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新規實施還有兩個多月,我們找到6條合規減負的辦法!

社保入稅新規,將加速行業合規進程。

但代價也很高,餐飲企業的利潤可能下降30%!

距離新規實施還有兩個多月,如何衝抵社保入稅對利潤的影響?

我們採訪了10多位餐飲老闆、業內人士,總結了6條合規應對之策。

老闆A

小吃快餐企業,30家店左右

我們準備用“2+2+1+5”的模式來改善我們的用工結構:20%的勞務外包,20%的兼職,10%的臨時工,50%的全職。

這是我們設想的理想模式。由於餐飲業的複雜性,比如快餐、火鍋等,對人員專業化程度要求相對較低,相對適合大量招聘兼職。有些企業不適合,我們也在不斷尋找更好的方法。

老闆B

快餐企業,100家左右

勞務外包+兼職+合夥人制。 不過對於我們而言其實還會面臨很多問題。

比如勞務外包,同樣還是要給外包公司錢,只是多一些少一些而已;兼職,我們廚房員工兼職不了,最多隻能前廳;合夥人制,分紅代替工資,但分紅也是要交25%的稅啊。

老闆C

中餐企業,門店規模5家以下

有朋友建議我給員工走賬走一半,其它方式走一半。

我們門店不多,旗下有兩個公司,工資可以從另一個公司員工私人卡上轉賬。我們繳社保是自願原則,有的員工也不願意(按實際工資繳納),按實際的,到手工資會立馬從5000+到4000+,這對他們可不是一筆小錢,年輕人現在更需要現金。其實還是一種僥倖心理。

01 很多老闆的焦慮 其實來源於對規則的不瞭解

無論“保守應對”,還是“積極籌劃”,內參君發現,很多餐飲老闆的焦慮,源於對社保規則的一知半解,不瞭解具體規則,才會焦慮,才會不知所措。

對社保規則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從容應對。

客觀地說,社保入稅之後的合規只是增加企業人力成本,並沒有弱化企業的開源能力。

大魚餐飲學院特約講師、勞達laboroo高級合夥人張隴指出,“社保入稅,唯一解決的就是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社保新規實施還有兩個多月,我們找到6條合規減負的辦法!


張隴建議餐飲企業應做到“知己知彼 ”。

首先“知己”,量化合規的成本。 知道目前的成本是多少,合規之後將增加多少成本,並分城市、分層級地去量化。進行人力資源盤點,企業內部業務量化,計算出具體所需要的人數,並劃分出哪些是必要的人力支持,哪些是可以合併與削減的人力支出。

其次是“知彼”,瞭解社保計費規則,瞭解社保申報規則。 一定比例內的部分費用是可以不計入社保基數的,員工社保申報也可以有部分空間。比如企業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不計入社保基數,僅繳納個人所得稅。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5%的企業年金,既不需計入社保基數也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知彼”會相對難一些,需要有專業人士的幫助,企業首先要做的是“知己”,而知己還是得從人員入手,從用工結構入手。

02 向成熟企業學習 三招合理降低你的用工成本

相比國內餐飲企業因為社保改革事件才“幡然醒悟”要改善用工結構,上市企業、國外零售企業、餐飲企業早就開始了用工結構的改善,比如麥當勞早在1992年就開始在北京採用小時工制度。

改善用工結構還得向成熟企業學習,學習他們的標準化,學習他們提高人效。

1.改善用工結構

多數餐企在這方面仍有很大改善空間

據勞動力精細化管理SAAS平臺樂才JoyHR.com創始人金財介紹,國外餐飲業小時工比例遠高於中國,日本佔比為67%,美國為50%-55%,而中國只有不到10%。

比如迪卡儂就有一套成熟的用工結構,相對較低的用工成本,是它在零售業實體店關門潮的大背景下仍然持續開店的原因之一。


社保新規實施還有兩個多月,我們找到6條合規減負的辦法!


