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論道:世之學者,不得正傳,無下手,執己不是,離己也不是

(深圳市聚賢意拳協會 周廣學先生文)

張三丰論道:世之學者,不得正傳,無下手,執己不是,離己也不是

在我的世界裡,反感鬼神說,對於張三丰有濃厚道教色彩的人物,我總是歸位虛構類,或者蠱惑類人物。張三丰其人,讓我心存敬畏的是,意拳(大成拳)創始人王薌齋先生在論述中提到他,以及對張三丰先生的誤解,雖然這些年投入大量的精力讀書,而且延續王薌齋先生所提到的書籍及人物去讀,使我受益匪淺,尤其引用老子跟王陽明先生的論述等,使我在讀書方面針對性較為鮮明。

這次讀到的《張三丰全集》,不可能是王薌齋先生當年讀的版本,這本將近500頁的書,從張三丰先生的容貌刻畫,到一些零散的民間傳說,再者就是貌似外行文字堆積論述,把耶穌跟男女媾和不斷的突出其中,而且多處的男女媾和的反對點過於情緒化,沒有突出道教的應有的觀點及體認。反而給讀者一種迷信張三丰的感覺,從捕風捉影的一點事蹟上來折射,生生冤枉張三丰所為,一點根據都不具備,尤其在時間上,儼然違背自然規律,即便在上古,《黃帝內經》上說的壽命也很難超過150歲,但是在這本書裡,到民國了,還在迷信張三丰的事蹟。

在我失望買到一本不適合我閱讀書籍的時候,我還是細緻看完它,這是我讀書一貫。

當我讀到400多頁的時候,一篇《玄譚》讓我眼前一亮,開篇就是張三丰曰:夫道,中而已矣。故,儒曰致中,道曰守中,釋曰空中。而...煉已持心,明理見性之……,而且從中讀到“世之學者,不得正傳,無下手,執己不是,離己也不是”,這段也許既是王薌齋先生當年讀到,而感慨張三丰其人不是創立太極拳的張三丰,此時有人要問,依據何在?我可以喻為,孔孟為何不跟人罵街,張三丰亦然。

張三丰論道:世之學者,不得正傳,無下手,執己不是,離己也不是

《玄譚》

張三丰論道:世之學者,不得正傳,無下手,執己不是,離己也不是

王薌齋先生:離開己身不是道,執著己身事更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