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侄兒周豐三爲什麼飲彈自殺?

丹囚生


1912年5月,周作人的太太羽太信子臨盆待產,她的妹妹羽太芳子由日本趕來顧照姐姐,此時的芳子年僅15歲,周家老三週建人24歲。兩人朝夕相處,日久生情,加上週作人夫婦從中撮合,1914年2月,兩人結婚。婚後兩人育有四個子女。長子早夭,周豐三於1922年2月出生,是他們的幼子。



令人震驚的是,1941年3月24日,時年19歲的周豐三在北京二伯父周作人的家中,用周的警衛佩槍,舉槍自戕。到底是何原因令花季少年厭棄塵世?

1939年1月,周作人被一自稱為他的學生的刺客行刺,受輕微槍傷。此後,為保護周作人,日本憲兵直接入駐周作人家。可以說這次行刺加速了周作人的落水。傳說這次行刺和周豐三有關,周豐三心存愧疚,便飲彈自盡了。而據魯迅研究專家倪墨炎稱,真相併非如此,可能是家庭的變故令周豐三生無可戀。

1919年8月,魯迅在北京八道灣購置房產,周家舉家遷京。周建人到京後,也沒有什麼工作,偶爾寫點文章發表。兩年後,魯迅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為三弟周建人謀得一份差事。1921年周建人離京赴滬,這時芳子已孕有周豐三。周豐三出生後,周建人多次勸說芳子赴滬團聚,但芳子與其姐羽太信子一樣貪圖享受,不想放棄八道灣舒適的生活,拒絕赴滬定居。


1925年周建人在上海與昔日學生王蘊如同居,並育有三女。魯迅病逝後,為安慰周母,周建人攜王蘊如及孩子回京為母祝壽,芳子、信子姐妹與周建人、王蘊如大鬧一場。芳子的三個孩子自然跟母親立場一致,和周建人鬧在一起,其子豐二手持刀具揚言要殺死父親。周作人也寫信指責其弟遺棄芳子。經此一鬧,周建人連生活費也不再寄給芳子母子了,與芳子母子徹底斷絕了關係。此後,芳子及孩子一直由周作人接濟。

家庭的失和使周豐三敏感脆弱,而周作人也在1941年任偽教育總署督辦,遭到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或許這多重的原因成為周豐三這個敏感少年的致命殺手。


歲月是一條河流


我們首先理順一下魯迅的兄弟幾個人的關係再來說週三豐為何自殺。這其中是否有其伯父是漢奸的原因。

魯迅一共是兄弟三人,魯迅是老大。二弟是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

原名櫆壽(後改為奎綬),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翻譯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可以說是近代中國散文第一人,可以說,就文學成就而言 不遜於魯迅,但他的人品比魯迅差的太遠,是一個可恥的漢奸,卿本佳人,奈何做賊啊。

魯迅的三弟是周建人。(1888年11月12日~1984年7月29日)。初名松壽,後改名建人,字喬峰,是中國民主促進會創始人之一,當代代著名社會活動家、生物學家、魯迅研究專家和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者之一。有同名傳記。1919年,周建人遷居北京,23年潛心研究生物學,並從事著譯工作。曾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周建人是兄弟三人里名聲最不顯的一個,但卻是政治地位最高一個,也是最後去世的一個。

魯迅與“妻子”許廣平只有一個孩子也就是周海嬰。二弟周作人和日本妻子羽太信子有三個孩子,分別是長子:周豐一。長女:周靜子。次女:周若子。老三週建人先後有兩個妻子,第一個妻子就在二嫂羽太信子的親妹妹羽太芳子。周建人和芳子一共有四個孩子,第一個兒子:周衝(一歲餘夭折)女兒:周鞠子,又名:馬理,第二個兒子叫周沛,第三個兒子叫周豐三。周建人第二個妻子叫王蘊如。兩個人一共生了三個女兒,大女兒叫周曄、二女兒叫周瑾、三女兒叫周蕖。

