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说唱》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以更包容的眼光辩证的去看问题

今天看到Johy J的一条微博,甚至他晚上开了个直播,直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条微博的契机是昨天满舒克的Live,Johy J去做嘉宾,现场的歌迷太过"热情",差点把满舒克从台上拉下去。他发声说,还是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做,不会因为关注的人多了而去做迎合他们的事情。第一眼,确实是欣喜得不行。那种欣喜像是好朋友终于要熬出头的那样为他们高兴。就像我在之前的文章提到过的那样,喜欢听现场live,喜欢地下音乐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真实和追求梦想的那股劲。尽管梦想是个被谈烂的梗,可依旧像大麻一样让年轻人欲罢不能。

《中国新说唱》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以更包容的眼光辩证的去看问题

然后,魔鬼剪辑,节目效果,话题炒作...ok fine 大家都火了。一夜之间,我从非主流少女变成了主流少女。甚至我那4个月前因我听顽童而评价我是个"愤怒的人"的老板,都觉得可能更理解了我一点。与此同时,红花会的官方微博至今仍只有7万粉。上周Live满场迷妹喊PG ONE 和小白。所以中文说唱真的崛起了吗?我想未必吧。

《中国新说唱》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以更包容的眼光辩证的去看问题

不是没有前车之鉴,民谣就是沙滩上的那一个。今年在听中文说唱的人,去年都在听民谣。这个段子用来形容小众文化的现状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去年某档综艺节目炒红了民谣。,大家都听逼哥和赵雷,是个公众号都要追一下这个热点,就连科技类的公众号都要拿爬虫技术来跑一下歌词,"聊聊"民谣。这个文章很吃香,整个朋友圈都在疯狂转发,我仔细拜读之后,确实有些不高兴了,那简直是在对音乐的亵渎。简单的来说,这篇文章就是对一些他所认为的民谣歌手的大众认知度比较高的歌曲的歌词进行了分析,根据关键词及次数,得到他们的喜好和情绪结论。

《中国新说唱》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以更包容的眼光辩证的去看问题

比如他根据民谣歌手提到城市的次数及分布,得到"民谣歌手最喜欢的城市是北方的城市的结论。再比如,他通过歌词中关于情绪关键词分析得到郝云是特别开心的,逼哥是比较忧愁的,赵雷是平静的。(请自行脑补我无f**k可说的表情)。先不说这个分析的逻辑存在明显的漏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个人的性格更是复杂难辨,就凭借几个词就来定义民谣歌手,还称自己"搞清楚了"他们在唱些什么,也真是"为了博眼球不折手段了"。民谣歌手的喜好根本不重要,消费者的喜好才重要。

《中国新说唱》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以更包容的眼光辩证的去看问题

Johy J没有完美的做到hustle,在忙于巡演、出歌和参赛中,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因忘词而被淘汰。节目一播出就上了热搜,爱奇艺弹屏上可惜,谩骂都有,连我的朋友圈都有人发声说想给他补补脑。上两天看麻烦先生的微博,有人问他为什么没有参赛,他说自己过了初选,但是因为节目安排,到手的项链又被收回去了。作为一个录制的综艺节目,必须各种剧透,投票复活,以及谩骂一片。

《中国新说唱》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以更包容的眼光辩证的去看问题

我当然得理解。节目需要收视,需要盈利,需要迎合消费者,也知道我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以更包容的眼光辩证的去看问题。可是作为一个小众文化的支持者,当文化的需求突然变大,整个文化的消费观都和其价值观相悖的时候,我想我还是有义务去坚持它真实的形态。至于大众,还是那个问题,自由与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