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軍:堅守急診,讓生命通道時刻暢通

眾所周知,急診科是醫院的第一道屏障,很多危重病人都是先在急診科治療,再轉入其他科室。因此,準確地判斷患者病情,做好第一步的救治是作為一名急診科醫生最重要的技能。

錢軍:堅守急診,讓生命通道時刻暢通

前不久,急診科接收了一位上腹部持續疼痛的病人,憑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威海市立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錢軍判斷病人為主動脈血管破裂,告知醫生一定要先為患者進行CT檢測。果不其然,CT結果顯示患者主動脈破裂引發出血,得到了及時救助。

市立醫院急診科的技術和服務好,門診室的病人總是絡繹不絕。特別遇到就醫高峰月份,錢軍的身上就像是上了發條,不停地轉動,有時一個上午水都喝不上,5+2、白加黑,這樣的生活對於錢軍來說已成常事,並且隨時可能碰到突發事件。但不管工作多累多苦,能順利挽救一個個生命,就是最大的安慰。

一副熱心腸,患者成了多年老友

前不久,急診搶救室裡來了一位76歲的老太太,食用藥物過量要洗胃,她的丈夫,80歲殷大爺看到老伴在病床上的樣子,緊張得雙手顫抖,站在搶救室外不知所措。看著殷大爺無助的身影,錢軍一邊讓護士為病人洗胃,一邊走上前去跟殷大爺講明病情。得知兩位老人獨居威海,子女都在外地時,錢軍不斷寬慰他。

其實,每次看到沒有子女陪伴的老人來看病,錢軍都是這樣關心照顧。這樣的舉動,感動了許多患者及家屬。

錢軍:堅守急診,讓生命通道時刻暢通

“這些年,我有一半的朋友都是這樣認識的。”錢軍說,從病患到朋友,有些人和他已經交往了近十年,有不少“回頭患者”,還有些人的病情不在急診科救治,但他們就是認準錢軍。

如此熱心腸跟他的性格和從軍經歷分不開。1987年入伍,1990年考入上海第二軍醫大學臨床醫學專業,錢軍畢業後在多個團級單位從事醫療衛生工作,並多次參加重大軍事演習保障受到嘉獎。2000年轉業至威海市立醫院,2004年調入急診科工作,2009年任急診科副主任至今。

錢軍:堅守急診,讓生命通道時刻暢通

作為一名轉業軍人,錢軍從未忘過軍人的責任。2008年汶川人民遭受巨大自然災害,地震發生不到一週,錢軍積極響應醫院的號召,前後兩次奔赴北川地震前線實施醫療救助。在那裡,親身經歷太多生離死別,堂堂男兒幾度落淚。“我當時就想把身上所有的錢、所有的東西都留在那裡,盡最大可能幫助他們,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實在太渺小了。”錢軍先後榮獲“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全省對口支援北川災後恢復重建醫療衛生工作先進個人”稱號,並記三等功。

急診14年,練就一顆同理心

14年的急診科生涯,對於錢軍來說就是一個永不休止、戰事激烈的“戰場”,每天都發生著很多事,每一件都讓他難以忘懷。

有一天晚上急救車呼嘯來回,2個小時內送來了5位病號,2名心梗患者、2名心衰患者,還有1位患者腦梗,情況都非常危重,搶救室裡一下子就滿了。錢軍在五位患者中間忙得團團轉,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他飛快地在患者中間穿梭,給他們最及時的救助。

錢軍:堅守急診,讓生命通道時刻暢通

剛稍微緩口氣,又接到了急救電話,說是家住神道口的患者情況很不好,二話不說他又上了急救車,然而,到了這位患者家中,他已經去世了。來不及安慰也顧不上說什麼,錢軍催促司機趕緊往回走,因為院裡這五位患者還沒完全脫離危險,跟“死神”搶時間一點不假,現在想想都緊張。

錢軍:堅守急診,讓生命通道時刻暢通

急診科一直有個傳言:“一到大年三十,肯定特別忙。”起初錢軍不信,那年大年三十正趕上他值夜班,結果,晚上9點一過,電話就響起來,心梗的、腦梗的……“按中國人的傳統思想,都不願意在醫院過年,所以,大年三十能來醫院的肯定是急重症。”錢軍說,那天晚上經驗豐富的護士長第一次累哭了,自己第二天也在家睡了一整天。

除日常診治工作以外,錢軍還肩負著全市各類突發事件的救治以及各項社會活動的保障任務。威海市組織的反恐演練,環保突發事件演練及鐵人三項衛生保障工作,他都是作為專家組成員與其他專家共同研究、制定應急預案和保障方案,並在各種演練、保障過程中不斷完善方案。由於工作成績突出,曾經兩次被評為“優質服務標兵”、兩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四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錢軍:堅守急診,讓生命通道時刻暢通

作為一名副主任,錢軍積極配合科主任工作,除完成管理工作外,還始終堅持在搶救一線,與年輕同志一起值夜班,一起隨救護車奔赴威海市的大街小巷出診。在工作中,錢軍不斷探索、學習,努力掌握危重病搶救國內外新進展、新技術、新知識,能熟練地進行危重病各項操作技術,並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在人工氣道建立與維護、機械通氣、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綜和徵、頑固性心力衰竭、心肺復甦及各種頑固性休克等方面經驗豐富,每年搶救危重病人達300人次,成功率90%以上。

錢軍:堅守急診,讓生命通道時刻暢通

在他的同事眼裡,話不多,愛笑的錢軍,這樣的脾性才能鎮得住這樣緊張繁忙的場面。錢軍說:“要先穩定患者家屬情緒,再找明白人說道理,就好辦了。醫護人員在很忙碌很緊張的狀態下,有時解釋的語言說得少,但這樣會造成病人和家屬的不理解。所以現在就算再忙,我也要好好和他溝通、解釋,因為他是病人啊。醫患雙方都要換位思考,這樣我們才會有一個正常的醫患關係。”

正是這份同理心,讓錢軍的“忍功”修煉得越來越好,也支持著他在急診的道路上繼續向前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