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亞馬遜運營者,都會遇到哪些難題?

在亞馬遜運營過程中總會不斷地撞南牆,新手更是如此。作為一個跨境賣家,在運營的過程中會不斷遇到新問題。那麼一個新手賣家在做亞馬遜後都會遇到哪些問題呢?

1. 不會選品

俗話說:“亞馬遜運營之難,難在選品”,“七分靠運營,三分靠選品”,這些話一點都沒錯。很多新手賣家在註冊號賬號,準備上架產品的時候就會頭痛,不知道選什麼產品好。

沒有選品依據,又沒有選品邏輯,所有的行為僅憑感覺,感覺可以就上架一試。結果之後長時間不出單,然後又緊張的刪除。長時間這樣下去賬號便做死了。既沒有多少盈利,又談不上什麼經驗。

選品運營是一個店鋪的核心工作,選品做得好,運營一個店鋪就有了基礎,如果選品選不好,花費再多的精力也是白費。所以尤其是新手賣家一定要重視前期的選品工作,釐清選品思路!

2. 設置關鍵詞

選品這一關過了,不一定賣家就一定能夠搜索到並選擇購買你的產品。這時候設置的關鍵詞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賣家可以每天在平臺上搜一搜並借鑑下排名靠前的Listing的關鍵詞。也可以利用數據報表來分析篩選出關鍵詞。之前有不少賣家告訴小編,利用關鍵詞工具輔助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市面上工具魚龍混雜,賣家一定要注意甄別。

關鍵詞設置是優化產品和打造爆款的最基本工作,無論對於新賣家還是老賣家,都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需要多在實踐中積累總結。Sissy老師曾分享過《亞馬遜優質listing打造方法》,裡面詳細講解了search terms的寫法,有興趣的賣家可以點擊學習。

3. 遇到差評

作為電商賣家,差評是是不可避免會遇到的。突然間來了一個差評銷量就驟減,從每天上百單一下子下降到每天十幾單,更有甚者甚至徹底沒單了。那麼,遇到差評該如何處理?

對於差評,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讓差評出現的幾率為零,在出現差評之前,我們更要對產品進行嚴格品控,直接將差評剷除在萌芽狀態。

就算遇到差評,我們也最好對差評進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差評的內容,客戶的訂單,留評價客戶的地址信息和客戶歷史留評價記錄等等,聯繫並跟進客戶,看能不能改回來。

4. buy box被搶

亞馬遜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最好的購物體驗,為買家推薦性價比最高的產品。要注意的是,某一產品的Buy Box並不只屬於某個賣家,而是由幾個賣家共享的。

如果獲得Buy Box的賣家因為某些原因指標發生了變化,如產品價格或庫存數量發生了變化,亞馬遜會在一個小時週期到來前把Buy Box轉移到另外一個賣家。

所以,掌握遊戲規則,利用遊戲規則,才能贏得遊戲,長時間擁有Buy Box。

5. 平臺索賠

平臺越大,相對應的業務量也越大,錯誤是再所難免的,但這長期累積下來將導致賣家蒙受巨大損失。而且平臺不斷新添臨時工和新員工,即便比一般的出錯率在2%-2.5%的倉庫低,平臺也不可能做到100%零失誤。

對於賣家來說,平臺通常出現哪些錯誤可以合理索賠呢?具體如下:

01、在賣家未提出請求或未許可的情況下銷燬產品。

02、退還給客戶的金額超過他們支付的金額。

03、產品的體積重量費被超額收取。

04、產品在倉庫中丟失或損壞,未得到賠償。

05、替換貨時平臺向客戶發送替換品,但原本已經發送的貨物沒有收回。

06、平臺稱已補償你的退貨損失,但實際沒有。

這些情況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 但它們都切切實實地發生了。一旦這些錯誤反覆出現,1年下來你的損失就不止幾美元那麼簡單的了。

做亞馬遜本來就“僧多粥少”。在運營過程中又會不斷撞南牆。而正確的工具讓賣家走對路,優秀的經營可以讓路走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