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故鄉陝北清澗縣:選一地度日,擇一方終老

白文傑/文

“米脂的姑娘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只因這句口口相傳的順口溜,曾經年少的我,轉乘去米脂追夢,探尋過閉月之貂蟬,以期獵尋現代版的四大美人。千獅橋的無一雷同及拍攝《平凡的世界》的外景地郭家溝的火熱,促成了綏德之行,領略了此地漢子的魁梧硬朗。與瓦窯堡的邂逅,純屬繞道藉此參觀了中共瓦窯堡會議舊址。惟有遠離包茂高速的清澗,雖一直不能至,但心嚮往之。

路遙故鄉陝北清澗縣:選一地度日,擇一方終老

七月底,隨朋友參觀了梁家河,繞道清澗,後沿黃河回到家鄉府谷。雖然耳聞榆林南六縣捉襟見肘,但情不知所起,亦或青色的石板,亦或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王家堡,一往而深。此地最早因兩岸石色青,兩山夾水而命名青澗,這可能就是石板最早的佐證了。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青澗,在黃土黃水之間雖沒有了神府的煤炭,榆靖的鹽氣,卻掩埋下了層層青色石板,這是上天對蒼生公平的豐賜,給這片貧瘠的黃土高坡增添了生活情趣,山溝溝裡煥然有了靈氣。青澗的石板色澤青藍圓潤,質地堅硬平滑,紋理清晰,無放射,純天然,在黃河、無定河、清澗河床下資源較為豐富。那時的青澗,沙就是沙,土就是土,不含雜質,你隨便抓一把可以用來止血,拾一塊土疙瘩擦屁屁而無須擔心發炎之憂。水就是地道的水,山旮旯裡流出來的,沙裡濾出來的,人們根本不去思量是冷水,還是開水。田間溝窪什麼時候渴了,只要有一泓水,不管清與濁,儘管捧一掬水咕咚著喝。走到鄉村雞鳴狗吠的深巷,雨水順著石板縫遊走,遠遠的道情與民歌聲此起彼伏傳來,更有一番韻味。這裡窯洞院牆是石板,燈座灶臺是石板,倉櫃桌凳是石板,臺階小路是石板,廁所牛槽是石板,磨碾雕碑是石板,就連水窖、鍋甕蓋也是石板……。石板組成的世外桃源,青澗人以溫暖古樸的氣息,原生態優雅地生活著,詩意地棲居著。樸實無華的石板,浸潤著他們世代錚錚大氣和坦蕩真誠。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何等悠哉,何等愜意。選一地青澗度日,人與自然的無縫融合,保您一眼傾情,餘生掛念。

路遙故鄉陝北清澗縣:選一地度日,擇一方終老

清澗對一個匆匆過客簡單些用“三山二水繞清城,東臨黃河與無定”來概括。從青澗到清澗,這裡同樣經歷了過度開發,土壤汙染,空氣質量下降,可飲的水資源告竭;由青澗到清澗,一個華麗的轉身,表達了人們對青山綠水的嚮往,實現了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輪迴。清泉石上流,鳥鳴深澗中,在這裡如今已不是神話。清澗城西邊是筆架山(漢元山),縱貫南北,是清澗縣城的一道天然綠色屏障。夜幕降臨,花燈初上,我們開車上山由北向南行駛,清澗縣城U形地帶一覽無餘。沿途青松翠柏,曲徑深幽,行者如織。碑宇閣牌,井然分列其上。霓虹映襯下的縣城,欲發妖嬈生輝。由於時間關係,東邊的東陽山,南邊的鐘樓山來不及惠顧,權且當作下次再會的由頭吧。閉目暇想,泛舟西南的清澗河,東邊的東溝河,吹著牛角號,敲著進軍的戰鼓,依託左澗右隘,做一回“全秦要戶”的霸主何等威風。

