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才是造福如皋人民的大工程!赞!

垃圾清运 20世纪80年代前,城区垃圾由清扫人运至垃圾堆放点,集中运至城郊临时垃圾堆放处处理。1985年,共清运垃圾1.8万吨。

1996年,新建2座垃圾中转站以后,环卫工清扫和从单位、居民楼道收集的垃圾运至垃圾中转站后,再以大型垃圾车运至城外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1999年,皋南、滨溪垃圾中转站中转机械投入运行后,垃圾清运效率显著提高,城区垃圾基本实现“日产日清”。是年,完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定点、设计、勘测和一期工程,此后,垃圾均清运至无害化处理场处理。

进人21世纪,城区垃圾清运逐步实现密封装运,垃圾、脏水沿途散落、滴洒的问题得到解决,并随着居住小区逐步推广可移动式垃圾筒,居民生活垃圾清运逐步实现自装自卸,垃圾清运效率进一步提高。至2005年,城区日清运、处理垃圾量增加至120吨。

2008 年,西皋垃圾中转站实施压榨式改造完成,仙鹤、滨溪压榨式垃圾中转站建成,城区垃圾清运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至2010年,城区垃圾清运基本实现机械化。全面实现垃圾日产日清。

公厕保洁 20世纪 80年代以前,城区厕所水冲式极少,公厕要靠环卫工人从河道、水井挑水冲洗,一般不能每天冲洗一次,有的甚至多天才得到冲洗,冲洗时一般只冲洗便池,大多臭味扑鼻。

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区自来水普及,部分公厕接入水龙头,冲洗频次有所提高。

1983年,如城环卫所日保洁公厕336座。1990年,日保洁公厕增加至424座。1992年,城区开始旱厕改水冲式, 当年改建水冲式公厕8座。

此后,除新建公厕均为水冲式外,每年均改造部分旱厕为水冲式,公厕冲洗由主要冲洗便池向全面冲洗保洁转变,公共厕所臭味扑鼻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至2010年,城区公厕全部改建为水冲式,加上环卫工人勤冲洗、勤保洁,公厕异味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发布:阿南文化传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