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證沒證日子越來越難過,當收廢鋼的遇上電商法……

有證沒證日子越來越難過,當收廢鋼的遇上電商法……

2018年8月31日,中國版《電子商務法》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通過了,將於2019年1月1日施行!更多再生資源宏觀政策,請上中國好料查看。

有證沒證日子越來越難過,當收廢鋼的遇上電商法……

1.電子商務法?跟收廢鋼有什麼關係嗎?做網上貿易的鋼老闆=電子商務經營者。

在網上收購和銷售廢鋼的鋼老闆,同樣被電商法定義為電子商務經營者。

《電子商務法》第九條本法所稱電子商務經營者,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絡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

本法所稱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是指在電子商務中為交易雙方或者多方提供網絡經營場所、交易撮合、信息發佈等服務,供交易雙方或者多方獨立開展交易活動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

本法所稱平臺內經營者,是指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

根據新法的規定。凡是在中國好料再生資源B2B電商平臺上註冊開店的老闆,統統都屬於電子商務經營者!多年來,眾多收廢鋼、炒資源,以什麼形式都有,怎麼可能管得到?電商法,執行先登記後管理的機制。

《電子商務法》第二十八條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按照規定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送平臺內經營者的身份信息,提示未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經營者依法辦理登記,並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針對電子商務的特點,為應當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經營者辦理登記提供便利。

有證沒證日子越來越難過,當收廢鋼的遇上電商法……

2.電商法對買賣廢鋼的老闆有什麼影響?鋼老闆必須辦理營業執照,不辦罰1萬,平臺罰10萬元。

電商法,要求鋼老闆必須辦理營業執照,並在網店上顯著位置公示營業執照信息,要不然就要被罰1萬。電商平臺未採取必要措施的罰10萬元。所以,不想被罰的電商平臺對於那些沒有證照的店家,就要下架一批、清理一批。

第十五條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在其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營業執照信息、與其經營業務有關的行政許可信息、屬於依照本法第十條規定的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情形等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鏈接標識。

第七十六條電子商務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中的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八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一)未在首頁顯著位置公示營業執照信息、行政許可信息、屬於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情形等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鏈接標識的;

(二)未在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終止電子商務的有關信息的;

(三)未明示用戶信息查詢、更正、刪除以及用戶註銷的方式、程序,或者對用戶信息查詢、更正、刪除以及用戶註銷設置不合理條件的。

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對違反前款規定的平臺內經營者未採取必要措施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有證沒證日子越來越難過,當收廢鋼的遇上電商法……

3.鋼老闆辦個證,也不容易。市辦、公安、工商、稅務、消防、環保、協會,全都來了。

對於收廢鋼的老闆來說,辦證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本來收廢鋼就是一個利潤微行業,需要熬時間,不能熬成偉大,只能熬到破闊。廢鋼老闆四處收貨,花大價錢大量囤貨,再等待時機,等待行情好轉,有的鋼老闆買了一批貨,自認為未來能賺到,沒想到,廢鋼價格一跌再跌,始終無法出手,人工、倉儲、運輸成本一大推,最後資金鍊斷裂、扛不住了、破產了。

收廢鋼生意本來就不好,還要咬牙辦證,而且辦這個證,也不容易。看看,需要符合多個部門的多種規定,基本只有大型國有單位才會同時擁有這麼多資源來做,一般民營公司只能做其中某個環節。

根據《廢舊物品收購管理辦法》第四條凡從事廢舊物資回收經營企業(不包括利用廢舊物資、廢金屬加工生產產品的企業)的建辦,由市廢舊物資利用管理辦公室負責核准,批准後頒發《廢舊物資回收經營資格證》,據此證向市公安局備案,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領《營業執照》,向稅務機關申領《稅務登記證》,並加入市廢舊物資回收經營企業協會,接受協會管理。擁有一定的回收經營場地、一般在1000平方米以上;註冊資金不低於50萬元人民幣;具備必要的拆解、剪切、壓塊加工、運輸設備、計量及消防設施。經營地點必須遠離鐵路、港口、施工工地、旅遊區、居民居住密集區、軍事禁區和金屬冶煉加工企業,企業的建設經營必須符合環境規定,不得影響居民生活和市容市貌;在佈局上,市區(城市已建成區域)原則上不再審批新的廢舊物資回收加工企業,在各鎮、各級開發區邊緣適當控制布點,企業布點須當地政府蓋章同意。還要經過環保備案,通過環保相關標準。

