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全面禁止电子烟,北京或也将出手?3.5亿烟民去向何处

10月10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施政报告中明确表示,为保障市民,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安全,将在香港全面禁止电子烟。10月11日,新京报消息,自北京市控烟条例实施以来,接报电子烟投诉增加,将探索公共场所禁止电子烟的可行性。

我们来说一个老调重弹的话题——禁烟。

更明确一些,禁止电子烟。

说起电子烟,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无害,帮助戒烟,潮流?还是一如既往的对烟草的反感?

在决定你的态度之前,先让我们来做一个深入的了解。


电子烟的诞生

电子烟的诞生,最初是作为香烟的替代品存在。

2004年,出于让自己戒烟的目的,北京中医师韩力发明了电子烟并取得专利,同年创建世界上最早的电子烟品牌“如烟”。

香港全面禁止电子烟,北京或也将出手?3.5亿烟民去向何处


凭借“帮助消费者成功戒烟”的口号,4年之后,2007至2008年如烟的销售额高达10亿元,号称已经售出超过30万支电子烟。

据说当时如烟的工厂24小时不停赶工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2008年同年,如烟电子烟以“叁龙国际”的名义在港交所成功上市,这也是如烟品牌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但好景不长,2006年,如烟的“戒烟效果”遭到央视曝光,电子烟的安全性和监管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如烟的销售额随之大幅受挫,不得不将公司重心转向海外市场,基本放弃了国内市场。

2013年,韩力将如烟电子烟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全球第四大烟草公司帝国烟草。

至此,电子烟诞生的故事基本告一段落。


主要的电子烟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电子烟产品分为两种:蒸汽型电子烟和创新型烟草。

蒸汽型电子烟,也称作烟油式电子烟,基本结构主要由锂电池、雾化器和烟弹构成。

香港全面禁止电子烟,北京或也将出手?3.5亿烟民去向何处


烟弹中含有烟油,一般由尼古丁、丙二醇、丙三醇和香精混合而成。这种电子烟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气流打开气动开关,让电池给雾化器供电使其发热,从而将烟油雾化成烟雾供使用者抽吸。

这种电子烟产品利用微电子技术、人性化模拟吸烟的整个过程,在抽吸的过程中满足吸烟者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上对香烟的依赖。一支烟弹通常可供吸烟者抽吸100-400口,约相当于一包正常香烟的量。

目前蒸汽型电子烟品类众多,主流品牌有JUUL、Vuse等,是当下主流的电子烟产品,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子烟”,一般都指的是这类产品。

创新型烟草,也称为低温卷烟,代表性产品为全球最大的烟草公司、知名烟草品牌万宝路的制造商菲莫国际所推出的iQOS。

香港全面禁止电子烟,北京或也将出手?3.5亿烟民去向何处


iQOS的烟弹中不含烟油,而是装有传统香烟的烟丝类耗材。通过电子控制的加热刀片电加热产生高温将烟丝中的尼古丁和蒸汽析出,从而使吸烟者获得更接近传统香烟的口感,并将致癌的焦油等有害物质的含量降低。但截至目前,2代iQOS仅在意大利、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限量发售。


电子烟“健康无害”?

自问世以来,经过各大烟草巨头的推动,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在有关部门对吸烟的管制日趋严厉的背景下,电子烟正成为新兴的爆款产品。

但一直以来,号称“帮助戒烟”、“健康无害”的电子烟真的“健康无害”吗?

