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司法局出台實施意見加快推進司法行政改革

近日,重慶市司法局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司法行政改革的實施意見》,圍繞司法行政改革4個方面的工作,結合本市實際,統籌部署了95項具體任務,其中58項任務作為今年的重中之重,已經啟動實施。

搭建公共法律服務3級平臺

點開“12348重慶法網”首頁,“律師服務”“公證服務”“司法鑑定”“人民調解”等7項司法行政服務選項一目瞭然,市民可在線選擇辦理。

“家門口,甚至足不出戶,便能享受優質便捷的法律服務,是我們搭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目標。”重慶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推進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平臺建設,是建成完備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一環。除了“12348重慶法網”,我市還推出了“重慶掌上12348”,實現“一網通”,提供集網上服務、管理與監督為一體的線上服務。

除了網絡平臺,我市還開通了“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全市一號撥入、系統集中部署、市級和區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分佈坐席服務,解答法律政策諮詢,實現“一線通”。

實體平臺方面,搭建了3級平臺,覆蓋到村居最基層。即在區縣層面建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在鄉鎮(街道)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在有條件的村(社區)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據悉,截至目前,全市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已基本建成,後續將進一步查漏補缺、完善功能,讓實體平臺在實現“建起來”的基礎上,真正“用起來”,充分發揮法律服務的具體功能,實現“一站通”。

此前,律師作為村居法律顧問,走進基層老百姓身邊,已基本實現了全覆蓋。接下來,全市要鞏固和深化全覆蓋成果,探索以村為單位、提供互聯網模式的法律顧問服務。同時,組織遴選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擔任鄉鎮(街道)法律顧問,力爭今年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據悉,今年啟動以來,已配備法律顧問的村(社區)達到了8723個,法律顧問建立微信群4038個。

監獄戒毒民警參與社區矯正

去年以來,全市開展了兩輪監獄戒毒民警參與矯正工作試點,選派了41名監獄、戒毒場所民警到12個區縣司法局參與社區矯正工作。試行以來,普遍反映促進了社區矯正教育管理工作規範化,強化了社區矯正執法手段,同時擴大了社區矯正的社會影響。

收效初顯後,今後將進一步擴大監獄、戒毒民警派駐社區矯正工作試點,逐步實現全市全覆蓋。同時,將完善社區矯正和監獄相互銜接、統一協調的刑罰執行體制,出臺《重慶市社區矯正機構與監獄刑罰執行一體化實施細則》。

為貫徹落實國家總體安全觀,踐行治本安全觀,我市在打造了部級示範的渝都監獄的基礎上,確定了涪陵監獄和女子監獄作為市級示範監獄,不斷提高監獄工作法治化科學化規範化水平。為健全完善司法行政戒毒制度,我市將推動建立檢察機關駐所監督制度,打造戒治科學、執法公正的規範化戒毒場所。

實現律師行業黨組織全覆蓋

今年以來,全市積極探索律師行業黨建工作規律,理順黨建管理體制,健全黨建工作機制,據悉,截至5月份,全市40個區縣全部設立了律師行業黨組織,提前完成了全覆蓋。其中,設立了區律師行業黨委9個、區縣律師行業黨總支16個、區縣律師行業黨支部15個,為全市律師事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此外,今年根據司法部的要求,全市順利推進合作制公證機構試點工作,截至6月底,我市3家合作制公證機構已正式掛牌運行。

“今後,將把深化司法行政機構改革作為重要工作任務。”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這95項任務,將協調推進,並且抓緊抓實抓好,以確保落地見效。針對重點難點、關鍵環節和時間節點,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切實提升司法行政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