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當警察的爸爸是種什麼體驗?

今天想和你們聊聊一種特殊的家庭體驗:我的爸爸是警察。

前段時間我寫了篇文章,《爸爸是女兒遇到的第一個直男》,說的是爸爸在女兒面前不服軟的樣子,能有多好氣有多好笑。

後來有位讀者留言給我,吐槽爸爸給自己扎辮子手能有多重:

有個當警察的爸爸是種什麼體驗?

一下就讓我想到了那些想盡份父愛,但又改不了自己粗手粗腳的爸爸。


同事小象說過,小學班上有個女生爸爸就是警察。

同學都愛圍著她轉,走到哪裡都很神氣,她特別羨慕那個女孩:

“大家都愛聽她講故事,老師也誇她有見識,真的是班上最受寵的那一個了。”

這次我和幾位有個警察爸爸的讀者好好聊了聊。

聊完之後我強烈的感覺是:有個爸爸做警察,可真是人前很風光,人後很受罪的體驗。


① “放學直接被拎到看守所寫作業,每天被重罪犯盯著寫作業”

自己的爸爸是警察,意味著你會過早見到一個殘酷版本的世界。

讀者康的爸爸是一線刑警,小學時經常放學後直接被拎到看守所。

二三年級的時候,經常一邊被刑事罪犯盯著一邊寫作業,對他過於幼小的心靈產生了過早的衝擊。


有個當警察的爸爸是種什麼體驗?

截圖來自《無證之罪》:這部去年很紅的警匪劇裡,

也有這麼一小段警察爸爸拎著兒子去派出所寫作業的情節


讀者小李和我說她從小就不愛出門,爸爸局裡內參雜誌的故事都太嚇人了。

內參就是公安體系的內部資料,說的是當月的全國大案。不會有血腥照片,也沒有戲劇化描述,就是樸素的紀實文學風。

所以它們格外可信。老是看這些雜誌,就感覺晚上出門一定會被搶被拐。

“我還在上小學呢,就看那種犯罪組織的故事,誘騙女性和男性發生關係然後控制她們,再把她們販賣到海外…”

——這些內參雜誌,就是她對這個危險世界的啟蒙教育讀本。


② 一家人看警匪劇正津津有味,

爸爸突然讓媽媽起來,陪他練習一下格鬥技巧。

警察爸爸對自己工作的投入,有時到家裡也收不住。

這能讓孩子過得挺遭罪。

你給他從後面理了下領子,他可能會下意識給你一肘;

和他撒了一個小謊,被他一瞪就乖乖吐出實情;

你晚上出去忘了報平安了,他馬上就能查到你人在哪兒…

讀者 huyue 的爸爸就老愛在吃飯的時候說分屍案:

——你吃著飯呢,他興高采烈和你講屍體是在派出所旁邊的河裡撈出來,撈上來以後哪邊的胳膊給切了,有時候整個頭皮又給扒下來了…

一家三口的晚餐,總是讓她瑟瑟發抖。

Huyue 家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媽媽和爸爸老在打架。

——經常是兩個人在那兒看電視正津津有味,爸爸就突然就說要練習一下。

然後媽媽就很不情願地站起來了,倆人就在客廳 kuakua 開始練:

怎麼出拳,怎麼鎖喉,如果對方把你從後面抱住了怎麼脫身…

huyue 說自己小時候挺膽小的,老爸總把工作帶回家讓她很不習慣。

但是說出來又怕被爸爸瞧不起,所以只能一直憋著。


③ 派出所的微博無論發什麼雞毛蒜皮,朋友都要圈出我爸再@ 我

很多讀者和我說,自己爸爸的工作並沒有別人想象中那麼刺激。

他們處理的大多數案子很瑣碎、很普通、很雞毛蒜皮。

“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個老奶奶得了失心瘋,裸體滿大街跑 ,把街邊的花盆都踢倒,我爸還得跑過去給她裹上桌布把她抓回來”;

“ 我爸是片警,有一次兩個鄰居吵架,因為垃圾不知道該誰打掃的問題。然後我爸爸就自己拿掃帚清理了,他們就不吵了”;

“ 我爸做了很多年戶籍警察。他每天接很多電話,也經常會被人罵,還會被威脅。

我 7、8 歲的時候,有段時間在姥姥家住了 1 個月,因為爸媽不敢讓我回家”。

開頭給我留言的阿怡說,她爸爸所在的小鎮派出所,會用微博做一些宣傳。

微博的內容都是很零碎的,比如今天派出所幫誰家找了狗、找了牛啊之類的。

但是她的朋友就經常把這些照片放大,找出她的爸爸然後@ 她。

——我猜爸爸這麼被朋友惦記,阿怡自己是挺驕傲的。

雖然爸爸不是電視裡演的大英雄,但是他真的幫鎮上的普通人解決了不少實事。


④ 有天爸爸回家衣服髒兮兮的,笑著說剛才差點犧牲了

警察一旦接到任務,經常是說不回家就不回來了。

因為每次的任務都不方便透露細節,家裡人只能默默擔心。

有個當警察的爸爸是種什麼體驗?

(讀者@那誰 的男朋友也是位刑警,她說自己經常遇到這樣的狀況)

讀者 li 說,小時候經常三天見不到刑警爸爸,一兩個月都沒有見到也是常有的事。

——那時候總以為爸爸是要拋棄他們母子了。

讀者康念小學的時候,媽媽還買了一張全國地圖。

每天估算著爸爸押人應該到哪裡了,就把那個省圈出來,做一個小標記。

阿怡說她第一次被爸爸嚇到,是她有天回家看到爸爸坐在樓下發呆,制服被血水染透了。

問了才知道是那天公交車翻了,很多人受傷。做交警的爸爸雖然暈血,但一直在幫忙搬傷員,當時正在樓道上發呆。

還有一次爸爸值班,第二天下班很晚才回來。

“回來以後他身上髒兮兮的,嬉皮笑臉說自己差點犧牲了。”

那一次爸爸是遇到了販毒團伙。具體的經歷爸爸沒有多說,只是說了對方有槍。

所以那段時間一到他下班時間,阿怡就打他電話問他回家沒有,說沒有就催他趕緊下班。


⑤ 不知道怎麼和你交流,就帶你去射擊吧

孩子和警察爸爸的溝通,大都不那麼順暢。

用讀者潘潘的話說,他們每天都要面對壞人。如果不強勢,不硬氣,就會壓不住。

只有在很特別的場合下,才能看到爸爸的真情流露。

li 一直收著 3 年前爸爸給他發的這條微信:

有個當警察的爸爸是種什麼體驗?

平時爸爸像領導,經常對他大小聲。

看到這麼一大段,還有“爸爸愛你”這四個字,li 那晚喝了很多酒。


還有位讀者和我說,小時候因為缺人陪,沉默寡言脾氣也暴躁,初中的時候離家出走過。

在這之後爸爸也覺得不是個事兒。

他想出來的主意是帶女兒去射擊。

到了射擊場就直接打實彈,倆人也不說話各自悶頭打。

後來開始討論怎麼壓後座,怎麼瞄準,怎麼拔槍快。

靠著這樣很特殊的辦法,父女的關係才慢慢緩和了。

huyue 和我說,她的爸爸說起案子很健談,但和她的溝通則幾乎沒有。

“他心裡應該也挺難過的吧。”

有個警察爸爸,孩子總得習慣他的沉默。

好在他們的沉默裡,總是藏著很深的感情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