路遙故鄉陝北清澗縣:選一地度日,擇一方終老

清澗是一個文化大縣,去石咀驛鎮的王家堡,參觀路遙紀念館,真不虛此行。在兩常委和館長的安排下,兩位年輕的女講解員一直沒有下班,晚上七點才開始從建築風格、館內佈局、作者生平、作品創作、文物故事、社會效應等,給我一個遠道慕名而來的教師做了詳盡介紹。我為他們對路遙文學的尊重,對宣傳弘揚作品包含的清澗文化而如此敬業感動。這也正反映了“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的路遙精神,深深紮根這片生他養他的故土,激勵著平凡世界裡的人們,特別是一代代清澗人逆流而上,自強不息,奮發進取。屈辱的陰影,仕途的失敗,苦澀的婚戀,環境的掣肘,這種物質上窮困和精神上孤獨的生活,使路遙深深愛著陝北這片土地,愛著這片土地上生活著的平凡的人們,始終無法自拔,難以融入都市西安關中的環境,只能通過文學創作來排遣和釋放。

路遙故鄉陝北清澗縣:選一地度日,擇一方終老

在路遙逝世近二十年,紀念館開館前幾月,路遙生母也離開了人間。聽講解員介紹,路母經常坐在對面自家院子下面的臺階上望著紀念館,她不想再踏進館門半步,她不相信兒子還有假的(蠟像),見面撕心裂肺的呼喊乳名,衛兒卻再也沒有叫上一聲媽。這個不識字的中國式農村婦女,或許終未明白,引以自豪的兒子出人頭地進省城了,剛剛撫平了過繼的創傷,為什麼貧困和病痛還在困擾著這個家庭。兒子寫的山溝溝、圪梁梁的農村光景拍成電影,也上了電視,那麼多人每天跟著劇情哭呀笑呀,但兒子個人的感情生活過得又如此恓惶,她從來不敢想,也不想去過問。既然世界是平凡的,平凡的世界,好端端的日子不過,為什麼寫個書要把命搭進去?媽媽哭了,又唸叨起“金圪嶗,銀圪嶗,不如俺窮圪嶗”。他不相信兒子走了,哭啊盼啊,哭到黃河的水乾了,那個衛國不衛家的孩子,還是再沒有回家,老人的心碎了。早知道尕妹妹的心變了,進他媽的西安城幹什麼;早知道寫書救不了命,寫他媽的平凡的世界幹什麼。在故居公路邊石牆護坡鑲嵌巨幅青黑色路遙畫像的一側,“我在路遙故居有棵樹”的紅色標語特別醒目,奇怪的是一顆新生的紅棗樹從新砌的石縫裡橫空長出,增添了幾分靈氣 。這不正是路遙及路遙靈魂的迴歸和再現嗎?

路遙故鄉陝北清澗縣:選一地度日,擇一方終老

數不完的美景佳畫,道不盡的繾綣舒意,清澗還是著名的紅色革命老區,沿黃路上打造的重要旅遊大縣。1936年2月,紅軍駐紮在如今被稱為“省委書記村”的袁家溝。袁家溝其實村民都姓白,村裡至今出過四位省委書記。加之高家坬塬是毛-主-席《沁園春.雪》創作靈感之地,所以各種風水、民間傳說、廟宇顯靈、公雞下蛋之說,應有盡有。我去的時候塬上已經建好藏雪塔、廟、賓館,公園輔助設施及道路硬化即將完工。觀景臺居高臨下,遠眺黃河,剛還一覽北國黃土高坡無餘的天氣,忽然之間天低雲暗,舞女般起伏的千年莽原,萬條溝壑,被披上了流動的青黛紗衣,天地溶合在一起。而極目遠處似又晴朗如初,在遠近交相輝映下,塞外風光無限盡美!此時此刻你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偉人風采,飽嘗汲取大自然的營養。幾欲飄飄,來首《沁園春.雨》欲指點江山,才知風流人物風吹去,語到口邊知詞枯。風夾雜著雨腥,對一個無意關注地方特色政治的教師,一人得道,何管仙及何犬。現在換個角度玩味理解“祖無三輩富,清官不到頭”,是不是“都雲古人痴,誰解其中味”更意味深長呢?山雨欲來風滿樓,於是沒去袁家溝,急匆匆與小李主席趕另一景點。