應該說。周建人和羽太芳子感情是很好的,芳子很愛周建人,周建人與羽太芳子於1919年12月,和魯迅一家(魯迅的母親,妻子朱安)以及周作人一家。一起住進北京八道灣周宅。周建人到京後沒有工作,後在胡適幫助,在上海商務印書館找到了工作,每月工資六十元。周建人不顧已經懷孕的芳子的苦苦哀求於1921年去上海,在上海的周建人曾多次寫信給芳子,希望她去上海生活,但芳子已經習慣了北京的奢侈生活,和她姐姐一樣愛慕虛榮,(應該也有她姐姐的反對)堅決不去海。而在上海的周建人和王蘊如同居,在周母80壽辰的時候(這時候魯迅已經去世)周建人攜王蘊如及孩子們去北京,為母親拜壽。在此期間,芳子、信子包括周作人以及周母都強烈反對與周建人、王蘊如婚姻,以至於大吵一場。芳子的孩子自然站在這母親這一邊,經過這場大吵,周建人徹底離開北京,放棄芳子,就相當於“離婚”在在法律上說,周建人和魯迅一樣,第二任妻子一輩子不合法。

囉裡囉嗦說了這麼些,,下面就具體說說周豐三自殺的原因,周豐三生於1922年2月,在1941年3月24日,周豐三毫無預兆地在家裡用周作人警衛的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開槍自殺。這一行為讓人猝不及防,沒有任何預兆。所以有了許多猜測。

有一種說法是,周豐三以父親為恥。周建人在上上海數十年沒有盡過一個父親責任,除了給家裡寄點錢之外,沒有做任何一個父親的責任,周建人在上海和王蘊如同居生下3個孩子,而且堂而皇之地帶著小三去北京,絲毫沒有羞恥之心,而在此期間,芳子默默地撫養著他和周建人的三個孩子。周建人不僅不感激,而且讓芳子離開周家,給王蘊如讓位,,這個行為讓全家為之反對,周建人只好離開北京回到上海。公開聲明和芳子脫離關係。而14歲的週三豐徹底的永遠失去了父親。沒有父親的週三豐性格孤僻,再加上伯父當漢奸,而他們全家的生活又得不依靠伯父周作人的接濟。巨大的壓力之下,19歲的週三豐只有自殺了,也就是說,他的父親周建人是兇手.

再有一個說法是。週三豐勸誡伯父周作人不要當漢奸不成,應該說,在週三豐的眼裡,伯父更多扮演的應該是父親的角色。面對日本的入侵,全國上下一派抗日之聲,而他的母親。伯母都是日本人,他本人擁有半個日本血統,使得他極其苦悶,同學對他遠離,挖苦,譏諷,讓本來就孤僻他更加痛苦,無人加以傾訴,他也多次向伯父苦苦哀求,但被伯父加以斥責。在多種的壓力之下,這個只有19歲的少年終於無法承受而選擇了自殺。

這兩種說法你認為哪個說法比較符合實際,應該說周家三兄弟的才華都很高,在近代中國文化界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力,但三兄弟為人呢,周作人是文化漢奸,週週建人是渣男。魯迅自有公論。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簡單,周豐三之所以自殺,就是被他禽獸老爸害的。

