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飞“线”成“盘丝洞” 这些“顽疾”如何治理?

天外飞“线”成“盘丝洞” 这些“顽疾”如何治理?

天外飞“线”成“盘丝洞” 这些“顽疾”如何治理?

纵横交错的电线、电缆线、电话线等犹如一张张硕大的“蜘蛛网”,缚在小区楼道、外墙、天空等,成为社会管理的一处“顽疾”。

天外飞“线”成“盘丝洞” 这些“顽疾”如何治理?

在前期的大调研大走访中,嘉定一些老旧小区的居民也集中吐槽:小区内各种线路乱拉私接,杂乱无章,形似“盘丝洞”,不仅影响环境美观,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通过调查分析,究其原因

  • 前期规划滞后。由于老旧小区大多建造于上世纪80、90年代,当时的规划设计存在历史局限性。

  • 废弃线路存在。各类线路更新升级,遗留大量废弃电箱、宽带表箱和线路,与正常线路混淆一起,加剧了杂乱无章的现象。


天外飞“线”成“盘丝洞” 这些“顽疾”如何治理?
  • 日常管理缺少。缺少统一全面的线路规划和安装标准,容易造成安装单位“各自为政”,引起线路混乱。


如何解决好百姓的身边事,确保小区安全整洁,嘉定各街镇纷纷制定措施、落实整改、加强管理,解决小区“盘丝洞”难题。

嘉定镇街道:“抓住源头”落实责任

近期,嘉定镇街道房管所联合社区自治办、社区发展办(安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长城宽带、国家电网、东方有线等召开“东塔小区楼道线路整治现场推进会”。

  • 社区居委带领各方进楼道现场查看,对线路铺设不规范、废弃线路及表箱未拆除等问题,逐一落实整治责任和权属。经过半个月的整治,共清理了59个楼道的废弃线路,拆除线缆总长6000余米。

天外飞“线”成“盘丝洞” 这些“顽疾”如何治理?

整治后,小区物业公司和业委会将做好日常巡查,如发现乱拉线等违规行为,第一时间进行劝阻,并告知相关单位予以整改。下阶段,嘉定镇街道将以东塔小区为样本,“以点带面”,做好其他老旧小区的整改工作。

天外飞“线”成“盘丝洞” 这些“顽疾”如何治理?

嘉定新城(马陆镇):堵疏结合解决充电难

育兰小区是典型的老小区之一,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居民为解决电瓶车充电需求,各类“飞线”从住户窗口穿出,安全隐患严重。为此,居委、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召开小区联席会议,制定了“堵+疏”结合的工作措施。

  • 由居委、物业、业委会挨家挨户上门发放了《安全告知书》2059份,告知居民私拉电线的安全隐患,先后整改乱拉电线327处;

天外飞“线”成“盘丝洞” 这些“顽疾”如何治理?
  • 在小区内统一安装智能充电箱56个,让居民实际需求也能得到解决,有效解决“飞线”充电现象。


下一步,居委还将通过居民代表会议,将严禁“飞线”、群租等情况纳入居民公约、楼组公约等自治制度中,促进居民的常态、自治管理。

徐行镇: 光纤入户告别“盘丝洞”

曹王路158弄小区为老旧小区,出租户较多,乱拉电线严重。经过排摸统计,主要涉及为电信、移动及长城宽带等,涉及小区居民130余户。曹王居委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敦促整改非法用电、信息安全、消防安全等问题。约谈后,相关公司立即向居委提供资质证明和整改方案,并最终在一个月内整改完毕。

天外飞“线”成“盘丝洞” 这些“顽疾”如何治理?

目前,小区已完成所有光纤入户安装,老小区的“盘丝洞”终于消失于无形,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嘉定工业区: 让历史建筑保持“颜值”

拥有600年历史的娄塘老镇是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1.2平方公里的老镇内,拥有印家住宅、天主堂等47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集合了大量清末民国的地方传统民宅群落。

天外飞“线”成“盘丝洞” 这些“顽疾”如何治理?

不过,随着娄塘老镇日益老化、生活设施越来越陈旧,大量本土居民搬离、将房屋出租后,外来人口的导入带来了私拉电线、乱建乱搭等管理难题,有较大消防隐患。

为提高老镇的消防安全指数,嘉定工业区与第三方市场力量开展合作,开展一次全面“体检”,实施精准下药,对街面增设夜间疏散指示标志,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增设简易喷淋装置,对民宅内私拉电线开展套管改造工程。

天外飞“线”成“盘丝洞” 这些“顽疾”如何治理?

另外,在老镇的9条主要街路干道和4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安装了100组挂壁式消防灭火器。老镇涉及到的娄塘村、娄塘社区均配备了一个微型消防工作站和一辆应急救援电动车,应急救援电动车上配备了水袋、沙包、灭火器、破拆器等,可以发挥“小、快、灵”的优势自由穿梭在老街狭窄的街道,对初期火灾进行快速处置。

(来源:嘉定大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天外飞“线”成“盘丝洞” 这些“顽疾”如何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