传统香烟的燃烧温度在800℃左右,燃烧不充分产生的焦油会严重影响肺部健康,一氧化碳则对心脏健康产生威胁。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则是一种高度成瘾的物质,

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具有毒性和刺激性。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更有40多种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极大。此外,香烟燃烧形成的二手烟和一手烟相比,具有更大的危害,因此香烟对吸烟者和其周围人群都是极大的健康威胁。

香港全面禁止电子烟,北京或也将出手?3.5亿烟民去向何处


与传统香烟不同,电子烟通过雾化器将烟油雾化成蒸汽,

因为不存在燃烧的过程,没有危害较大的焦油和一氧化碳,主要的有害物质为尼古丁,对人体的危害相对较小。

因此,“健康”、“基本无害”成为一众电子烟厂商的重要宣传点。

但实际上,电子烟“健康无害”的说法可以说是无稽之谈。与传统香烟相比,电子烟的烟雾中同样含有尼古丁、甲醛等有害物质,影响人们健康。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就曾检测出电子烟存在微量致癌物亚硝胺和一些其他的潜在有害物质。


国内市场

尽管电子烟仍然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健康威胁,但与香烟相比在健康性上的优越性还是让其在问世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近几年来,全球烟草巨头纷纷布局电子烟市场。相关研报显示,2016年,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在600-700亿元左右,复合增长率约为41%。根据高盛的预测,到2020年,美国国内的烟草市场,电子烟制品的销售额有望达到整体烟草制品销售总额的10%、利润的15%。

2016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仅为30亿元,约占全球市场5%的份额。

但与之相对,我国目前吸烟人口数高达3.5亿,深圳则生产了全球90%的电子烟产品。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600多家电子烟生产厂商,新三板挂牌企业有艾维普斯、麦克维尔、盈趣科技等。

我国电子烟生产商普遍呈现规模小的特点,产品均主要销往国外市场。业内人士称,电子烟市场进入门槛较低,投入500万左右就可以建立一个品牌,如果卖得不好还可以明年换个牌子再重新卖。目前国内比较有名的电子烟品牌,有RELX悦刻、Gippro龙舞、IJOY爱卓依等。

进入2018年以来,电子烟品牌融资的消息不断,其中不乏IDG、源码等知名资本的入局,可见资本市场对这一市场的看好。


控烟时刻

在全球禁烟、控烟运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子烟产品不断更新迭代,口感逐渐提升,

加之各国出台的对电子烟的相关规定很少,越来越多人选择电子烟作为香烟的替代产品,吞云吐雾。

在不少年轻群体中,抽吸电子烟还成为潮流、时尚、酷的表现。

香港全面禁止电子烟,北京或也将出手?3.5亿烟民去向何处


图为电子烟圈内非常流行的花式烟圈操作

但产业壮大的同时,电子烟的危害性也逐渐吸引了公众的目光。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调查的数据,美国近年来抑制吸烟的努力非常成功,2017年高中生吸烟人数降至历史最低水平8.8%。然而,电子烟却正在成为新的替代品。《美国医学会杂志》近期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2016年,11%的高中生及4%的初中生在接受调查时称,此前一个月曾吸食过电子烟。

2018年9月,美国FDA食品药品管理局局长Scott Gottlieb表示,青少年抽电子烟的人数激增是一种流行病,他们考虑从美国市场下架所有调味电子烟。

而在国内,继香港特首10月10日宣布在香港全面禁止电子烟之后,北京市卫监所表示,电子烟等新兴烟草类型的投诉不断。

根据北京市卫监所的数据,自2015年6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北京控烟条例实施40个月期间,发现不合格单位22139户次,罚款共543.79万元;处罚违法个人8883人,罚款46.525万元。以此计算,每个月北京平均发现不合格单位约500户次,每个月平均处罚违法个人约200人。

北京卫监所称,由于电子烟是新兴事物,北京的控烟条例中,还没有将其纳入执法范围,而有关电子烟的投诉举报在不断的增加,属于监管空白。北京将加强电子烟危害及管理模式的研究,探索公共场所禁止使用电子烟的可行性,为电子烟的管理提供相关依据。

电子烟野蛮生长的日子,大概率将告一段落。

而国内一众电子烟厂商,也将迎来一段时间的调整期。

至于国内3.5亿烟民和一众电子烟使用者,在公共场合电子烟或也将被禁的将来,也许戒烟是个不错的主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