周豐三的老爸是魯迅的三弟周建人。

而周豐三的媽媽,叫做羽太芳子,是魯迅二弟周作人妻子羽太信子的親妹妹。

周建人在1914年,通過自由戀愛和羽太芳子結婚,當時芳子才17歲。

結婚後,羽太芳子和普通日本女人一樣,相夫教子,非常賢惠,連生了4個孩子。

這段時期,周建人很潦倒。他沒有太多才華,結婚後長達7年沒有什麼收入。

直到1921年才在魯迅幫助下,於上海找到一份編輯工作。

在這7年內,羽太芳子任勞任怨,從沒有因為丈夫聊到而抱怨過。

1922年2月,芳子生下兒子周豐三。

讓羽太芳子萬萬沒想到的是,周建人剛剛找到工作,竟然就變了。

最遲1925年,周建人就在上海同往日在紹興的學生王蘊如,在上海同居。

1926年生女兒周曄,1927年生女兒周瑾,1932年生女兒周蕖。

當時納妾並非不可以,但周建人從此對老婆孩子不聞不問,而王蘊如也處處以周夫人自居。

這樣,羽太芳子和孩子們,10多年沒有收到過丈夫和父親的關愛,等於被拋棄了。

周建人只是寄過去一些生活費而已。

到了1937年,周建人認為讓周家承認小三和私生子,帶著這些人去參加魯迅母親80大壽。

壽慶期間,芳子、信子與周建人、王蘊如大吵一場。周建人和芳子的兒子周豐三當然站在自己母親這一邊,指責父親周建人遺棄母親。周作人也於這年2月9日寫信給周建人,指責他遺棄羽太芳子而和王蘊如同居:“王女士在你看得甚高,但別人自只能作妾看,你所說的自由戀愛只能應用於女子能獨立生活之社會里,在中國倒還是上海男女工人搿姘頭勉強可以拉來相比,若在女子靠男人蓄養的社會則仍是蓄妾,無論有什麼理論作根據。”

周建人見目的沒有達到,又被搞的滿城風雨,竟然不再給芳子母子四人匯一文錢,並且公開聲明和芳子“脫離關係”,不認三個子女為自己的孩子。

於是,周豐三就徹底失去了父親,當時他只有14歲。

這樣,到了1941年,周豐三突然偷走叔父警衛的手槍,開槍自殺。

一般認為,這是因為家庭長期破裂,讓19歲的孩子失去對未來的希望,才自殺的。

無論周建人怎麼辯解,因為他的絕情寡義,逼死了親生兒子是客觀事實。

這種行為,放在哪個國家也是禽獸不如。

而這麼多年,遺棄毫無過錯的妻子和3個孩子,也是客觀事實。退一步說,就算男人喜歡新鮮,不要妻子了,孩子也不能扔掉吧?

不但扔了,周豐三自殺後,從沒有看到周建人對兒子之死有任何的自責、沮喪,似乎就沒有發生過一樣。

這種父親放在今天,兩個字就可以點評:渣男!


多說一句,周家的人品實在不敢恭維。老二週作人,做了漢奸;老三週建人,又是如此德行;至於魯迅嗎,嘿嘿。。


薩沙


1941年3月24日,周建人的小兒子周豐三在家中用二伯周作人警衛的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把槍自殺。當時年齡僅20歲的周豐三為何如此自暴自棄,做出這樣毀滅自己的舉措呢?在周作人面前用如此簡單卻又殘忍的手段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一直令人不解,但不能阻止我們的猜測。

關於周豐三自殺的原因,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周豐三的自殺,或者是時代的選擇,也或者是他成長的家庭環境。

周豐三的輔仁大學附中同學是這樣認為的,他周豐三是為了保全自己伯父的一生清白,前去行刺周作人,缺沒有想到反而促使周作人的落水,所以思想上極為痛苦,最終自己解決了自己,但這種說法我覺得並不知道研究,則並不是真的原因,首先周豐三並不一定是刺殺自己的伯父,其二即使行刺失敗周豐三完全可以從長計議,沒必要因此獻出自己的性命。


所以周豐三得自殺最大的可能是家庭環境造成的,當時周豐三的父親周建人和他的妻子聲明脫離夫妻關係,和現在一樣脫離關係自然要分子女和財產,但尷尬的是沒人要他周豐三,這對周豐三來說無疑是一件悲傷的事情,自己的父母都不要自己,於是在那個懵懂而又無知的年紀,周豐三沒能挺過這一關,自殺了!


