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孩子总被狗咬,我们要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为何孩子总被狗咬,我们要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近一段时间,国内连发恶狗伤人事件,且被咬伤的多为儿童,那些场景让人揪心,更让人痛心。今年七月十三日,广东中山大涌镇四岁半男童被狗咬伤面部,严重毁容;七月十四日,芜湖六岁男童被狗咬伤后狂犬病发作去世;九月五日,住湖州南浔区的唐先生家的小儿子,在家门口的路上被狗咬伤,虽打了狂犬疫苗,仍于两周后不幸去世……

全国每年因养狗不当引发的伤人事件在逐年攀升。如何才能养好狗?一要健全法规、落实法规,二来养狗人也必须知法守法,不断提高素养。说到底,管好狗,先要管好人。

养狗的人总觉得自己的狗不会咬人,爱狗的人觉得狗很可爱很忠诚,但是怕狗的人却对狗避而远之。狗是生命,人更是!有爱狗之人,也有怕狗之人,请养狗的人牵好狗绳,遇到怕狗的人时,体谅下别人,安抚好狗狗的情绪。养狗一定要牵好狗绳!别让狗伤害到无辜的人!千万别像一些狗主人一样 “我家的狗从不咬人”于是把狗绳松开了……那是会闯出大祸的。

为何孩子总被狗咬?我们要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孩子体格较小,对狗没有什么威慑力,而且孩子们看人一般喜欢盯着眼睛,看狗同样如此,盯着狗的眼睛看会让狗觉得受到了威胁,孩子和狗又差不多高,这种高度相当的凝视尤其会让狗觉得受到了威胁。而且更悲剧的是,孩子个子矮,狗很容易够着孩子们的脸或者干脆把他们扑倒,于是,很多被狗咬伤的小孩都伤在面部,惨不忍睹。

为何孩子总被狗咬,我们要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被狗咬伤毁容的孩子

研究人员发现,狗在以下情景中更容易对小孩发起攻击:狗感到小孩(尤其是6岁以下)可能要夺走它的食物或玩具时更可能发起攻击;狗感到自己的领地被小孩侵犯时更可能发起攻击;狗在看护自己的食物时更可能对突然到来的熟悉小孩发起攻击;狗容易因保护领地而对陌生小孩发起攻击。狗如果碰上吵闹、尖叫的婴儿或幼儿,也容易因焦躁而发起攻击。

家长一定要教导小孩以下几点,预防被狗咬伤

不要直盯着狗的眼睛;不要随便逗狗;不要接近用链条锁着的狗,也不要去摸皮带松开的狗;如果一只没人看管的狗靠近,不要跑或大声尖叫,应该站直并保持安静。

还要告诉孩子们不要接近正在睡眠、进食或警戒的狗;不要接近正同小狗玩耍的母狗(更不要试图将小狗抱走);不要拉狗的耳朵或尾巴;不要抢走狗的食物、骨头或玩具;更不要靠近野狗和伤病的狗。

家长还要教孩子们学会识别狗的情绪。

为何孩子总被狗咬,我们要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狗的身体语言

狗预备发起攻击行为时,一般都会有很明显的征兆,一旦发现狗有这样的征兆,做出正确的应对对于减轻伤害很有帮助。当狗耳朵当狗耳朵向后紧贴脑袋,腿绷得紧紧的,背上的毛也竖了起来,就得当心点儿了,如果它叫得很凶,而且把牙齿甚至牙龈都露了出来,那是真的打算咬人了。

为何孩子总被狗咬,我们要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准备咬人的狗

如何避免被狗咬?

如果碰到有攻击预兆的狗,千万别慌乱,拔腿就跑或者挥动手臂赶狗很可能被追着咬,因为突然的动作很有可能被看成是挑衅或者威胁,引起狗的攻击。正确的做法是,先保持别动,看地面--千万别盯着狗的眼睛,等几秒钟,然后慢慢地走开。

如果狗已经扑到你身上了,切记用胳膊护住头脸,而且别不要大声尖叫,不然狗受了惊会更兴奋,撕咬得更凶。若是有能力找到身边任何棍棒类的硬物,就要用最大的力气,对着狗的侧脸横着一棍抡下去,击中耳朵和眼睛一带(类似人的太阳穴部位)此部位的冲击会让狗非常疼,从潜意识里产生害怕心理,最容易松口跑开。记住!动作一定要快、准、狠!

狗咬伤后急救方法:

孩子被咬和被抓伤后的第一时间就要用自来水、肥皂水或者矿泉水冲洗,而不是去到医院才洗。同时受伤后不要耽误,不要拖延,要尽快去医院治疗或当地的预防接种部门接种狂犬疫苗或免疫球蛋白。

再次敬告:养狗一定要牵好狗绳!别让狗伤害到无辜的人!

生活中充满了未知,我们需要做的是,增加自己的阅历,了解更多的知识,从容应对!

安全知识干货,尽在祝您平安,敬请关注。点赞富三代,转发美一生。我是大牛,祝您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