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探班合肥中車,地鐵3號線「小綠」在新站初見雛形!

距離國慶小長假還有

独家探班合肥中车,地铁3号线“小绿”在新站初见雏形!

0

4

好!開!心!

独家探班合肥中车,地铁3号线“小绿”在新站初见雏形!

然而讓合肥市民更開心的是

地鐵3號線列車正在緊鑼密鼓的生產中

合肥中車3號線列車的組裝車間

独家探班合肥中车,地铁3号线“小绿”在新站初见雏形!

生產線上正在進行組裝的3號線列車車廂

全程37.2公里,33座車站

實現合肥地鐵組網運行

地鐵3號線全程37.2公里,設有33座車站,其中地下車站29座、高架車站4座,線路全程為西南-東北走向,以方興大道為起點,一路貫穿肥西、經開、政務、蜀山、廬陽、瑤海、新站7個區域,打破了此前1號線、2號線橫平豎直的交通佈局,合肥地鐵也因此真正進入組網運營的新時代。

独家探班合肥中车,地铁3号线“小绿”在新站初见雏形!

全線45列車,270節車廂

滿足更大客流需求

據合肥中車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為滿足更多乘客的出行需求,地鐵3號線沿用6輛編組型式,全線共有45列車,270節車廂,車體為國內先進的B型“鼓型車”,採用鋁合金全焊接結構,最高運行速度為80公里/小時,平均運行速度將不低於37公里/小時。

独家探班合肥中车,地铁3号线“小绿”在新站初见雏形!
独家探班合肥中车,地铁3号线“小绿”在新站初见雏形!

技術人員對車門相關數據進行精密測量

8個月完成前期準備工作

首列車進入試製階段

為了實現地鐵3號線早交付、早運營,合肥中車自今年1月份以來,僅用8個月便完成了招標、設計、採購、生產技術轉化等全部前期準備工作,大大快於正常推進速度。截至目前,試製車車體防寒材料、通道、車底線槽等組裝調試工作已基本完成,預計10月可進入內部設施安裝階段。

独家探班合肥中车,地铁3号线“小绿”在新站初见雏形!独家探班合肥中车,地铁3号线“小绿”在新站初见雏形!

技術人員現場作業一絲不苟

多處設計優化

車輛運行更安全、更智能

3號線列車按照輕量化、標準化、模塊化、低噪音、高防火要求進行設計製造,具有成熟、高效、安全、環保等特點。由於3號線北端有4.23公里採用高架敷設,因此列車在設計上也與1號線、2號線列車有所不同,在車頭位置設置了逃生門和逃生坡道,用於應急救援和緊急疏散。此外,為防止乘客在上下車的時候被意外夾傷,3號線列車選用的車門在夾到異物後會自動彈開,以保證乘客的人身安全。

独家探班合肥中车,地铁3号线“小绿”在新站初见雏形!

3號線列車廣泛採用人體工程學設計,根據國內大部分人的身體參數設置座椅、扶手高度,車門比大多數城市地鐵列車高出20毫米,並在乘客靠扶區域為殘疾人設置了輪椅固定裝置。彩色LCD顯示屏由原先的28寸改為37寸,視野更加開闊,在顯示動態電子地圖和站點信息的同時,可實時插播新聞、氣象等電視節目,滿足不同乘客的信息需求。

通過車輛網絡控制,3號線列車可在司機監控下可實現自動駕駛,車內的照明系統、廣播系統、溫控系統、換氣系統也可實現自動智能調節。車輛運行過程中,車載信號系統能根據線路條件、前後車的距離自動調整車輛行駛速度,從而有效避免行車過程中可能引發的安全事故。

長按識別二維碼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