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衆傳媒是如何在創業大潮中撈到最多錢的

創新變成語言創新不知道是啥時候開始的。

互聯網+、oto、新零售、大數據、共享單車、現金貸、P2P、韭菜幣、智能音箱...制定規則的創新被髮展成爭奪話語權的名詞遊戲,不蹦出兩個新詞就是落伍,就會被淘汰。

暴躁的時代,比年輕人更焦慮的是資本,沒有熱點就砸出熱點,熱點變現要“惠”及群眾,群眾口耳相傳的是語言,創業就這樣變成文字遊戲,買關鍵詞、買熱搜、買熱榜。

在創業潮中賺大錢的不是滴滴;也不是美團;更不是摩拜、ofo;最賺錢的是分眾傳媒,有人總結出判斷創業公司錢途的依據:有沒有在分眾投廣告——就是你在電梯裡看到的廣告,當年江南春上廁所突發奇想做成的生意。

江南春科普電梯廣告投放原則時說過:找行業裡10個銷冠所用話術提煉廣告文案。

實歷比閉門造車重要。

跑題了...

電梯廣告在你嬸嬸的腦海裡留下的只有文字。

圖片、視頻是文字的表達方式。

創業怎麼搞錢?

為賦新詞強言愁。

比資本更焦慮的是媒體,新聞不再是國計民生,只關乎金錢大胸。

互聯網公司有錢,頭部公司有錢,衰仔們一窩蜂的報道互聯網,馬雲說,馬雲說完馬化騰說,馬化騰說,馬化騰說完李彥宏說,李彥宏說,李彥宏說完雷軍說...

馮小剛有沒有偷睡漏睡范冰冰我不清楚,不過馮小剛說的:有垃圾的觀眾才有垃圾的電影。我表示認同。

你可以翻翻自己關注的公眾號,是不TM全是互聯網公司報道,不要問我怎麼知道,我在朋友圈管中窺豹。

有一位創業者說過,國內所有的互聯網生意全是智商稅模式:迷信權威、競爭焦慮,一點風吹草動乘10億互聯網居民都是大生意。

翻譯成微商體:10年前錯過電商,今天你不該錯過微商,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你下不下單我都在這裡,恭喜X總喜提復興號。

智商跟詞彙量有關,高維打低維=發明新名詞兜售給大眾。

語言創新企業帶來的社會財富:躺在床上吃外賣、做美甲、單車爛大街...

分眾傳媒是如何在創業大潮中撈到最多錢的

算了,不坐而論道了

如果人人都在吹牛X.。

只好我去滿足牛的性生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