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的禪讓制是變相的家族世襲,家天下始自黃帝而非夏啓

上古時期的禪讓制是變相的家族世襲,家天下始自黃帝而非夏啟

根據歷史的記載,夏啟之前華夏聯盟的帝王都是禪讓制。夏啟在追逐權力和財富慾望的驅使下,殺死了伯益建立了夏朝。至此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成家天下。

其實如果分析五帝時期的禪讓制,你會發現原來歷史會是另外一個樣子。所謂的禪讓制,其實是變相的家族世襲制,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公天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析一下,上古五帝時期虛假的禪讓制。

上古時期的禪讓制是變相的家族世襲,家天下始自黃帝而非夏啟

黃帝被稱為五帝之首,他在打敗神農氏炎帝后,又擊敗了九黎部落,征服了東夷,成為第一個統一中原的華夏部落首領,於是黃帝成為華夏文明的人文始祖。

黃帝統一華夏後,自然就成為部落聯盟的最高首領。那麼黃帝內心是否想過,自己百年之後帝位是由自己的子孫來繼承,還是由部落聯盟選出來呢?答案是由自己的子孫來繼承。

上古時期的禪讓制是變相的家族世襲,家天下始自黃帝而非夏啟

然而黃帝的部落當初攻打蚩尤的九黎部落時,得到了東夷部落的支援。當初兩個部落有過盟約,統一華夏後,華夏帝王的位置,由兩個部落的首領輪流來坐。黃帝想讓自己的子孫繼承帝位,東夷人肯定會反對。

但是黃帝在位之時就很有心計,他很早就讓自己的長子少昊去給東夷部落當了上門女婿。後來少昊成了東夷部落的首領,並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百鳥之國,東夷也就不再參與華夏帝王的爭奪。

上古時期的禪讓制是變相的家族世襲,家天下始自黃帝而非夏啟

黃帝擺平了東夷之後,由於長子少昊已經有了自己的國家,他就將王位置傳給了自己的孫子顓頊。顓頊死後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帝嚳,帝嚳又將王位傳給了兒子堯。可以說在舜之前華夏帝王的傳承就是世襲制。

堯帝之時,東夷有虞氏部落在舜的領導下迅速崛起,東夷所有的部落共推舜為東夷國的首領。舜在此時想中原部落的堯提出了當初黃帝與東夷部落簽訂盟約的事情,希望堯之後能禪位與他。

上古時期的禪讓制是變相的家族世襲,家天下始自黃帝而非夏啟

此時堯統治下的華夏在洪荒水災的破壞下,已經沒有什麼實力,他迫於舜的壓力決定禪位與他,這就是華夏曆史上有名的唐堯傳位給虞舜的禪讓。

其實舜按照族譜查詢,他是黃帝的第八世孫,舜的父親是瞽叟,瞽叟的父親是橋牛,橋牛的父親是句望,句望的父親是敬康,敬康的父親是窮蟬,窮蟬的父親是虞幕。虞幕的父親是顓頊,顓頊是黃帝的孫子。

上古時期的禪讓制是變相的家族世襲,家天下始自黃帝而非夏啟

再看堯帝,堯的父親是帝嚳,帝嚳的父親是顓頊,顓頊是黃帝的孫子,按照輩分舜應該是堯的四世孫。所以說唐堯禪位虞舜也只是在家族內的禪讓,當然相比較黃帝的做法,堯還是比較開明瞭。

舜時期委託鯀來治理水患,但是鯀治水失敗被舜帝流放羽山死亡。舜又讓鯀的兒子大禹治理水患,大禹用了十三年不但治理好了水患,更讓自己的威望在華夏部落超過了舜。

上古時期的禪讓制是變相的家族世襲,家天下始自黃帝而非夏啟

舜本來想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商均,然而商均只知道歌舞玩樂,而大禹又得到了所有部落的支持,沒辦法舜便確定大禹來繼承王位,並且攝政國事。也有人認為,大禹為報父仇在舜南巡時,安排人刺殺了他。

舜禪位給大禹,其實也是還政給黃帝的子孫。因為大禹的父親鯀是顓頊的玄孫,算起來大禹是黃帝的第六世孫。所以舜的禪讓也只是讓權力在黃帝家族走了一圈而已。

上古時期的禪讓制是變相的家族世襲,家天下始自黃帝而非夏啟

可以說夏啟之前,五帝之時的所謂禪讓制和公天下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權力一直在黃帝的家族傳承。夏啟殺死伯益只是在維護和重啟自己祖先黃帝的家天下政策。

都說禪讓制是被夏啟給廢止了,但是仔細分析所謂的禪讓制完全就是一個美麗的泡沫,可以說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禪讓,一直都是黃帝家族的世襲,夏啟談不上廢止禪讓制。所以說家天下始自黃帝,而非創建夏朝的啟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