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灶炉劫”,这次又是谁在背后放黑枪?

环保部门又一次遭遇“灶炉劫”!

又见“灶炉劫”,这次又是谁在背后放黑枪?
又见“灶炉劫”,这次又是谁在背后放黑枪?

安徽宿州一名知名节目主持人日前在微博爆出一张土灶炉被贴封条的照片,并声称宿州农村开始禁止烧柴做饭,很多村在执行时不打招呼,直接用挖土机挖坑填埋各家门口的木柴。谁家烟囱再冒烟就封谁家的锅。消息一出,网上便炸开了锅。宿州环保部门一时成为众矢之的。

真相随后爆出,被贴封条的是位于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某农场食堂灶炉,其使用木柴为燃料,未采取任何污染防治措施,油烟直接排放。当地环保部门多次要求其整改,但其一直未整改到位,鉴于其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环境执法人员依法对未整改的3台土灶炉进行了查封。

对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食堂灶炉的查封经过移花接木就变成了查封农村灶台,对未整改的3台灶炉进行查封被夸大成了“谁家烟囱再冒烟就封谁家的锅”,维护公众环境权益而进行环境执法的正义,被篡改成了专断独行不顾百姓死活的暴行。如此“包装”,给谣言制造者带来“爆款”和“流量”,也塑造了其“为民请命”、“正义担当”的人设;但这些给公众带来了什么?给环保工作带来了什么?给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大计带来了什么?细思极恐。

真相虽已大白,但谣言产生的危害仍应让我们心怀警惕。一方面,扭曲了环保工作的本意。环境与民生并无冲突,相反,给公众提供天蓝地绿水净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最大的民生。一些没有道德底线的谣言制造者不顾社会影响扭曲事实,为了博眼球、抢流量,刻意将环保与民生对立起来,极易误导公众。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环保部门已经付出了太多的心血,“5+2”、“白+黑”成为多地环保部门的工作常态。如果环保部门还因谣言、抹黑被误解,一次次无辜“背锅”,岂不是让其流汗又流泪?另一方面,忽视了公众的环保责任。改善环境质量,治理环境污染,不仅需要政府履行监管职责,更需要公众转变观念,提升环境意识,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观念和习惯改变之初确实会引起不适,但“抱残守缺”,何谈社会进步?“固步自封”,何来生态文明?此时,一味迎合一些人横挑鼻子竖挑眼、不问青红皂白乱吐槽的心理,制造谣言,渲染抵触情绪,不利于公众转变观念、移风易俗,积极参与环保事业。

环保谣言猛于虎!必须坚决对环保谣言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