一樹梅花一放翁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理一理周樹人(魯迅)、周作人以及周豐三之間的人物關係:周樹人是周作人的哥哥,周豐三是前兩人之弟周建人的兒子,故周豐三應稱呼周樹人和周作人大伯、二伯。

周作人及周建人一家,左右坐者為他們的日本妻子

那麼,題目中為何會提到“周豐三刺殺二伯周作人”一說呢?這種說法主要和周作人當年的政治立場有關。早年,周作人赴日本留學,期間還結識了後來的妻子羽太信子。羽太信子雖然後來隨夫一起回到了中國,但據說周作人娶日本妻子的事情頗讓大哥魯迅不滿。

由於周作人對日本文化及生活的熱愛,其在研究日本文學方面也頗有建樹,期間翻譯過很多日本文學名著。所以,當日本挑起侵略戰爭後,日本軍國主義就藉助周作人“日本女婿”、“日本文化熱愛者”的身份與其展開了文化方面的合作。

這也是後人將周作人視之為“漢奸”的原因之一。1937年北平淪陷後,周作人在1939年開始先後被汪精衛偽政府聘任為國立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以及教育總署督辦等職務;而這也是周作人淪為“漢奸”的證據之一。

就在周作人被汪偽政府聘任為國立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同年元旦,一名李姓學生登門拜訪,隨即用攜帶的手槍射殺周作人,慶幸的是子彈僅僅射在了周作人衣服的銅釦上,並無大礙。兇手潛逃後一直未能到案。所以這起謀殺案也就成了懸案。

當時,對於周作人的遇刺,各方也是眾說紛紜。日本人認為這是國民黨一手所為,周作人本人則認為是日本人的行徑。坊間還有一種更加大膽的推測,即:刺殺周作人的兇手正是他的侄子周豐三。理由是周豐三不滿伯父的“漢奸”行為,為保其清白而為之。

但根據著名的魯迅研究專家倪墨炎的說法:周豐三刺殺伯父周作人以保全其清白之說純屬無稽之談!而周豐三的飲彈自殺主要還是因為家庭不和所致:正處青春期的周豐三遭遇父母關係決裂,且雙方都聲明不承認與周豐三的血緣關係,這才讓十九歲的周豐三做出了自殺的舉動。

值得一提的是,周作人和周建人兩兄弟所娶之妻正是親姐妹羽太信子和羽太芳子,也就是說,周作人之妻羽太信子既是周豐三的伯母,也是他的姨媽。而周豐三自殺所用槍支也是周作人警衛的配槍。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這是一個富有道義和內心悲苦的年輕人。他是魯迅二弟周建人的第三個兒子,是周建人與第一任日本妻子羽田芳子所生。他出生在魯迅購置的北京房屋裡,出生沒有多久,父親周建人就跑到上海與自己的學生王蘊如結婚,拋棄了北京的妻兒。因為周豐三的母親是周作人的妻子是親姐妹,後來魯迅和大弟弟周作人因為立場問題決裂,所以後來周豐三跟著自己的二伯父周作人長大,周作人後來投靠日本人成為了漢奸,週三豐在學校裡接觸的是進步思想,抗日救國是他的理想和抱負,他多次勸說伯父未果。在自己的家庭裡,他孤立無援,無法和大伯父聯繫,沒有辦法和父親溝通,每天面對著漢奸二伯父,還有自己的日本母親和姨母,內心的矛盾心情可想而知。隨著周作人漢奸行為的升級,周豐三的內心崩潰了,心灰意冷的他在伯父面前飲彈自盡。


科壇春秋精選


前面的幾個回答都已經挺詳細的了,我也實在沒有多少可以補充。但說周家幾位的人品都不怎麼樣,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周作人雖然作了漢奸,但在其他方面他還是值得別人尊重的。如他幫他的弟弟養活給他拋棄的妻兒,幫助李大釗的遺孤,這樣的事情還是值得別人佩服的。魯迅反而是支持周建人拋棄自己的日本妻子,當初也是他出面讓川島去跟周作人說的。周作人在當時作為名作家,名教授,工資是很高的,但他要養活一大家人,而他的妻子不知節省,所以無法存下錢來。他的老婆晚年精神不太正常,認為他的哥哥弟弟都在外面有小三,所以周作人肯定也有。但實在說來,周作人對於自己的妻子還是忠誠的。他們一輩子相濡以沫,當他的妻子離世時講胡話,說的是他們的紹興話而不是從小說的日語,讓他覺得很感動。周豐三的死跟周作人做漢奸有關係,也跟他的父親周建人拋棄他們一家人有關係。但我想他的死對於周建人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對於周作人來說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因為他對此還是比較自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