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分享時間觀念,家長可以從這四點出發,幫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韓雪參加活動時在現場與大家分享了她的時間觀念:每天7點半起床,3分鐘洗漱,5分鐘化妝,一天吃兩頓飯,6點半以後不吃東西,睡前一小時閱讀充電。如此好習慣,一不小心就堅持了十餘年。

原因是:“希望用數據思維,為所有的生活做減法,這樣既輕鬆又高效。”

任何一個學生都不敢抱怨自己“時間多的用不完”,而無數為學習成績而苦惱的學生卻常常為時間不夠而痛苦。

學習這件事必須要有時間的保證,而往往越學習不好的學生對時間的利用越不好,時間管理是大部分中國中小學生迫切需要增強的技能。對知識點掌握不到位的學生需要更多的時間給自己“補課”,他們要花比別的同學更多的時間去複習以前的基礎知識,這樣就導致他的學習時間變得越來越緊張,繼而通過壓縮睡覺、吃飯、休閒娛樂的時間來增加學習時間。

韓雪分享時間觀念,家長可以從這四點出發,幫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把一切學習以外的時間都壓縮到極致,這樣不僅學不好,長此以往甚至影響健康、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家長不僅不能要求孩子這樣做,更應該避免孩子走入這樣的惡性循環中。家長可以從以下四點出發,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做好時間管理。

一、讓孩子學會區分“必須做”和“想要做”

時間管理首先就是學會區分必須做的事和自己想做的事。區分哪些是我們需要的、必須的,哪些是我們想要的、渴望的,是做決策的第一步。中小學生們學會安排時間,首先要從理解自己面對的任務屬於什麼性質開始。

比如,放學回家後有六件事要做:完成家庭作業、預習新課程、看電視、和朋友聊天、閱讀課外書、玩遊戲,其中必須做的事情是:完成家庭作業和預習新課程,其他都是想要做的事,其中想要做的事中也可以劃分為想做而且有價值的和想做但並沒有價值的事,例如閱讀課外書可能就比玩遊戲更有價值一些。

家長幫助孩子學會區分需要去做的事情的性質,不是說家長要強制性的要求孩子必須去做什麼,絕對不能做什麼,而是要循序漸進的讓孩子自己形成判斷標準。而且,所謂的“想要去做的事情有沒有價值”也不能完全從家長的角度去考慮,玩遊戲不一定是沒有價值的事,閱讀課外書也不一定真的對孩子有幫助,如果家長和孩子之間有不同觀點,一定要及時溝通,避免家長粗暴的替孩子決定要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韓雪分享時間觀念,家長可以從這四點出發,幫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二、給需要做的事情排出“先後順序”

區分好“必須做”和“想要做”之後,就要決定“哪些先做,哪些後做”。一件事什麼時候去做,要考慮兩個方面:這件事是否重要 ,這件事是否緊急。重要、緊急必須要做的事情先做,不重要、不緊急、想做但沒什麼價值的事情後做甚至不做。這時候需要考慮的因素除了事情的性質之外還有時間上的緊迫性,兩個因素要綜合考慮。

比如,“完成家庭作業”比“和朋友聊天”重要,但如果這個朋友恰巧是感情很深且很久沒有聯繫的人,那就不應該剝奪孩子和朋友溝通的機會,先聊天后寫作文也完全可以。

在有限的時間內尋找最重要的事情來做,要放棄不僅是那些看起來不太有價值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家長不能灌輸孩子“在有限時間內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這種觀點,而是要懂得如何捨棄,確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比如,完成家庭作業、預習新課程和做課外拓展學習,這三件事看起來都是必須要做且很有價值的事,但如果時間有限應該先做什麼?應該先完成作業,消化吸收已經學過的知識,然後再進行預習和拓展。如果不懂放棄、不分先後順序,一定要同時做好這三件事,不僅不能有效利用時間,還會浪費時間,達不到學習效果。

韓雪分享時間觀念,家長可以從這四點出發,幫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三、做好時間規劃

不管一件事有多重要,都需要花費時間,而時間是有限的,這個概念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已牢牢樹立。做一件事情需要耗費多少時間,一定的時間內,可以做哪些事情……這些就是做時間規劃。對於那些剛開始制定計劃的孩子來講,計劃應該定得適度低於而不是高於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

比如孩子預計複習某一部分的內容需要一個小時,那麼家長可以建議他計劃用80分鐘。讓時間寬裕一些,但儘量保證每天給自己規定的任務都能完成。這樣,當孩子面對任務時不會有緊迫感,學習效果會更好。而全部任務完成時,家長也可以給予鼓勵,孩子會更有成就感,增加繼續制定和執行計劃的信心和動力。這樣循序漸進,再慢慢的提高標準,才能真正高效的利用時間。

做好時間規劃,還要學會在合適的時間安排合適的任務。我們不能簡單的把24個小時劃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格子,然後往裡填充內容,然後就管這叫“時間規劃”。我們必須學會讓不同的學習內容和不同的時間相契合。

比如,需要大量的閱讀、理解、背誦的東西,要安排時間比較長、精力比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擾的時間段來做。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較容易受干擾的時間可以用來休息或者發展興趣愛好。

韓雪分享時間觀念,家長可以從這四點出發,幫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四、提高“行動力”和“專注力”

做好時間管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而“行動力”和“專注力”就是提高效率必須要做到的。對需要做的事情進行了區分、拍好了先後順序、做好了時間規劃……但是沒有執行,一切就是空的,時間還是會浪費掉。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做出計劃就立即執行”的能力,千萬不要養成拖延的習慣。

而在任務執行中,集中精力,往往會更快更好的做完這件事。當孩子在做某件事情時,家長要注意減少環境中可能會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因素。比如,當孩子在讀書時,不要隨便跟孩子搭話聊跟書本沒有關係的事情。

時間管理其實很簡單,知道如何在正確的時間安排正確的任務,然後認真執行,這就是非常簡單有效的時間管理。家長想要提高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除了要注意以上四點之外,千萬不要忘記“以身作則”。如果自己就是一個不會利用時間的人,怎麼可能會幫孩子樹立良好的時間觀念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