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看完讓你不再發愁!

六七歲的孩子,對很多事物都充滿了好奇:看了《中國好聲音》就想學唱歌,看到超級丹的比賽直播想學羽毛球,看了郎朗的演奏會又想學鋼琴,爸媽們也因此患上興趣班選擇焦慮症。到底怎麼給孩子選擇最合適的興趣班?以下建議或許能讓您不再困惑!一起來看看以下幾個誤區你有沒有中槍?

如何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看完讓你不再發愁!

誤區1

根據家長的愛好“我想讓孩子學……”

張先生是個體育健將,尤其擅長打羽毛球,他希望把自己的孩子也培養成運動高手,除了每晚讓女兒圍著操場跑兩圈,還給女兒報了乒乓球班和羽毛球班,每個週末都在體育場館裡面度過。但女兒的運動細胞並不發達,這些項目讓她身心疲憊,經常覺得覺不夠睡,發球的動作要領掌握不好還會被爸爸罵。

分析

只有找到孩子擅長的才能讓TA的表現“正強化”

有的家長根據自己的愛好為孩子選擇興趣班,有的家長喜歡“跟風”,看到社會什麼科目比較熱門,或者鄰居的孩子都在學,也給自己的孩子報了名。這些都是家長選擇興趣班常見的誤區。

為孩子選興趣班,要依據孩子的特長,孩子在擅長的領域學習表現更突出,易獲得老師和小朋友的讚賞,孩子對學習項目才更有興趣,這樣孩子的表現得到了“正強化”,形成良好的循環。所以在選擇興趣班之前,父母更重要的是以孩子為優先,花時間分析孩子的天賦和特長,而不是從自己出發。

如何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看完讓你不再發愁!

誤區2

孩子不擅長啥 偏選這個來培養

樂樂今年剛讀小學一年級,老師反映他專注力不足:上課時經常會有一些小動作,摸摸書包玩玩文具盒,有時還忍不住跟別的小朋友講話。爸爸媽媽為此很苦惱,朋友建議:給他報個興趣班吧,學學鋼琴或者圍棋,培養一下孩子的定力。

分析

培養孩子專注力 選擇氣氛活躍的興趣班

選擇興趣班,首先要看孩子是否具備基礎的能力,如果不具備,往往不適合孩子。鋼琴、圍棋這些興趣班需要的恰好是孩子的專注力,孩子本身好動,根本坐不住,結果只能是白白浪費了時間和金錢,還錯過了孩子的最佳成長期。

所以,這種“什麼差補什麼”、盯著孩子短板去選擇興趣班的做法並不可取,結果不但可能沒有培養孩子的興趣,反而傷害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對於比較活躍、專注力不好的孩子,需要一個氣氛相對活躍的興趣班,讓孩子在玩中學習,通過遊戲規則和思考問題的項目,逐步學會自控和專注,建立紀律意識。這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王道。 

如何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看完讓你不再發愁!

誤區3

爸媽意見不統一

琪琪的媽媽想讓她學鋼琴、畫畫、 “女孩子嘛,就應該多才多藝,我們小時候沒學這些,挺遺憾的,跟同事朋友唱個K都唱不好。”琪琪的爸爸想讓她學擊劍、跆拳道,“現在的社會這麼亂,女孩子有個一技之長,才能保護自己”。

分析

最應該搞清楚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都會有不同的意見:爸爸有爸爸的想法,媽媽有媽媽的想法,但孩子只有一個。“給孩子選擇興趣班,你的具體目標是什麼?孩子需要什麼?”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卻很少家長能夠回答清楚。

如何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看完讓你不再發愁!

中國人一直在講因材施教,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的性格和能力特點。家長首先可以通過語言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記憶效率、思維速度共5個方面來 分析孩子的思維能力發展,另外通過情緒管理能力、行為自控能力、人際相處能力、專注思考能力、條理堅持能力等方面分析孩子的性格特點。然後家長可以逐個思考一下孩子在這方面的特點,和其他同齡孩子比較一下,看看孩子在哪些方面佔優勢,哪些方面還需要加強。

最後選擇可以讓孩子“揚長”的培養項目,促進孩子優勢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升孩子的自信。其實,興趣班不是家長在上,不是要問家長喜歡什麼,而是孩子在上,最應該搞清楚的是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如何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看完讓你不再發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