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版:有效引導他人行動的四種方法

暗黑版:有效引導他人行動的四種方法

PS:本文不易讀懂,讀懂受益無窮!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塞勒和美國很有影響力的法學家卡斯·桑斯坦共同提出了“助推”的概念,具體來說:就是在不用強制手段的情況下,巧妙地引導人們做出更理性的思考與選擇

那怎樣有效助推呢?“助推小組”負責人戴維•哈爾彭教授在《助推(實踐版):小行動如何推動大變革》這本書裡,介紹了一種“EAST框架”,具體來說就是,想要推廣一種行為,必須有四個特質:簡化(easy)、吸引力(attractive)、社會性(social)、及時性(timely)

暗黑版:有效引導他人行動的四種方法

首先來說一下簡化。這個概念可以用一個經濟學術語來解釋,那就是摩擦成本。就好像桌子上有一個比較重的東西,你用力推一下這個東西,但是因為有摩擦力,這個東西很快就不動了。當人們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也會因為麻煩而失去動力。

書裡舉了一個例子。1980年,西德規定,如果騎摩托車不戴頭盔,會被當場罰款。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騎車的人受傷,但卻帶來了意外的效果,那就是罰款規定實施之後,摩托車的盜竊率下降了60%,而且之後的幾年裡一直在下降。原因是,一個人如果想偷摩托車,他還要先戴一個頭盔,但那些偷摩托車的人並沒有這樣做。也就是說,戴頭盔很麻煩,這個要求增加了偷車過程中的摩擦力

暗黑版:有效引導他人行動的四種方法

企業也會利用這一點,比如,企業會讓用戶10天內免費試用新產品。但是,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對產品滿意,想在試用產品之後,再考慮要不要把產品退了,那你就想錯了,因為摩擦成本比你想的要大得多。

因此,想推廣某個特定行為,就簡化它;反之,就讓它更復雜。

暗黑版:有效引導他人行動的四種方法

第二是吸引力。為了吸引人們的注意,事物一定要引人注目,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一定要突出。此外,“刺激”也可以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最簡單的刺激就是類似金錢這樣的經濟刺激,與之相對的就是非經濟刺激,比如好奇心和樂趣也可以激勵人。人們喜歡參與到可以累積積分和成就的“遊戲”中,也很容易被那些稀缺或與我們喜歡的事物有聯繫的其他事物所吸引。當然,為他人做正確的事也是動力之一,比如鼓勵孩子努力學習,對家長來說就很有吸引力。

暗黑版:有效引導他人行動的四種方法

第三是社會性。人類是社會性動物,我們經常會被其他人影響。所以,當人們知道“別人在幹什麼”或者“某個群體最需要什麼”的時候,很可能會跟著一起做同樣的事情。另外,還有一個更深層的社會性,那就是人們都渴望獲得回報書裡舉例說,慈善機構請人們捐款的時候,會給人們提供一些小禮物。人們收了禮物,相當於提前獲得了捐款的精神回報,這樣人們就更願意捐款了。總之,周圍的人很容易影響我們,特別是那些我們瞭解的人,或者是和我們很像的人;而且,我們還容易受到回報的影響;甚至有人在看著我們時,我們也會受到影響。雖然我們不一定要主動運用這些影響,但至少應該避免錯誤地運用這些影響。

暗黑版:有效引導他人行動的四種方法

第四是及時性。這裡指的是抓住最佳的干預時機比如,年輕的夫妻剛有了孩子時,意味著他們要買很多過去從來沒買過的東西,而且他們的生活習慣也會改變。如果某個品牌能提前瞭解這對夫妻的生活變化,在孩子出生前幾個月,就給準媽媽提供母嬰商品的信息,當小孩出生時,年輕媽媽就會更傾向於選擇這個品牌的產品。

在選擇干預時機的時候,儘早干預的效果通常比較好,就好像老話說的那樣,“一針不縫,九針難補”。另外,雖然一種習慣或者行為已經養成了,但事實證明,在某些關鍵時刻加以干預,更容易影響行為變化。這就是為什麼商家想知道一對年輕的夫妻是否快要有寶寶了。因為商家知道在這段時間內,這樣的夫妻特別容易被說服去買新產品,並有可能改變之前的習慣。

暗黑版:有效引導他人行動的四種方法

最後,在設計干預措施的時候,我們還要考慮“時間不一致”的問題。比如,一個正在健身減肥的人,在晚上突然餓了,而這時候恰好廚房裡有塊蛋糕,由於減肥是未來發生的事情,而填飽肚子是當下要解決的問題,所以這個人很可能會因為“時間不一致”,而忽略了未來的目標,掉進了當下慾望的陷阱。

因此,有效的干預措施通常會把上面三個方面結合起來。在行為習慣固化之前,有針對性地選擇干預措施;在行為表現最突出的時候,或者是現有行為被打亂的時候,採取干預措施;干預措施的設計,要克服“時間不一致”,幫人們去做未來想做的事。

暗黑版:有效引導他人行動的四種方法

以上就是《助推(實踐版)》介紹的引導人們行為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轉《李翔知識內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