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與其百般算計「面子」,不如努力成長自己

馮侖:與其百般算計“面子”,不如努力成長自己

我們經常會聽到“就當給我個面子”,面子究竟是什麼呢?

在中國的“人情社會”中,我們和人交往,做事情,一定要懂得“面子”這件事。不懂,就容易被認為是低情商。

面子會隨著對方重要性的變化而發生很大的變化。如果人一直落魄,到哪裡都沒面子;如果很牛,找誰,別人都給面子,別人也會找來,希望給個面子。

怎樣才能有面子呢?最重要的是永遠都不要去算你的面子給誰不給誰,也不要去算計面子當中的利害得失,做好自己、擁有更大的成長性時,你的面子自然就有了。


作 者:馮侖

圖 片:視覺中國

來 源:馮侖風馬牛

馮侖:與其百般算計“面子”,不如努力成長自己

“面子”這個詞很多人說,經常說“你給他面子”、“他給你面子”。我們差不多也每天都會接觸到。

我曾經看過一些 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的傳教士寫中國的書,發現這些書很有意思,第一章都不約而同地談“面子”,可見當時的外國人來中國,最搞不懂的就是“面子問題“。

後來我偶爾看到臺灣社會學家黃光國教授的書:《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這本書裡,他就專門研究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的特點,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和人之間怎麼樣驅使和被驅使。

馮侖:與其百般算計“面子”,不如努力成長自己

什麼叫驅使?我讓你辦一個事,或者求你,你得答應、必須辦;或者是你交代給我一個事,我不能拒絕,這就叫驅使。

這個驅使、被驅使的遊戲規則,也是一種“權力遊戲”。這個“權力遊戲”不是政府的權力和公權力,而是我們老百姓之間,私下的潛規則當中的一些權力,主要就是讓人辦一個事兒,怎麼樣能夠不僅辦,還辦得漂亮。

比如找我的,最多的就是買房子打折。我就得權衡,打多少折。甚至有人問我,“我給你打這個電話,值多少錢?”這很有意思,就是把面子和錢數掛鉤。打折多少錢,等於說這個面子就值了多少錢。但是事後的結果是什麼呢?我們從客戶關係的維護上發現:給面子越大,鬧事就越厲害。

大家覺得奇怪,我也琢磨為什麼這樣。他因為有面子,佔了便宜,就有癮。他不懂面子是要“儲蓄”,是會用完的,也不知道自己面子有多大,小區裡一有事,就打電話,永遠使那個面子。當我知道第一次給了他面子之後,他鬧事變得更厲害,他的面子在我這就沒用了。

馮侖:與其百般算計“面子”,不如努力成長自己

我們中國人的交往很有意思。我們和人交往,人生的展開,做事情,尤其是在中國文化下做事情,一定要懂得“面子”這件事。不懂,就容易被認為是低情商。

那什麼叫面子呢?

大家知道,陝西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陝西人特別重視面子。其實越是傳統的社會、鄉土的社會、封閉的社會、古老的社會,面子越重要。

陝西人對面子的解釋,我覺得特別實在、也特別準確。陝西人解釋面子,就是“你把人給尊重一下”。也就是說在一個行為當中,你抬高別人,別人尊重你。

怎麼抬高別人呢?最直接的,吹捧,讚美他的能力、財富、美貌,然後讚美他的孩子,這都是抬高別人的。還有一些人,降低自己。對方實在沒法吹捧了,就通過降低自己間接達到吹捧對方的目的,讓別人感覺到舒服。

我也問外國朋友,“面子”這個詞他們怎麼翻譯。他們對面子的翻譯,如果再直譯回漢語,就是:你的行為使我倍感尊榮,這就是面子。所以說,面子的核心就是在一對一和一對多的時候,要主動抬高別人,最好抬高的時候還有第三人在場。

簡單地說,面子,在我們中國人的語境下,實際上就是人與人在交往之間,儘量給別人尊重。

同時,尊重別人的時候,手段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行賄也是給人面子,但是涉及違法亂紀了。在交往中,要使人得到更多的尊重,我們就要說一些套話,還有一些套路,最後達到目的,這是中國人之間的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馮侖:與其百般算計“面子”,不如努力成長自己

那麼“面子”是怎麼形成的?按照黃光國教授的說法,面子是建立在人和人的關係基礎上。要想把面子搞清楚,就一定要搞清楚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包括三種關係。

第一種叫工具性關係。所謂工具性關係就是生人之間的關係,我找你打掃衛生,我給你一塊錢,這是工具性關係。我不用吹捧你,你也不用讚美我。

第二種叫混合關係。半生不熟、時生時熟、時熱時冷的關係,可能是同學、同事、鄰居、前妻、前夫、前女友、前男友,這都是半生不熟的關係,就是混合關係。

關係密切的時候就是最好的時候,比如說談戀愛的時候,那面子能給到極致,要啥都給。突然有一天翻臉、關係變差,就回到了工具性關係。

第三個關係叫情感關係。家族、父母、子女。和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的關係改變不了,這種情感關係會伴隨人一生,而且說的事多數不能拒絕。這種關係裡,人際關係是最緊密、持久,也是安全性很高的關係,但也談不上太多的面子不面子。

這三層關係中,在我們的“人情困境”中,最難處理“面子”問題的,是第二種關係,混合型關係。關係不同,處理時給面子的分量就不一樣。

第三種關係裡,給不給面子,你媽都還是你媽;第一種關係中,給不給面子也都那樣,比如說美國人談生意,往往都有律師,都是生人規則。法律是什麼?法律是生人法則。道德是熟人法則,面子是更熟人法則。

在第二種關係中,什麼情況下,人們容易給別人面子?答應一件事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拿捏付出和回報。在面子背後,有功利的計算。什麼時候給人面子呢?往往是覺得有潛在的更大的回報的時候。同時,成本要特別低。如果成本很高,或者說看不到回報,回報基本沒有,這時候人本能地趨向於不給面子。

另外,人們會去看“求我”的是誰?假如說現在有一個很牛的人找來,哪怕沒有回報,也可能給面子,因為可以到外面炫耀,“這麼牛的人都來找我了”,這也是一種回報。

所以,一個是利害的算計,一個是看對象。為什麼我們常說“人情冷暖”?當一個人走背字的時候,面子幾乎為零。

我離開單位做生意之前在體制內,單位有一司機,經常拉我。剛開做生意時,我很落魄,有一次又坐他的車,他把我拉到政府門口。我說“我還沒到呢。”他說,“你已經不是領導了,我只能拉你到這。”後來我們公司發股票,他又來找我。他忘了自己不給我面子的事情,來找我希望我給他一個面子。我當時覺得挺窩火,但想一想,算了,還是給他個面子。

這樣說來,面子也隨著對方重要性的變化而發生很大的變化。如果人一直落魄,到哪裡都沒面子;如果很牛,找誰,別人都給面子,別人也會找來,希望給個面子。

所以,在人一生當中,永遠都不要去算你的面子給誰不給誰,也不要去算計面子當中的利害得失,做好自己、擁有更大的成長性時,你的面子自然就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