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军:坚守急诊,让生命通道时刻畅通

众所周知,急诊科是医院的第一道屏障,很多危重病人都是先在急诊科治疗,再转入其他科室。因此,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做好第一步的救治是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最重要的技能。

钱军:坚守急诊,让生命通道时刻畅通

前不久,急诊科接收了一位上腹部持续疼痛的病人,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威海市立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钱军判断病人为主动脉血管破裂,告知医生一定要先为患者进行CT检测。果不其然,CT结果显示患者主动脉破裂引发出血,得到了及时救助。

市立医院急诊科的技术和服务好,门诊室的病人总是络绎不绝。特别遇到就医高峰月份,钱军的身上就像是上了发条,不停地转动,有时一个上午水都喝不上,5+2、白加黑,这样的生活对于钱军来说已成常事,并且随时可能碰到突发事件。但不管工作多累多苦,能顺利挽救一个个生命,就是最大的安慰。

一副热心肠,患者成了多年老友

前不久,急诊抢救室里来了一位76岁的老太太,食用药物过量要洗胃,她的丈夫,80岁殷大爷看到老伴在病床上的样子,紧张得双手颤抖,站在抢救室外不知所措。看着殷大爷无助的身影,钱军一边让护士为病人洗胃,一边走上前去跟殷大爷讲明病情。得知两位老人独居威海,子女都在外地时,钱军不断宽慰他。

其实,每次看到没有子女陪伴的老人来看病,钱军都是这样关心照顾。这样的举动,感动了许多患者及家属。

钱军:坚守急诊,让生命通道时刻畅通

“这些年,我有一半的朋友都是这样认识的。”钱军说,从病患到朋友,有些人和他已经交往了近十年,有不少“回头患者”,还有些人的病情不在急诊科救治,但他们就是认准钱军。

如此热心肠跟他的性格和从军经历分不开。1987年入伍,1990年考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钱军毕业后在多个团级单位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并多次参加重大军事演习保障受到嘉奖。2000年转业至威海市立医院,2004年调入急诊科工作,2009年任急诊科副主任至今。

钱军:坚守急诊,让生命通道时刻畅通

作为一名转业军人,钱军从未忘过军人的责任。2008年汶川人民遭受巨大自然灾害,地震发生不到一周,钱军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前后两次奔赴北川地震前线实施医疗救助。在那里,亲身经历太多生离死别,堂堂男儿几度落泪。“我当时就想把身上所有的钱、所有的东西都留在那里,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实在太渺小了。”钱军先后荣获“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全省对口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医疗卫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并记三等功。

急诊14年,练就一颗同理心

14年的急诊科生涯,对于钱军来说就是一个永不休止、战事激烈的“战场”,每天都发生着很多事,每一件都让他难以忘怀。

有一天晚上急救车呼啸来回,2个小时内送来了5位病号,2名心梗患者、2名心衰患者,还有1位患者脑梗,情况都非常危重,抢救室里一下子就满了。钱军在五位患者中间忙得团团转,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他飞快地在患者中间穿梭,给他们最及时的救助。

钱军:坚守急诊,让生命通道时刻畅通

刚稍微缓口气,又接到了急救电话,说是家住神道口的患者情况很不好,二话不说他又上了急救车,然而,到了这位患者家中,他已经去世了。来不及安慰也顾不上说什么,钱军催促司机赶紧往回走,因为院里这五位患者还没完全脱离危险,跟“死神”抢时间一点不假,现在想想都紧张。

钱军:坚守急诊,让生命通道时刻畅通

急诊科一直有个传言:“一到大年三十,肯定特别忙。”起初钱军不信,那年大年三十正赶上他值夜班,结果,晚上9点一过,电话就响起来,心梗的、脑梗的……“按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都不愿意在医院过年,所以,大年三十能来医院的肯定是急重症。”钱军说,那天晚上经验丰富的护士长第一次累哭了,自己第二天也在家睡了一整天。

除日常诊治工作以外,钱军还肩负着全市各类突发事件的救治以及各项社会活动的保障任务。威海市组织的反恐演练,环保突发事件演练及铁人三项卫生保障工作,他都是作为专家组成员与其他专家共同研究、制定应急预案和保障方案,并在各种演练、保障过程中不断完善方案。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曾经两次被评为“优质服务标兵”、两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四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钱军:坚守急诊,让生命通道时刻畅通

作为一名副主任,钱军积极配合科主任工作,除完成管理工作外,还始终坚持在抢救一线,与年轻同志一起值夜班,一起随救护车奔赴威海市的大街小巷出诊。在工作中,钱军不断探索、学习,努力掌握危重病抢救国内外新进展、新技术、新知识,能熟练地进行危重病各项操作技术,并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人工气道建立与维护、机械通气、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和征、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肺复苏及各种顽固性休克等方面经验丰富,每年抢救危重病人达300人次,成功率90%以上。

钱军:坚守急诊,让生命通道时刻畅通

在他的同事眼里,话不多,爱笑的钱军,这样的脾性才能镇得住这样紧张繁忙的场面。钱军说:“要先稳定患者家属情绪,再找明白人说道理,就好办了。医护人员在很忙碌很紧张的状态下,有时解释的语言说得少,但这样会造成病人和家属的不理解。所以现在就算再忙,我也要好好和他沟通、解释,因为他是病人啊。医患双方都要换位思考,这样我们才会有一个正常的医患关系。”

正是这份同理心,让钱军的“忍功”修炼得越来越好,也支持着他在急诊的道路上继续向前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