官網顯示,目前迪卡儂在中國有268家門店,2018年計劃開設門店數量超過50家。據內參君瞭解,迪卡儂大多數門店面積在1000~4000平之間,而含管理層在內的全職員工數量不過十幾人,安保、保潔是外包的,他們不屬於迪卡儂員工,商場內兼職數量佔員工總數超過60%。

國內除了海底撈,也有很多餐飲企業嚐到了這樣的甜頭。某上市火鍋品牌的小時工和全職員工比例大概在3:7左右,因為上市的原因,其合規性也是比較好的。

大多數餐飲企業的用工結構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可以在這方面多花點心思,有很大潛力可挖。

2.精細化排班

井格、綠茶靠這招節約人力近400人

兼職有時候並不靠譜,人員流動性大,不便於管理。人員實在無法減少的情況下,合理的排班,也能提升時間利用效率。

金財表示,餐飲用工必然是人效最大化,比如一人多崗、靈活排班、共享排班等等,餐企可以精細化管理管控人員出勤。

舉例說,進客高峰期,服務員在前廳服務,而在接近餐尾收市等前廳相對清閒的時候,可以安排部分服務員去其它需要的崗位幫忙,比如後廚,這樣就可以高效利用這部分的工時。

內參君瞭解到,井格、綠茶等品牌使用合理排班的方法,使全職員工總數減少了6%左右,節約人力近400人;而嘉和一品、比格披薩、旺順閣在優化排班之後,使員工總工時降低至原有工時的80%。

3.產品標準化與流程標準化

效率高低與標準化程度直接相關

無論如何,高效率打敗低效率都是必然的。

餐飲企業尤其是快餐企業,不斷在追求通過實行產品標準化、流程標準化提高效率。


社保新規實施還有兩個多月,我們找到6條合規減負的辦法!


比如麥當勞能夠用機器取代人的,一律用機器;他們建立詳細的操作體系,SOP手冊,嚴格執行;用訓練、訓練、再訓練不斷去提高效率。

再比如內參曾報道田老師紅燒肉平均出餐時間在27秒,250平米左右的薩莉亞前廳和後廚僅用4個工作人員。這些都是產品標準化、流程標準化之後才能實現的,做到了這兩樣,在競爭中才會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03 以下三種應對方法操作複雜 建議餐飲老闆謹慎使用

上文提到的三種方式,比較成熟、風險較小且相對簡單。除此之外還有幾種方式操作起來相對比較複雜,也並不適合所有餐飲企業,僅供參考,建議謹慎使用。

1.內部交易模式(內包)

指將公司內部一部分人員獨立出來,在特定(有政策傾斜)地方成立小微企業,並以小微企業的名義承接來自公司的業務,員工這樣的情況下既可以是繳納社保獲得工資的員工,也可以是享受小微分紅的合夥人。

該方式將涉及員工勞動關係處理、內部業務職能拆分、組織結構優化等問題,實施時需要進行精心的準備與籌劃。

2.勞務外包

勞務外包是指公司部分業務由相應供應商提供。勞務外包如果操作不當容易變成“假外包真派遣”,而法律對勞務派遣有諸多限制。

勞務外包為對不同公司節省的成本是不一樣的,並不是所有公司都適用。


社保新規實施還有兩個多月,我們找到6條合規減負的辦法!


3.類滴滴平臺的共享用工模式

企業將業務分派到平臺,然後由個人從平臺上承接相應的業務,這種情況下原則上不會被認定勞動關係,而且餐飲企業不需要對人員進行管理。

現在北京有這樣類似的平臺出現,比如物業公司的電工外包平臺,物業並不是每天都需要電工,當物業有需要的時候就從平臺上下單,電工接單並解決物業的問題。這是一種三贏模式,不過對於餐飲行業而言,僅適用於一些只需要簡單培訓就可以上崗的崗位。

04 總結

餐企人工成本只會上漲不會下降

唯一的出路是改善用人方式

就算不考慮社保新規,對餐飲企業來說,只要你想發展,用人成本只會上升,不會下降。

而合規發展,也必將是餐飲業的大趨勢。

上市之前,海底撈補繳了近億元的社保和公積金,以保證企業的合法合規,所以此輪社保改革對其影響不大。

但海底撈還是在想辦法壓縮人工成本,在其很多門店裡,都有小時工的身影;另一方面,海底撈正在試圖用更多的機器代替人工,廚房自動化智能設備和技術也在進行研發。

不管是哪種方式降低成本,都是從“人”入手,向內部要效率,提高人效,改善結構。 對於大部分的餐企,特別是中小餐企來說,內部還大有優化空間。

( 部分綜合自勞達勞動講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