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民间故事集从之钟鼓楼的故事(二)

泸州民间故事集从之钟鼓楼的故事(二)

引言:

亲爱的朋友,不管你是中国那个地方的人,我想没有不热爱自己家乡的。一个地道的当地人,一定因为在这里生这里长,会自不自然的对家乡的山山水水充满着眷恋,即便侨居他乡多年,家乡的味道和风貌也一定会是自己脑海最久久挥之不去的记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泸州,我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长沱两江的水,哺育着泸州儿女成长,巍巍忠山见证的泸州一代又一代的变迁,我们这里不仅因酒文明,飘香四方,我们也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夏、商时属梁州之域。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蜀,同年设置巴郡、蜀郡,包括江阳(泸州古称)在内的大片土地纳入秦国范围。西汉设江阳侯国;梁武帝大同年间建置泸州;宋代,泸州成为“西南会要”;明代,泸州升为直隶州,直隶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清代移民入川,泸州成为川滇黔接合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那么作为泸州人,你知道泸州多少过往的故事,一些老地名的来历,一些古迹的过往吗?从今天开始,我将收集整理的这些泸州过往的民间故事分享给大家,以飨读者,即让我们泸州本地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更了解我们的历史和过往,也希望外地的朋友能从这里故事产生对泸州的喜爱和向往,欢迎大家来泸州做客,这些故事或典籍记载,或口耳相传,历史和野史的交杂,也反映古代泸州人的智慧,诙谐与果敢,希望大家喜欢,如果觉得好请关注留言转发,不胜感激哦。

第二篇:泸州为什么不打一更

泸州民间故事集从之钟鼓楼的故事(二)

古时候没有现代那么方便,看时间通常是通过天气和太阳的情况,虽然有日晷和圭表和沙漏之类的东西,但是到了夜晚还是不太方便,晚上的报时就几乎全靠打更的。

打更是古代中国民间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由此产生了一种巡夜的职业——更夫,更夫也俗称打更的。打梆子或敲锣巡夜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在古代,甚至民国时期和一些不太发达的乡镇都还有更夫。那时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娱乐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按惯例该做什么。 旧时打梆子或敲锣巡夜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一般呢,打更人会这样说:比如19点-21点,打更人就边打边喊,戌时一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21点-23点,亥时二更,关门关窗,防偷防盗;23点-1点, 子(半夜)时三更,平安无事;1点-3点, 丑时四更,天寒地冻(天阴地凉);3点-5点, 寅时五更,早睡早起,保重身体。诸如此类,现在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只能再影视剧里看到。不过您知道吗,泸州城是不打一更的,想晓得为什么吗?让我来给你慢慢讲:

泸州民间故事集从之钟鼓楼的故事(二)

据说在很多年前,泸州江中来一条独角老龙,每年总要向这里的乡亲们要供品,如果不给这条老龙就兴风作浪,让城中百姓不得安宁。大家为了能好好过日,不仅建了个龙王庙,还年年岁岁带上自己养的猪羊鸡鸭去进贡。可是所谓一粒米养恩人,一石米养仇人。独角老龙好吃好喝惯了,胃口也大了,开始越来越不满足,居然要吃童男童女,否则它就要搅动长沱二江的水,淹没全城。甚至要淹没最高的钟鼓楼。乡亲们得知后,谁也不愿把自己的亲生骨肉送入龙口,但是大家又惶恐不安,因为如果不送,钟鼓楼一淹没,整个城里人和动物都活不了了。大家忧心忡忡,一筹莫展,家家户户唉声叹气。

泸州民间故事集从之钟鼓楼的故事(二)

城中的朱家山上住着一个聪明的姑娘,名叫玉姑,玉姑娘,今年十八岁,长的亭亭玉立,当年玉姑的父母生下她不久就死了,是城中善良的百姓把她抚养大的,名副其实的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她也在想怎么帮大家解决这个难题,报答泸州父老的养育之恩,她思索良久,计上心来。

玉姑安慰乡亲们说:“大家不要急,也不要怕,从今以后连猪都不送个这个可恶的老东西了,它要作妖,我们也有对应的筏子(法子)。”

乡亲们问什么办法,玉姑告诉大家首先为了防备万一,我们要先把钟鼓楼加高加固。

独角老龙看大家居然到了时候不给它送童男童女,连平时的猪羊也没了踪迹,城中的钟鼓楼也修高了好几层。直接插到了半天之中,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夜之间长沱两江掀起滔天巨浪,发大水淹没了田园和村庄。并在半空中威胁到:如果明日午时三刻,还不把童男女给我送过来,老龙我保证让全城淹没不剩一块土地。玉姑马上想地淹没了我们怎么办呢?对,就这样,于是她又让乡亲们把门枋,门板,竹竿扎城一个个的筏子,又把一家一户扎好的小筏子合在一起扎成一个大筏子,全城市的人都住到大筏子上去。

独角老龙见午时三刻已经过了,居然还没有送人来,于是龙尾一摆,大水一下子就淹到了钟鼓楼,百姓们和玉姑正好把筏子靠在鼓楼旁,不一会一楼,二楼,三楼.....水涨船高,玉姑看着这水势,也皱起眉头:不行啊,如果大水真的把钟鼓楼全淹没了,筏子就会被冲走,大家的性命就难保了?怎么办呢,于是她先去跟老龙谈判,叫它把水退到城外,再商量进供。老龙一看玉姑他们妥协了,心想量你也不敢不交,于是退到城外,并且要求玉姑马上送童男童女,不然,立马全部淹没钟鼓楼,玉姑灵机一动,说,好啊没问题,但是有个条件,等泸洲城更夫打一更的时候就给你送来,而且她和老龙当着天地发誓:谁要反悔,天打五雷轰。老龙心里暗暗窃喜,心想这个可以有,于是退了水发了毒誓,开心的回到自己江中龙宫等着更夫打了一更就可以吃童男童女了。

水虽然退了,可是大家并不安心,心想怎么办还有半日就打一更了,自己的孩子要去送死了,伤心的哭起来,玉姑笑着安慰大家不要哭,于是叫来打更的王大叔,说:王大叔从今天起泸州从二更开始打,不打一更,让那个老怪物等去吧,它敢违背誓言,老天立马收拾它。

话说老龙回到龙宫,左右等不到一更,忽然听得打更声,正高兴却听更夫叫道:亥时二更,关门关窗,防偷防盗。天呀,我怎么没听到一更,怎么回事。如此几日,天天如此,于是老龙变成一老头,入城一看,玉姑和乡亲们一起张灯结彩,载歌载舞,舞龙抢球,根本没有要送的意思,而城中的更夫指打二更起,永远听不到一更,老龙知道上了玉姑的当,还用它的龙子龙孙当玩具,但是又不敢反悔,怕被天收拾,于是只有怏怏退去。

玉姑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战胜了可恶的老龙,泸州从此也风调雨顺。当然更夫不打一更也成了习惯。

这就是泸州钟鼓楼不打一更的原因。

(感谢阅读明天推出泸州龙马潭来历的故事,码字不易坚持创作喜欢就关注转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