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抵押服务走向

开展艺术品抵押贷款服务的艺术品“银行”,起源于欧美,近年来这股风潮进入中国。由于是新兴事物,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加上国内对艺术品的鉴定评估还不完善,目前的艺术品“银行”,可谓在夹缝中发展。

艺术品“银行”登陆中国

艺术品抵押贷款是借款人以拥有的艺术品为抵押物获得贷款,在国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银行业很早就开办了“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一些客户对用艺术品获得贷款的需求十分强烈。发放贷款的对象除了画廊业主,还包括一些著名的收藏家。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艺术品抵押贷款是各大银行的大项目,在艺术市场疯狂时,艺术品抵押贷款能达到保单价值的50%。

近几年,艺术品“银行”风潮吹向亚洲,尤其是中国。亚洲第一家艺术品抵押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于2007年在香港出现。这家集画廊和拍卖业务为一体的机构名为抱趣堂,是香港唯一拥有特区政府发牌经营的以艺术品作为抵押贷款业务的艺术品“银行”。

尤其是2018年深圳正式7月20号,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文化创意特色银行启动,标志着四大行中首家“文化银行”正式在深圳启动,文化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以为这艺术品即将成为继房子,车子之后的第三大质押物。

艺术品抵押服务走向

法律空白 身份尴尬

业内人士介绍,艺术品“银行”在国外有一整套健全的机制,但在国内还是新兴事物,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没有相关规定,可以说处于“合法和非法的中间地带”。

对于艺术品“银行”的身份,蒋斌坦言“很尴尬”,政策和法律的滞后,是最现实的问题,因为没有法律约束,全靠行业自律,风险也随之而来。他先后到文化、工商、银监、民政等部门,希望能登记注册,但均未获批准。

艺术品“银行”和典当行同样采取抵押贷款的形式开展业务,但由于艺术品的鉴定和评估有相当的技术性,典当行主要以房产、汽车业务为主,只有极少数兼营字画、瓷器等艺术品抵押业务。前几年,长沙还有一家典当行、一家银行和一家文化公司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亏本后,现已不涉足这一业务。

艺术品抵押贷款中,鉴定评估是最难攻克的一关,但解决问题的核心并不在方法论上。很多人认为艺术品评估鉴定的难题在于没有权威专家,或者艺术品难有鉴定标准,事实并非如此。专家心里对真伪非常清楚,由于牵涉到利益问题,往往不愿意说实话。

艺术品抵押服务走向

古董艺术品走向

随着微信和其它互联网的普及,藏家的鉴赏水平逐步提高,市场将向两极发展,真货市场越来越火爆,精品和珍品的价格会越来越高,仿品特别是近三十年仿制品市场和商家将逐步丧失核心市场。目前,一些仿古市场开始冷清甚至倒闭可见一斑。

拍卖市场将会继续出现再度轰动全球的“天价”古代艺术品,国际和国内大拍行将继续引领古代艺术品市场,中小拍卖行紧跟其后。市场也会突围出一批全新理念的拍卖群体,一些竞争力差的拍卖公司和拍假及假拍的拍卖行将会被客户唾弃及被市场淘汰。

文化金融或艺术品金融逐渐形成,并将有所新突破。民间古玩艺术品典当行业将兴起,助力整个文化产业和收藏市场;

随着国家鼓励民间收藏政策的落地,古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日趋活跃和文化金融或艺术品金融的刺激带动,2018年底古玩艺术品市场或将走出低迷,开始复苏。

我们相信2018年的古代艺术品市场,将会出现黎明前的曙光。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即将进入文化复兴期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