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備考手冊」高頻考點歸納 · 教師基本能力

教師基本能力


1.工具書的信息檢索能力

中文工具書排檢方法:字順排檢,包括部首法、筆畫筆形法、音序法、號碼法、分類法、主題法、時序法、地序法。

外文工具書的排檢方法:西文工具書的排檢是使用拉丁字母順序排列;其他外國文也根據文字特點有一定的排列方法。

2.網絡信息檢索、交流能力

運用各種信息的鏈接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可以使用電子郵件、BBS、騰訊QQ、MSN、Blog、微信、微博實現教育信息的交流與分享。

3.瞭解Excel.SPSS等數據軟件常識知識並能藉助Excel和SPSS進行測量數據的分析和處理。

4.瞭解PowerPoint(PPT)、Flash、Authorware、Photoshop等軟件的常識知識並能進行運用。

5.限制和概括

限制是通過增加內涵,縮小外延,從屬概念得到其種概念的邏輯方法,所以必須在有種屬關係的概念之間進行。

概括是通過減少內涵,擴大外延,從種概念得到其屬概念的邏輯方法。概括也必須在具有種屬關係的概念間進行。

6.直言命題真假關係


「教師資格證·備考手冊」高頻考點歸納 · 教師基本能力


水印遮擋部分內容為:有的S不是P


7.聯言命題與選言命題

聯言命題:一假即假,全真才真。並非“p並且q"=非p或者非q。

相容選言命題:一真即真,全假才假。並非“p或者q”=非p並且非q。推理有效式是:P或者q,非p所以q。

不相容選言命題:有且只有一真才為真。並非“要麼p,要麼q”=“p並且q”或者“非p並且非q”。有效推理式是:要麼p,要麼q,非p所以q;要麼p,要麼q,p所以非q。

8.假言命題

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如果p,那麼q”)推理有效式:如果p,那麼q,p所以q;如果p,那麼q,非q所以非p。

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只有p,才q”)推理有效式: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只有p,才q,q所以P。

9.理解閱讀材料中重要概念或句子的含義

所謂“重要概念”,指的是那些與文段的整體內容或要傳達的主要信息密切相關的概念。對重要概念的理解是掌握整個文段內容的基礎。文中的重要概念包括:與寫作對象或文段主旨密切相關的概念;在文中被臨時賦予特殊含義或深層意義的概念;反映具體語境的概念。

所謂“重要句子”,指的是那些對文意表達起重要作用的關鍵性語句。文中的重要句子包括;能點明主旨或能顯示脈絡層次的關鍵性語句;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總結句、過渡句或對文脈的推進與轉接有關鍵性作用的語句;內涵較為豐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導性的語句;比較含蓄的有深層含義的語句。

10.篩選並整合圖表、文字、視頻等閱讀材料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

篩選信息,就是說要從圖表、文字、視頻等多種閱讀材料中,找出特定的信息或重要細節。所謂整合信息,是指將圖表、文字、視頻等閱讀材料的各種信息整合起來,形成整體的認識,作整體的把握。

11.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結構和思路:結構是就文章的表現形式來說的,是思路的歸宿,表現文章的骨架。文章的結構是指作者對語言材料的組織與安排、佈局與謀篇以及文章內部段與段、句與句之間的層次關係。我們常說的段落層次、開頭結尾統領(總領)、收束(總結)、伏筆(鋪墊)、過渡照應(呼應)等等,都是文章結構的內容。分析文章結構,便於透徹理解文章。

題目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組織的,思路是在寫作過程中按照一定的條理表達思想的路徑和脈絡,是作者思維活動的軌跡。通常有一個從發散到集合,從模糊到清晰,從雜亂到有序的過程。最後落實到文章裡,讀者能看到、感受到的,常常體現為線索或寫作順序。把握作者的思路,便於快速把握文章整體。

文章的結構和作者的思路關係密切:結構是外顯的思路,思路是內化的結構。思路是謀篇,結構是佈局;思路是內隱的,結構是外顯的。因此,要理清思路脈絡,辨明行文結構。一篇結構完整的文章,明確行文的整體思路是很重要的。如果能辨明文章的脈絡,就能對文章內容有較深刻的印象。

12.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材料的內容要點,就是指材料的主要內容,或者說是材料內容的精要之處。

1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指,作者通過一定的材料所表達出來的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思想傾向,表現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創作意圖。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文章思想內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意旨。

14. 寫作能力

寫作規範:審清題目(審清命題、確定文章體裁、明確文章重點)、明確立意(關鍵詞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擬寫標題(點事實、點論題、點論點)、結構佈局、剪裁材料。

「教師資格證·備考手冊」高頻考點歸納 · 教師基本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