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三国演义严重弱化的一位人物 真的是以成败论英雄

相信大家都读过《三国演义》,这是一个历史题材的古典小说,小说的大致内容写了从东汉末年到三国结束这一段历史发生的故事。经过作者的主观创造,最终展现出来一个个令人们记忆尤深的人物:奸雄曹操、仁主刘备、无敌孔明、忠勇关羽等等。这些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人们在读的时候仿佛脑海里能浮现出当时的画面,经常为一些人惋惜或是惊叹。我们今天要说的是被《三国演义》严重弱化的一位人物,弱化到昏庸无能,浑身缺点。

袁绍,在《三国演义》里被写成了一个十分昏庸的主公,先是在何进手下做事时就显得无能,多次和成功失之交臂,而后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莫名其妙就当了主公,当了主公后下决定犹豫不决,刚愎自用,手下的谋士和武将都很优秀但是就是打不赢仗。治理州郡方面好像也没有什么突出的业绩,平庸无奇,还被曹操吊打,最后被曹操击败气的吐血而死,完全刻画成一个反面教材。

被三国演义严重弱化的一位人物 真的是以成败论英雄

何进

正史里袁绍也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在正史里袁绍时十分厉害,简直厉害到无敌的程度。袁绍虽然出生在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但是却是一个小妾所生的儿子,身份十分卑贱,和正室所生的袁术比简直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袁绍吃苦耐劳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做事,逐渐得到了父亲和叔父的赏识喜爱。

被三国演义严重弱化的一位人物 真的是以成败论英雄

袁术

后来黄巾起义爆发,袁绍应大将军何进招辟为中军校尉,率军平定黄巾军。之后何进被宦官谋害,袁绍率人四处捕杀宦官。后董卓入京,与袁绍矛盾十分尖锐,袁绍见皇帝被董卓控制,自己受制于人便回冀州去了。回冀州后,董卓为了安抚袁绍将其任命为渤海太守。袁绍在渤海开始四处招募贤士,训练军队。而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推举名望最高的袁绍为盟主。联盟崩溃后袁绍回到渤海,打算进攻冀州的韩馥,恰逢韩馥部将麴义反叛,袁绍联结公孙瓒进攻冀州,韩馥投降,袁绍得到了冀州。

被三国演义严重弱化的一位人物 真的是以成败论英雄

黄巾起义

得到冀州后袁术仗着有亲戚开始四处借东西,袁绍不给,兄弟二人反目成仇,袁术勾结公孙瓒、陶谦、刘备一起攻击袁绍,袁绍则与曹操合兵,大破袁术联军,把袁术一路逼到了淮南。这边公孙瓒兼并了刘虞后和黑山的贼军、乌桓的骑兵一起攻击袁绍,袁绍派出麴义迎战,被公孙瓒打的大败,而后双方都相互撤军。

被三国演义严重弱化的一位人物 真的是以成败论英雄

公孙瓒

兴平二年,天子出逃长安,袁绍由于忙于扩充地盘并没有及时出迎,被曹操抢得天子,后曹操把天子安放在许昌牢牢掌控。袁绍地盘当时有了青、幽、冀、并四州,而且把公孙瓒围困到了易京压着打,公孙瓒把城墙加厚加高到了一个变态的程度,里面囤积了好几年的粮食,联合黑山的十万贼军负隅顽抗,久攻不下。袁绍只好亲自率军攻打,将公孙瓒一举拿下,并把公孙瓒首级送给曹操以震慑曹操。

被三国演义严重弱化的一位人物 真的是以成败论英雄

曹操

袁绍势力十分壮大,曹操十分畏惧。当时袁术称帝失败,被曹操追着打,袁术准备把皇帝让给袁绍,袁绍虽然表面不说什么,但是内心十分欢喜。不料曹操将袁术截杀,玉玺也被曹操抢走,袁绍开始有攻击曹操的念头。两人终于在建安四年在官渡展开决战,不料曹操像是人民币玩家,忽然间就得到了关羽,当场把先锋颜良杀掉,袁绍调整战略,准备防守,不料文丑又被曹操击败杀死,袁绍最强的两位武将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没了。

被三国演义严重弱化的一位人物 真的是以成败论英雄

关羽

袁绍十分不甘心,联结张绣,准备夹攻曹操,谁知曹操十分凶猛,直接把张绣打投降了。这时恰巧刘备也率军叛逃,曹操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了刘备。虽然袁绍错失了这两个击败曹操的机会,但是袁绍心里不慌,十分淡定,因为在兵力上要比曹操高出好几倍。但是这时候手下的谋士开始不安分起来,许攸家人因为犯法被抓了起来,袁绍要维护军纪严惩许攸,这下许攸炸了,一气之下投靠了曹操,给曹操出谋偷袭乌巢,将袁绍军粮草全部烧毁。袁绍军心不稳下令被曹操击败不得已撤回冀州,曹操也率军撤退。

被三国演义严重弱化的一位人物 真的是以成败论英雄

袁绍

回到冀州后袁绍平定了各处的叛乱后突发重病,不久便死去了。由于袁绍政务有德,百姓出街头无不挥泪相送。袁绍死后审配发布矫召,立次子袁尚为主,而后长子袁谭为了权力兄弟二人大打出手,曹操趁机各个攻破,袁绍的地盘葬送在了自己亲儿子手里。假如袁绍还,曹操绝对是不可能攻下这四个州的。可怜袁绍被打败之后形象地位迅速被后来历史改变,正所谓成王败寇,袁绍反倒把曹操衬托的十分强大,经典的出演了最佳配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