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爲啥突然「滿嘴髒話」?5個建議,度過重口味的「屎尿屁」期

當孩子們剛開始學習語言的時候,他們會很驚訝於“語言的力量”

比如爸爸媽媽說“不行”、“不可以”的時候,自己會被嚇一跳,周圍的人也會立刻看過來。

於是孩子覺得:“語言”,簡直太厲害了、太有力量了!

而且,三、四歲的孩子,正式學習“如何測試爸媽極限”的時候,如果發現自己說的某些話能得到爸爸媽媽強烈關注和回應,孩子會覺得超級興奮!

於是,一些幼小的孩子,也會試著把自己知道的所有能“引起大人強烈情緒”的詞說出來,希望能吸引大人們的注意。

這些詞無可避免地包括了頑皮、拒絕、攻擊性的語言,甚至是髒話。比如:

我不、臭壞蛋、打死你、臭粑粑、屁股……

如果你的孩子脫口而出一些讓爸爸媽媽震驚、尷尬的話,那我們可以如何應對呢?

孩子為啥突然“滿嘴髒話”?5個建議,度過重口味的“屎尿屁”期

1、不要笑

一開始,聽到小小的孩子,居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也許會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但如果我們大人笑了,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因此得到了關注、獲得了鼓勵,之後這樣的語言就越說越多了。

更要注意的是:不僅自己不要笑,更不要把孩子“說出不好的語言”這樣的事,當成一個笑話講給另一個成年人聽,至少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

孩子為啥突然“滿嘴髒話”?5個建議,度過重口味的“屎尿屁”期

2、不要反應過度

如果聽到孩子說這樣的話,大人就表現得很震驚或很恐懼,不停地“逼問”、“教訓”孩子:

“你跟誰學得“?

“誰教你說的”?

“小孩子家家的,怎麼能說這樣的話”?

反而讓這個場景在孩子的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也成功地體驗到了爸媽的關注、語言的力量——我說了一句話,居然把爸媽嚇成這樣!

於是孩子可能更有動力重複它。

孩子為啥突然“滿嘴髒話”?5個建議,度過重口味的“屎尿屁”期

3、故意忽略

  • 如果孩子並不知道他剛才說的那個詞很不好;
  • 如果對孩子來說,這個詞和任何其它的新詞一樣;
  • 他之所以重複它,只是因為剛學到,覺得新奇而已;

那麼,爸爸媽媽故意忽視這個詞,正常地和孩子用其它詞彙交流,可以讓這個不好的詞彙,漸漸地從孩子的詞彙表中消失。

孩子為啥突然“滿嘴髒話”?5個建議,度過重口味的“屎尿屁”期

4、重複提醒孩子遵守規則

如果有一個詞,已經被爸爸媽媽明確禁止過了,孩子還不斷重複的話,那麼,請平靜而堅定地跟孩子說:“我們家不會說這個詞!”

現實生活中,無論爸爸媽媽是打屁股、大喊大叫,還是用正常的聲音說話,一個小孩在同一天內,有80%的可能犯同樣的錯誤,哪怕只在短短几小時內,也有50%的可能性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樣看來,小孩子重複犯錯很正常。所以從長遠來看:重複規則,而不是大喊大叫,才是更好,更有效果的策略。

孩子為啥突然“滿嘴髒話”?5個建議,度過重口味的“屎尿屁”期

5、樹立一個好榜樣

如果爸爸媽媽在生氣、憤怒的時候,也忍不住說髒話,那麼,孩子也跟著這樣說,就太正常了。

所以,我們大人如何應對生氣、憤怒等強烈的情緒,在自己生氣的時候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大。

我們大人也需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言行,平時就為自己的“口頭反應建模”,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才不至於說出太過分的語言。

這樣做,不僅能幫助孩子學習“社會可接受”的語言,也正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反省自己,提升我們自己的素質和修養。

孩子為啥突然“滿嘴髒話”?5個建議,度過重口味的“屎尿屁”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