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製造的小市值次新股,室內機器人寡頭!

智能製造的小市值次新股,室內機器人寡頭!

億嘉和是智能製造的小市值次新股,業績變臉概率不大,繼續高增長,估值相對合理,可適度參與。

一、基本情況

億嘉和:今年上市的次新股,服務機器人領域,智能電網無人巡檢服務,變電站有力競爭者,產品主要分為配電站室內機器人和變電站室外機器人。

配電站室內機器人市場份額高,下游需求快速增長,客戶由國網江蘇向其他省份以及南方電網擴張,業績強勁增長(中報6100萬,+54%,10轉4)。

智能製造的小市值次新股,室內機器人寡頭!

二、業務情況

我們把他列為智能製造範圍內的關注標的,既然是智能製造,多少得帶點技術含量和門檻吧,雖然有些人損他就是採購一下零部件、自己組裝下就ok,事實並沒有這麼簡單,資質技術方面還是很多限制的,你不想想為何能有60%的毛利率?

來看看技術研發投入方面,2017年末公司員工264人,其中研發人員82人,佔比逐年提高(31%),研發人員2017年平均薪酬21.16萬/年,所有員工2017年人均薪酬21萬,也遠高於江蘇省同行業在崗職工平均收入(2016年公司17萬,江蘇同行業13萬),說明公司比較注重研發實力的培養。

智能製造的小市值次新股,室內機器人寡頭!

市場規模,與電網智能化投資有關,與新產品開拓市場有關。

下表是國網公司智能化投資的進程安排,第三階段2016-2020年14000億,較2011-2015年小幅下降。看到這個數據後我很好奇公司增長來自於哪裡,看了下公司產品。

智能製造的小市值次新股,室內機器人寡頭!

公司產品,主要是為電力系統提供巡檢機器人和智能化服務,分為室內機器人和室外機器人,

室內機器人的寡頭,室外機器人的後進者。

配電站第一代機器人為十幾年前開始研發的兩輪驅動輪式巡檢機器人,導航精度低、檢測精度低,基本沒什麼市場。

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使用的新一代機器人具有如下優點:

1、實施一日多次巡檢,讀取、檢查上千個設備檢查點的數據、圖像、溫度、聲音等信息;

2、高適應性,可以在高寒地區、邊遠地區的無人值守變電站常年工作;

3、可在危險惡劣的環境下代替人工工作。這種高危工作,想辦法用機器替代人工也是大勢所趨。

智能製造的小市值次新股,室內機器人寡頭!

智能製造的小市值次新股,室內機器人寡頭!

市場規模有多大?公司室內機器人2017年主要銷售在江蘇省,全年銷售448臺有346臺是江蘇省的,市佔率90.66%,全國市佔率也有78%,一家獨大

截止2017年12月31日,江蘇省保有量大概1000臺,公司90%,江蘇的目標是2020年全省達到5000臺,按照公司一家獨大的市佔率,哪怕市佔率下降到70%-80%,也是4000臺的規模。

也就是說2018-2020三年累計有3000-4000臺的潛力,天花板還沒到。再加上省外市場,按照每年改造10%的估算,全國市場規模50-100億/年。

變電站室外機器人,市場規模二三十億/年,前幾年國家電網是組織集中招標,公司能獲得一定訂單,2017年國網沒有集中招標,由各省級電力公司根據需求情況分別採購,中標數較少(下圖),招標這塊也是一個不確定點,看看競爭對手。

智能製造的小市值次新股,室內機器人寡頭!

室外機器人主要競爭對手:

山東魯能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為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全資子公司,2016年中標74臺(共計272臺),市場佔有率約27%左右。

深圳市朗馳欣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2016年中標68臺(共計272臺),市場佔有率約25%左右。

浙江國自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2016年中標45臺(共計272臺),市場佔有率約17%左右。

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中標13臺(共計272臺),市場佔有率約5%左右。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中標18臺(共計272臺),市場佔有率約7%左右。

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以看出山東魯能智能是血統純正的老大哥,目前格局是山東魯能、杭州申昊、浙江國自、深圳朗馳四家主導,魯能拿單自然更佔優勢,億嘉和的產品通過國網武漢所產品檢測,只要技術上繼續努力,未來挑戰現有格局,喝點湯問題不大。

智能製造的小市值次新股,室內機器人寡頭!

成本方面,直接材料65%,外協加工4.5%,直接人工7.6%,製造費用26.8%。

智能製造的小市值次新股,室內機器人寡頭!

訂單方面,2017年末持有待履行訂單:室內機器人1.5億,室外機器人1292萬,總計3.4億,2018年三月末為3.78億,同比增長166.8%,環比去年末增長也在10%以上,但是體量規模依然較小。

公司以產定銷,目前室內機器人產能600臺/年,室外機器人100臺/年,募集資金計劃形成400臺套室外機器人、2000臺套室內機器人的組裝測試能力。

三、觀點

可以看出,公司的關鍵點如下:

1、立足江蘇省的室內機器人穩住陣腳,享受江蘇省2020年存量達到5000臺的紅利,同時向外擴張。

2、室外機器人逐漸實現對四大家的挑戰,分得一杯羹;

3、規模發力,訂單持續增長,業績有望繼續高速增長。

關於市場擔心的高毛利持續性問題不太擔心,國網價格不敏感。

關於市場擔心的小眾市場、天花板問題,兩者加起來每年有一百多億

的市場規模,不算太小,這方面和銳科激光有幾分類似,都是高速增長,但是市場規模不大影響是市場想象空間。

最近基建提速,電網建設是基建投資的重心之一,而巡檢機器人也是智能電網建設的重要構成部分,宏觀層面支持公司邏輯。

今年能夠做到接近2個億利潤,明年2.5-3億是可以預期,不到60億的次新股,參與性還是不錯的,彈性大,對待次新股估值不能太苛刻,只要業績不變臉就行(億嘉和可能性不大)。

四、風險

單一客戶依存。

(更多驚喜,盡在“澄泓財經”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