝面,時尚的穿搭,考究的配飾……都說成都自古出美女,即便有了姣好的面容,成都姑娘出門之前也不會有半點馬虎。

走上街頭,她們也不急著低頭趕路,看到路邊新展出的塗鴉牆,她們會和遠道而來的浩清一樣,停下來看看,再拍幾張照片,直到滿意了才離開。

心細的姑娘繞到塗鴉牆背面,還會發現另一面的“玄機”。

牆的這一面已經被無數零散的小塗鴉填滿。林嘉欣、井柏然等時尚大咖和成都市民、遊客的塗鴉作品聚在一起,與正面國際藝術大師的作品相呼應,渲染著成都最時尚、最繁華的街道。

成都的時尚又何嘗不是這樣,一面是世界的高度,一面是成都的自在巴適。優雅時尚間,體現著成都人別樣的氣質,這種氣質源於生活,平凡且鮮活。

成都確實時尚,但成都的時尚沒有圈。它不高冷,也不是少數人的狂歡,它已融入日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回 歸

從小眾的需求到普世的生活方式,時尚的時空維度在成都也發生了改變。

IFS門前的紅星路三段,藍色路牌下掛著印有“BOULEVARD SAINT-GERMAIN” (聖日耳曼大街)標識的路牌;同樣,在遠隔萬里的巴黎六區聖日耳曼大街,成都紅星路三段的路牌遙相呼應。

中國新聞週刊:這裡的時尚沒有圈

中國新聞週刊:這裡的時尚沒有圈

成都紅星路三段與巴黎六區聖日耳曼大街路標。供圖/成都IFS

2017年5月,成都市錦江區紅星路與巴黎聖日耳曼大街正式正式結為“國際友好街區”。成都與巴黎,就此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巴黎即時尚,是當今世界的共識。在巴黎塞納河左岸的聖日耳曼,隨處可見的當代藝術裝置,與美術館、咖啡館、精品店融為一體,激盪出享譽世界的“

左岸文化”。

成都,從未改名也不曾遷址,平靜而祥和的屹立西南一隅,承載著2600年的興盛繁榮與智慧結晶,氤氳出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

穿戴右岸的名牌,品嚐左岸的咖啡”,是無數人嚮往的巴黎日常;而在萬里之外的成都,同樣可以“穿著最新的全球名品,吃著最辣的成都火鍋”。

此時,時尚沒有國界,身在其中,我們都能“品嚐”到時尚最真實的韻味,找到精神的慰藉。

此刻,時尚不是過眼雲煙,也不是淺層的標新立異。文化的存在,讓時尚得以永恆,成為經典。

“成都的時尚繁榮,正在讓傳統文化迴歸。”

成都漆藝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尹利萍,時不時會到成都太古裡“稀捍行動”的展廳看看。遇上對漆器展品感興趣的年輕人,她都會上前聊幾句,聽聽他們對這門老手藝的看法。

“提起漆器,好多年輕人想到的是日本,其實日本的漆器工藝是從中國學的啊,尤其是成都漆器,在漢唐時期就被譽為‘蜀中之寶’,風靡中原。”

雖有遺憾,但尹利萍深知,日本的漆器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已經融入了生活日常,並且做的精緻。英文裡管漆器叫“japan”,中國孩子接觸漆器大多是在日料店裡。

“想讓中國的漆器文化迴歸,必須讓漆器走進中國人的生活、擺上餐桌。”尹利萍說。

“在成都最時尚繁華的地段,傳統手藝再次被關注,我們這些傳承人也更有信心了。”


中國新聞週刊:這裡的時尚沒有圈


尹利萍漆器作品《牡丹寶相瑞葉花瓶》。供圖/尹利萍

如果時尚也有DNA,那麼成都時尚的DNA就是千年歷史浸潤的天府文化。創新與包容間,演繹一場經典的輪迴。

至於做時尚江湖的追隨者?還是引領者?成都已經做出了選擇——創造屬於自己的時尚格調,讓骨子裡的文化迴歸,再講給全世界。

這個十一,如果你也在成都,

記得慢下來,

品味千年文化的浸潤,

感受時尚成都的時尚日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