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地難,通行難,招人難!主城區快遞網點怎麼活?

這是所有一二線城市快遞網點必須要面臨和解決的實際問題。

家家都有難辦的事,快遞網點所處區域不同,經營網點面臨的挑戰也不盡相同。若給生存艱難的網點排個名,一線城市主城區網點一定是榜上有名。該類網點面臨著沙漠化、空心化的趨勢,場地難找租金貴、車輛難行、人難招,是壓在主城區網點頭上的三座大山。

這三座大山中以場地難找租金貴這座山最為沉重。

車輛難行可以繞行,三輪車禁行可以換用兩輪車;人難招可以多花點錢招人,或者提高人員待遇留住老員工。車輛和人員的成本支出雖然會增加,起碼還在網點可承受範圍內。但場地問題解決起來比較棘手。

場地難找。一方面,受城市規劃影響,一線城市政府逐漸拆除市中心的違章建築、驅趕低端企業、實現企業升級優化,快遞網點的生存空間受到了直接的擠壓。再加之快遞網點裝卸貨、分揀操作等環節產生的雜音較大,人員多車輛多,網點經常成為附近居民投訴的對象。從保護居民的權益出發,政府也不得不向網點施壓。房東也不情願將場地租給快遞網點,怕擔風險,怕管理難。另一方面,網點派件量不斷增加,分揀操作要求更大的場地面積,在店面租賃本身已經飽和的主城區,找到合適面積的分揀操作場地更是難上加難。

場地租金貴。場地租金是主城區網點大塊頭支出項,房租上漲幅度明顯高於網點的利潤增長幅度。雙壹在實地走訪中發現,有些網點的房租今年比去年翻番。如果說去年房租是30萬,今年則是60萬。以2塊錢的派費來算,每年需要多派送15萬票快件才能抵消增長的房租。

一房難求,一房租不起是主城區網點生存的最大困境,個別網點甚至出現一年內倒手三次以上的糟糕情況。

生活在市中心的居民也需要網購,不可能與快遞完全絕緣,問題也總是要解決的。那麼,有哪些潛在的解決方式呢?雙壹認為,建立小分撥、實行第三方代收、提升門店作用三種方式可供行業內人士參考。

場地難,通行難,招人難!主城區快遞網點怎麼活?

建立小分撥

當前主城區網點所租賃的場地從幾十平米到幾百平米不等,場地主要發揮分揀操作的作用。建立小分撥場地的思路是將多個網點集中到一個場地操作(如下圖的市內集散場地),將快件分揀完畢後再由麵包車將快件分別拉到不同業務員的派件地點。由於市內集散場地位於相對偏僻的地方,找場地的難度和繳納租金的壓力較小。網點可用節省的租金補貼到增加的運輸費上,減輕資金壓力。

在操作方面,總部可規定發往市內集散場地的快遞單獨建包。快遞到達該城市轉運中心時不拆包,到達市內集散場地時再做統一的拆包,從而節省操作時間,提高分揀效率,增加業務員派件的時間。

場地難,通行難,招人難!主城區快遞網點怎麼活?
場地難,通行難,招人難!主城區快遞網點怎麼活?

實行第三方代收

當前快遞主要是以人工派件方式為主,但隨著勞動力增速的下降,傳統派件方式無法滿足市場的需要,第三方代收的比例會增加。

第三方代收包括菜鳥驛站這樣專門做代收的末端,也包括自提櫃、水果店等兼營代收點。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業務員不願意將快件放到對手的網點,但可以將快件投遞到第三方代收點。

通過集約化的派送方式,增加用戶自取的比例,降低派件難度,降低代收點運營成本,提高代收點利潤,從而解決主城區派件難的問題。

場地難,通行難,招人難!主城區快遞網點怎麼活?

第三方代收點能夠消化的快件量有一定的限度,例如自提櫃隔口有限,水果店的場地有限等。若想更好的發揮第三方代收的優勢,需要將網點的派送區域劃小,同時增加合作的代收點。通過整合資源,共享資源,眾籌眾包的模式來解決主城區派件難題。

場地難,通行難,招人難!主城區快遞網點怎麼活?

提升門店作用

快遞網點可以在主城區租賃面積適中的門店,弱化分揀操作功能,主要用於處理問題件、存放二次派送的快件、服務上門寄件的散件客戶、做為片區內商務件收取的存放點。發揮門店降低罰款、及時處理問題件提升服務質量、增加收件利潤的作用,能夠“用門店養門店”,將門店從成本項轉為利潤項。

多家快遞企業已經意識到門店的重要性,推行標準化門店建設就是典型的表現。馬雲提到未來的快遞要做時尚的快遞,時尚的快遞店面看起來起碼要乾淨整潔,正如一個人長的好看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去認識、瞭解她。

用模式優化解決問題優於用錢解決問題,通過轉變主城區派件的模式,有助於緩解當前場地難題。當然,主城區網點生存較為艱難已是不爭的事實,各項成本支出壓低了利潤。收件可以集中攬收,人工場地等成本相對較低,但主城區派件的難度越來越大,派件成本越來越高,派件已經成為快遞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未來快遞的收入利潤分配模式將向派件傾斜,派件收入將高於收件,把件派好才能讓用戶留住客戶。因此,主城區網點應該堅定信心,想思路找解決方法,網點穩定即是最大的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