《廢舊物品收購管理辦法》第五條城區回收網絡設置和管理。建立一個與城市建設相配套的再生資源集散交易市場,每個居民小區設立一個代收點,形成“一場多點”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精品文檔2016全新精品資料-全新公文範文-全程指導寫作–獨家原創同時針對零散居民樓、零售商業網點,可由回收企業設立少量的流動收購點。各代收點人員由街道或社區安排,並由回收企業組織專門的崗前培訓。各代收點實行“五個統一”,即由回收企業提供統一的標識、衡器、服裝(馬甲)、價格和服務標準。再生資源集散交易市場是企業大量收購廢品的集散地,具有收購、整理、歸類、利用、拆解、中轉、倉儲、運輸等功能。各代收點代理回收企業收購、歸類、暫存,由回收企業用專車將當天的回收物品運走。特殊情況可隨時通知回收企業運走,避免在代收點蓄積,造成二次汙染。

看到沒有,“回收經營場地一般在1000平方米以上;註冊資金不低於50萬元人民幣”,單是這一項就打死一大片,很多微小型回收站鋼老闆根本達不到這樣的標準。即使租下1000平方米以上的倉庫,這個成本也很高,能熬上一年不死,就能很厲害了。

總之,有證的鋼老闆就要想辦法保住自己的證並及時在網店上進行公示,搞好環保、消防等相關事項,不要被相關部門吊銷營業執照。沒有證的鋼老闆怎麼辦?要麼轉行,要麼與有證的大型廢舊金屬回收公司談合作,搞個小而美的公司,不用做這麼多業務,只需做其中一個能賺錢的環節就可以,比如專門做營銷策劃的商業服務公司、專門跑廢鋼運輸的物流公司、專門切割廢鋼的加工廠、專門經營某個廢鋼回收點網絡建設的。等等,鋼老闆的心不要太大,小公司就是要想辦法掙錢,活下去。鋼老闆小富而安就好,不用一心想著做億萬富翁。如果個個都是億萬富翁,就沒有人收廢鋼了。

有證沒證日子越來越難過,當收廢鋼的遇上電商法……

4.鋼老闆在網上做生意,欺騙、誤導消費者罰50萬。

廢舊金屬回收行業,亂象頻生。有的鋼老闆在廢鋼壓塊中滲泥沙、石塊;有的銅老闆,在水泥塊上塗上古銅色充當廢銅;有的鋁老闆,用泡塗上銀色冒充廢鋁。等等,做生意稍微一不留神,就會中招。由於廢鋼品種眾多,難以在現場用專業設備檢測,多數情況下只能靠鋼老闆目測,所以沒有最損的招數,只有更損的招數,讓無數的鋼老闆進坑。以前被坑的老闆很難維權,現在有了電商法,可以依法對無良鋼老闆進行索賠追償。

第十七條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全面、真實、準確、及時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務信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第十八條電子商務經營者根據消費者的興趣愛好、消費習慣等特徵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搜索結果的,應當同時向該消費者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徵的選項,尊重和平等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電子商務經營者向消費者發送廣告的,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有關規定。

第七十七條電子商務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提供搜索結果,或者違反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搭售商品、服務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有證沒證日子越來越難過,當收廢鋼的遇上電商法……

5.電商平臺不能亂收費還要有監督責任,否則最高罰200萬。

對於電商法,金屬交易電商平臺、再生資源電商平臺,也感覺“壓力山大”,電商平臺不緊要管理自己,還要管好在平臺上註冊的鋼老闆。電商平臺不能亂收費還要有監督責任,否則最高罰200萬!做電商、搞互聯網本來就是一項燒錢的技術活,很多電商平臺都在苦苦掙扎,有的收點價格、行情信息訂閱費、有的收點貿易撮合服務費、有的收點物流費、有的收點供應鏈金融服務費,這些零星收入、盈利摸式在大規模燒錢面前,如杯水車薪顯得蒼白無力。有的電商平臺錢燒沒了,自己也死;有的電商平臺始終融不到資,最後分崩離析。廢老闆很難,電商平臺也很難,料想電商法出來之後,將有一些電商平臺被迫整改、停止運營。更多再生資源宏觀政策,請上中國好料查看。

第三十五條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不得利用服務協議、交易規則以及技術等手段,對平臺內經營者在平臺內的交易、交易價格以及與其他經營者的交易等進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條件,或者向平臺內經營者收取不合理費用。

第八十二條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違反本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對平臺內經營者在平臺內的交易、交易價格或者與其他經營者的交易等進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條件,或者向平臺內經營者收取不合理費用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八十三條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違反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對平臺內經營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未採取必要措施,或者對平臺內經營者未盡到資質資格審核義務,或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並處五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八十四條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五條規定,對平臺內經營者實施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未依法採取必要措施的,由有關知識產權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有證沒證日子越來越難過,當收廢鋼的遇上電商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