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备考手册」高频考点归纳 · 教师基本能力

教师基本能力


1.工具书的信息检索能力

中文工具书排检方法:字顺排检,包括部首法、笔画笔形法、音序法、号码法、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地序法。

外文工具书的排检方法:西文工具书的排检是使用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其他外国文也根据文字特点有一定的排列方法。

2.网络信息检索、交流能力

运用各种信息的链接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可以使用电子邮件、BBS、腾讯QQ、MSN、Blog、微信、微博实现教育信息的交流与分享。

3.了解Excel.SPSS等数据软件常识知识并能借助Excel和SPSS进行测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4.了解PowerPoint(PPT)、Flash、Authorware、Photoshop等软件的常识知识并能进行运用。

5.限制和概括

限制是通过增加内涵,缩小外延,从属概念得到其种概念的逻辑方法,所以必须在有种属关系的概念之间进行。

概括是通过减少内涵,扩大外延,从种概念得到其属概念的逻辑方法。概括也必须在具有种属关系的概念间进行。

6.直言命题真假关系


「教师资格证·备考手册」高频考点归纳 · 教师基本能力


水印遮挡部分内容为:有的S不是P


7.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

联言命题:一假即假,全真才真。并非“p并且q"=非p或者非q。

相容选言命题:一真即真,全假才假。并非“p或者q”=非p并且非q。推理有效式是:P或者q,非p所以q。

不相容选言命题:有且只有一真才为真。并非“要么p,要么q”=“p并且q”或者“非p并且非q”。有效推理式是:要么p,要么q,非p所以q;要么p,要么q,p所以非q。

8.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p,那么q”)推理有效式:如果p,那么q,p所以q;如果p,那么q,非q所以非p。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p,才q”)推理有效式: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只有p,才q,q所以P。

9.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或句子的含义

所谓“重要概念”,指的是那些与文段的整体内容或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的概念。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是掌握整个文段内容的基础。文中的重要概念包括:与写作对象或文段主旨密切相关的概念;在文中被临时赋予特殊含义或深层意义的概念;反映具体语境的概念。

所谓“重要句子”,指的是那些对文意表达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文中的重要句子包括;能点明主旨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性作用的语句;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义的语句。

10.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筛选信息,就是说要从图表、文字、视频等多种阅读材料中,找出特定的信息或重要细节。所谓整合信息,是指将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的各种信息整合起来,形成整体的认识,作整体的把握。

11.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结构和思路:结构是就文章的表现形式来说的,是思路的归宿,表现文章的骨架。文章的结构是指作者对语言材料的组织与安排、布局与谋篇以及文章内部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层次关系。我们常说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统领(总领)、收束(总结)、伏笔(铺垫)、过渡照应(呼应)等等,都是文章结构的内容。分析文章结构,便于透彻理解文章。

题目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的,思路是在写作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和脉络,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轨迹。通常有一个从发散到集合,从模糊到清晰,从杂乱到有序的过程。最后落实到文章里,读者能看到、感受到的,常常体现为线索或写作顺序。把握作者的思路,便于快速把握文章整体。

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关系密切:结构是外显的思路,思路是内化的结构。思路是谋篇,结构是布局;思路是内隐的,结构是外显的。因此,要理清思路脉络,辨明行文结构。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明确行文的整体思路是很重要的。如果能辨明文章的脉络,就能对文章内容有较深刻的印象。

1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材料的内容要点,就是指材料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材料内容的精要之处。

1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一定的材料所表达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思想倾向,表现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意旨。

14. 写作能力

写作规范:审清题目(审清命题、确定文章体裁、明确文章重点)、明确立意(关键词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拟写标题(点事实、点论题、点论点)、结构布局、剪裁材料。

「教师资格证·备考手册」高频考点归纳 · 教师基本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