路遙故鄉陝北清澗縣:選一地度日,擇一方終老

清澗的黃河第一灣—太極灣位於趙家畔村東南角。懸崖峻石邊上的寡婦坪,殘敗的古廟,石板暴露,岌岌可危,盡顯古人就地取材,巧奪天工之能事。如今的寡婦門前已沒有任何是非,只隱藏著一個關於望夫建廟的動人傳說。站在寡婦坪古廟宇群俯視,太極灣像一幅古老的太極圖,陰極是彎曲的黃河,靠著陝西的清澗;陽極是山西省石樓縣的黃土山坡,一陰一陽,緊密結合,訴說著古老的秦晉之好。站在崖畔高處,天高雲淡,地闊風輕,鳥瞰黃河,水流悠緩,山巒綠意盎然。那氣勢恢宏又婉約清秀的母親河灣裡,呈現出一派原生態寧靜祥和的景象,讓人流連忘返。

路遙故鄉陝北清澗縣:選一地度日,擇一方終老

距此不遠,是粗曠豪放的無定河。無定河源於榆林西北部,一路攜泥帶土,象一匹駿馬脫圈,經過千萬年堅韌執著的沖刷,在與黃河愛人擁抱之前,來了個回眸纏綿。魚兒峁是大自然智慧的傑作,就是這幅太極圖中的陽極了。純天然雕刻的像一條動感十足的大鯉魚,橫臥在無定河中。不知是黃河的健談讓它失了色,還是無定河的清高好色,顯出眷戀腳下清澗這塊土地的威力,突然間幾近迴轉360度變得扭捏做作害羞起來。站在細腰關山峁上遠遠俯瞰,魚兒峁如魚得水,它頭枕無定,尾蕩遠山,脊背上身披棗林。步移神異,或貪玩弄水,或偎岸靜思,或呼朋喚友,或寬衣起舞……形成棗鄉又一道奇特而亮麗的風景!

路遙故鄉陝北清澗縣:選一地度日,擇一方終老

從“棗上好”開始,已經成為清澗人民的生活習慣,清澗的美食、粉條及各種小吃都富含濃郁的地方特色。這裡是中國棗的故鄉,巨鷹集團的狗頭棗已進入千家萬戶。沿黃一帶遍野的紅棗林張揚著陝北漢子的陽剛,大紅棗透露著山鄉姑娘的嫵媚。金秋十月的棗鄉,香氣四溢。你不僅可以親近李家崖城址、鬼方都城文明,袁家溝、棗林子溝紅色舊址,研習熠熠生輝的徐家溝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大河文化,還可以走進王宿里民俗文化村,撫千年棗林,用道情彈唱一個個唐王傳奇的故事,聽嗨(民歌)觀濤(黃河浪濤)。

初見鍾情,再見傾心。藍瑩瑩的天,清凌凌的水,青山、秀水、峽谷、洪濤,一個最美的塞上江南——清澗。人在棗中行,歌從耳畔過,青石黛瓦,歲月沉香。約三五個知己,一起去看莽原上升起的不落的太陽,一起嬉戲清濁無定的無定與黃河,一起在飛花令裡穿越古今……。斟幾杯佳釀,擇一方清澗終老,豈不痛快,快,走起,國慶正當時!

路遙故鄉陝北清澗縣:選一地度日,擇一方終老

白文傑,府谷縣王家墩馬連坪人,現任職西安市第九十九中學,中級數學教師,靜讀數學古籍,閒來以文逗樂,謳歌陝北人文。發表《故鄉的桑椹》、《興翠嫂》、《不能忘卻的紀念》、《哀其不幸 怒其必爭》、《我想靜靜》、《弘揚緬侃文化 挖掘沿黃潛力》、《秋遊漢陽陵 攬金色銀杏》、《風吹她那個裙裙》、《唱不夠的信天游 道不盡的陝北情》、《情繫蘭花花 夢牽王家墩》、《三載情融五陵塬 廿年夢聚長安城》、《只如初見 歲月靜好》——難忘的求學路,別樣的邊家村、《幽幽胡橋寺 靜靜鹽奶河》、《執卷之首 與書偕老》、《〈他鄉 故鄉〉與老鄉》、《教學也是門放羊活》、《胡橋溝裡的石窟寺》等見諸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